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作者:余桂元


导语



  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乔答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后来,佛教虽然在印度本土逐渐消失,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影响巨大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一般认为,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①。传入的线路大体与丝绸之路相符,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晚些时候,佛教经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到我国广州,这是海路。

  佛教最初只在我国上层人士中传播,下层民众是被禁止信仰的。中国所建的少数寺庙,也只供来华的胡僧与外域商人进行宗教活动。经过逐渐地适应,缓慢地流传,佛教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宗派,至隋唐时期进入鼎盛,形成八大宗派。两宋以后,佛教的一些教义被儒家吸收,加上封建统治者的某些限制,佛教渐趋衰微。2000年来,佛教在中国长期存在,流传甚广,与道教、儒学有对立,更有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姑且不论,仅从佛教寺庙这个方面的影响来看,即为其他宗教所不及。

  佛教寺庙是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是佛教传播信仰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它们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生产、商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寺庙是宗教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物质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凝结了宗教文化的精髓。它庄严雄伟,精美华丽,与周围山水协调一致,创造了以它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魏以来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信仰。比如,从文化和景观的视角来说,寺庙殿堂作为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重要场所,不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给诗人画家以艺术的熏陶,使之产生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俗谚“天下名山僧占多”,不仅许多风景名胜之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而且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和信徒的崇奉,形成了一股历2000年久盛不衰的建寺之风。于是,中国历史上既有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里描绘的洛阳城内外佛寺的兴隆景象,也有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所描写的南朝佛寺既多且美的盛况。

  东汉末年,以洛阳白马寺为代表,我国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三国以来,长安、洛阳和长江中下游建寺渐多,始呈兴盛之象。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但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形成南方注重义理修心、北方注重静坐修持的不同学风,而且修建起大量寺庙,造寺建塔成为佛徒的喜好。当时,南方有寺庙8000余座,僧尼18万多人;北方有寺庙三万余座,僧尼200多万人。其中,北魏的洛阳城内外,就有寺庙1367座。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至唐武宗时,全国大中型寺院54座,小型庙宇四万多座,僧尼近30万人,还拥有15万寺院奴隶和大片土地,寺院经济迅速膨胀。在寺院建筑史上,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唐寺宋塔”这一说法。唐宋以后,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定。《旧唐书·职官制》说:“凡天下寺有定数,每寺立三纲,以行业高者充之。”到了近代,寺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作“丛林”或“十方”;一类叫作“小庙”或“子孙”。每个寺庙都必定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尽管许许多多的寺庙在经历雷火地震、风霜雨雪等大自然因素的侵蚀损坏和人为的破坏毁弃,或毁损惨重,仅剩残垣断壁,或灰飞烟灭,无影无踪,但仍然留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出中国佛教寺院数字曾经达到的最高纪录,但我们有充足的统计材料可以说明,到1949年前后,我国的佛教寺院达五万处之多。

  尽管佛教寺庙的诸方面,包括建筑、神像等,往往都与虚构的传说和宗教的解说密切相关,笼罩着神秘的气息,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历史因袭的重负,但是,这些寺庙建筑,撇开其荒诞迷信的一面,毕竟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贵财富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丰富智慧和惊人创造力的结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恰当的角度,去了解这些佛教寺庙,我们就一定会获得一些美的享受,从中吸取一定的宗教、历史、地理和文物知识。

  大体说来,我国寺院建筑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即已基本定型,往往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格局。中轴线上排列主要建筑,东西两侧附属设施对称布局。这样,院落重重,多者至数十院,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明,引人入胜。起源于西藏的喇嘛教的喇嘛寺受到藏式建筑的影响,自成体系,主要采用碉楼式建筑式样。

  寺内建筑,往往以它供奉的主神的名称以及它的主要用途来命名。如大雄宝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金刚殿等,或供佛,或供菩萨;舍利殿、藏经楼、转轮殿等,用来安置遗骨或法宝;开山堂、影堂、罗汉堂等,用来安置祖师像;禅堂、学戒堂、念佛堂、忏堂、法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用;斋堂、寝堂、茶堂、客堂、延寿堂等,供日常生活及接待来客时使用。

  我国的佛教寺庙建筑,数量众多,林林总总,就我们每个人而言,不可能对每一处寺庙都作详细的了解。有些寺庙,或因为其宗教意义,或因为其建筑特色,或因为其特殊的历史价值,或因为其旅游地位,或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而非常著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我们将按时间顺序,对一部分的著名寺庙加以介绍。历史上的每座寺庙,大多屡建屡毁。为方便起见,在排列先后次序时,一律以该寺院的始建年代为准。

  ——————

  注释:

  ①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的记载;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才开始传入中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