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兵器 作者:王兆春


第十二节 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简称佛郎机,原是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在15世纪制造的一种子母管配用的火炮。所谓母管即通常所说的炮管,子管即事先装填好弹药的子炮。这种炮用火绳点火发射,有的用作舰炮。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刑部尚书顾应祥在广州城外锚泊的葡萄牙舰船上,见到了这种舰炮(见图22)。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明军在广东新会的西草湾之战中缴获了这种舰炮。由于它是最早传入我国的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炮,比明军所用的大型火铳具有较多的优越性,所以明廷军器局和兵仗局经过研究后,在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就仿制了32门,发给驻边部队使用。嘉靖八九年间,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hong宏〕,两次上书朝廷,请求大量制造,用以改善北边的守备设施。朝廷批准了汪鋐的建议,并由军器局和兵仗局开始制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火器研制者和工匠能发挥巧思,举一反三,制成大中小各种样式的佛郎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火器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制品很多,既见于各种文献的记载,又有许多实物印证。
 


  图22 佛郎机炮

  (1)戚继光著作中记载的佛郎机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佛郎机图》中,记载了母铳长为五尺、四尺、三尺半、三尺、二尺半、二尺等六种规格的佛郎机,它们各附有九个子铳。前三种为大型,次二种为中型,最后一种为小型。大型佛郎机用于装备战船和边关隘口,中型佛郎机载于车上,可随军进行机动作战,小型佛郎机可当作单兵枪使用。上述六种佛郎机都可以在出土实物中找到相应的制品。

  (2)《明会典》中记载的佛郎机

  在记载明代典章制度的典籍《明会典·火器》中,收录了较多类型的佛郎机。其中有大型佛郎机、中型佛郎机、小型佛郎机、马上(即骑兵用)佛郎机、佛郎机流星炮、连珠佛郎机等。除连珠佛郎机外,其他各种佛郎机都能找到相应的出土实物。这些实物,除少数外,都是兵仗局在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的制品,一般都有编号。从部分出土佛郎机的编号序数看,它们的实际制造量,要比《明会典》记载的多得多。如《明会典》所记马上佛郎机的制造数量是1100门,而出土的“胜”字号马上佛郎机的编号,已经达到7861号,多出6860门以上。因此,出土实物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遗漏。

  (3)明代制造的其他佛郎机

  主要有改制的无敌大将军炮,以及翁万达制造的百出佛郎机、万胜佛郎机。

  无敌大将军炮,是用旧式重型将军炮改制的一种佛郎机式车载重型火炮,每门配子炮三个。使用时,先在炮身下面垫放木块,以调整炮身的俯仰角,尔后将子炮嵌入无敌大将军炮的装弹室中,对准目标,进行发射。射毕一发,再换装一个子炮,可依次连装连发。每发子炮中装有500枚小铅丸,射出后弹着面宽,杀伤威力大。无敌大将军炮全重1050斤,行军时需要用一辆大型炮车载运。无敌大将军炮,是我国明代最早将火绳点火装置和佛郎机的构造形式,移植于我国古代旧式火炮的一种尝试,它为旧式火炮的改造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百出佛郎机是翁万达在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创制的一种子母铳配合使用的单兵枪,母铳长三四尺,配子铳10个。母铳与子铳之间用驻榫扣住,使铳身在倒提或俯射时,子铳不会滑落。同时,在母铳的铳口还可安置一个六寸长的戈形叉锋,具有枪刺的作用。万胜佛郎机与百出佛郎机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

  除翁万达设计制造的两种佛郎机式单兵枪外,还有前文介绍过的子母铳、掣电铳、三长铳,也都属于佛郎机式单兵枪。由此可见,明代后期的火器研制者,在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显著的。

  (4)清代制造的佛郎机

  主要制品有奇炮和子母炮。

  奇炮制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母炮长五尺五寸六分,重30斤,配子炮四个。子炮内装填火药若干及二两半铅弹一枚。发射时,将母炮安于三角架上,从后部装入子炮,用向下微曲的尾柄调整射角,进行发射。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门传世的奇炮,其基本情况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子母炮制于清代前期,有粗细两类。粗者长五尺三寸,重95斤,前细后粗,尾盖像一个覆盖着的斗笠;全身有五道箍,两侧各有一个炮耳,炮管下部有一个插销,便于将炮身插在炮车座上发射;炮管后部有一个敞口装弹室,用于装填子炮;子炮重八斤,每门母炮配子炮五个,可连装连射。炮管细长者称木把子母炮,长五尺八寸,重85斤,炮尾有一个木柄,木柄后部俯曲,可用它调整射角。炮身用铁销安插在平板四轮车上,可推挽而行。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门传世的木把子母炮,其基本情况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佛郎机虽然是最早传入我国的一种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炮,对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火炮的更新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它采用子母管组合使用的方式,子炮的装药量不可能太多,因此威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当威力更大的红夷炮传入我国后,它便退居于次要地位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