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5期

镜头的许诺

作者:韩少功




  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对文化革命的信念崩溃于林彪座机失事的1971年秋。这当然是可信的。我也能回忆起自己当时在乡下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目瞪口呆。乡下的武装民兵在紧急集合并且四处布岗,让我们已经猜到有什么大事正在发生。报纸上有关林彪的图片和言论突然消失,使我们猜到了大事是什么却不敢把这颗烫嘴的大炸弹说出口。好几个夜晚,我拉上一个朋友翻山越岭到公社去打探消息,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消息而只有沿途的狗吠,但我无法停止在遍地月光里行走,似乎唯有这样才能平息自己莫名的不安和兴奋。我们的大队党支书则焦急万分,因为他习惯了开口就敬祝统帅万寿无疆和副统帅身体健康,还有“三忠于四无限”一类林氏版本的政治套话,一旦林副统帅那个了,他觉得自己口舌僵硬,无法再说话,一开口肯定反动。他开会之前总是狠抽自己两个耳光,怕这个嘴巴给他闯祸。
  这是个多疑的秋天,神话开始动摇的秋天。但是在这件事以前,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很多重要人物的突然坍塌: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陈伯达等等,再添上一个林彪,即便是份量最重的一个,虽有短时的震惊,但用不了多久生活仍然可以一切照旧,社会暗层的怀疑浪潮仍可以得到当局的基本控制。接下来三四年革命如常实际上能证明这一点。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事件,也许不是林彪出逃而是电视的悄悄出现。电视早在1958年就成为传说,据说能录制和转播一点戏曲,昂贵得只能让红墙内领袖级人物偶尔看个新鲜,与老百姓自然没有什么关系。到七十年代初,事情有了变化,中央电视台和联结全国的微波干线已经陆续建立,国产的黑白电视机也批量生产,连我所在的乡村1973年秋也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行政配给公社机关以便“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我记得那一台电视机曾让乡村青年十分好奇,每天入夜以后就被抬到地坪当中被人山人海围着观看,于是所有的节目都弥漫着成分复杂的汗臭。虽然信号质量很差常常出现满屏的雪花飘飘,但这个“洋片匣子”每天晚上仍然被大家一直看到两只肥鹅出现并且伴以“再见”二字才罢休。那时的电视节目少,中央台全天播出不到五小时,而且包括很多打农药养牛羊一类科教片。尽管如此,有一个农民觉得电视机里的男女还是太辛苦,他们天天跑到这里来说呵唱的,也从不要吃茶饭,来去无踪,真是天兵天将呵!另一个青年农民忍不住上前去摸一摸机子,不料恰逢电视里切换节目音乐大作,吓得他赶快缩手并且两眼圆睁:怪了,洋片匣子也怕搔胳肢窝?
  电视确实是宣传革命的工具,充塞着社论、报告以及官方口径的新闻。但由于传统的文字崇拜,由于人们习惯于因文索义,电视的管制往往只能及于文字。电视图象则因其意义的多向性和隐晦性而很难辨析确认,无法得到严格规限,留下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常常出现文/象相离或者文/象相违的现象,构成了观众这一方失控的多义解读。比方说吧,一部表现西方工人罢工的纪录片播放过了,控诉西方资本制度的解说词也许被人们淡忘,但屏幕中工人们的皮鞋、手表、卡车以及便携话筒却让人过目难忘,这些好东西不能不让很多人震惊:他们戴上了手表还罢什么工呢?我们的社会主义优越无比为何就不能让我们也都弄个手表戴戴呢?又比方说,一部表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录片播放过了,歌颂伟大新中国朋友遍天下的解说词也许被人们忽略,但屏幕中纽约的摩天大楼却让人炫目,人家住什么房子,坐什么车,穿什么衣,喝什么饮料,还有女人有什么发型,这一切同样让很多人震惊。解说词无论怎样高分贝地证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伟大胜利,但仍然抵销不了他们面对纽约式繁华时的暗暗疑惑。人家美国怎么就没见到怎样的“水深火热”?他们没有“翻身解放”怎么就能喝牛奶吃甜饼而且不需要天天担牛粪和挖塘泥?
  到七十年代后期,这一类解读已经不再只是观众们的暗自思忖,而成为了较为公开的议论。当时我已经回到了城市,买下了一台九英吋小屏幕黑白电视机,于是每天晚上得招待一些邻居来家看电视,赔上香烟和茶叶以及聊天的时间。这时候中国已经同大部分西方国家有了外交关系,有了一些小心翼翼的文化交流。很少一点外国电影产品,只要文字内容上大体符合革命宣传口径,加上进口价格不是太贵,也被引入了中国,于是成了电视以外的另一个远望窗口:电影。最开始的是日本产品为多:《望乡》、《追捕》、《生死恋》、《野麦岭》、《砂器》等等,同时也有了美国的《车队》和墨西哥的《冷酷的心》等等,还有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友好国家”的影视产品。我现在罗列这些片名的时候,相信绝大多数过来人已经忘记了它们,其台词、情节以及主题内容可能已让人感到模糊不清,但我估计很多人可能还记得某一个镜头,某一句插曲的旋律,暴露出当时他们最强烈的兴奋点和最深切的感受点。日本或美国的高速公路、巨型客机、酒吧服务、电脑作业、男女热吻、时装新款、浴室陈设、割草机械、迪斯科舞乃至耸肩摊手的欧式习惯动作,无不让人耳目一新,往往打击着这些观众的最初观感。中国人对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优势和经济强势的认识,大多是在这样的黑白小屏幕前悄悄开始,是从文字禁网中泄漏出来的诸多零散物象开始。这些图象甚至立即成为最好的商品广告:一句《追捕》插曲“哎呀啦……”风靡全中国,不仅是骑马奔逃的高仓健和真由美成为全中国老少皆知的灿烂影星,而且使日本摩托、日本电视机、日本录音机、日本汽车、日本洗衣机、日本电子琴等等都有了亲和力与感召力。特别是很多青年人都想活出高仓健或者真由美那样一股劲头,于是很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日本商品。市民们的趋之若鹜促成了文化革命后第一次外国进口商品浪潮。
  在这个时候,文字与图象有时是分离的或者背离的:主导媒体的高调革命文字其实已渐空洞,正在被渐多的耳膜拒斥,正在被电视和电影播送的很多图象同时蚕噬和颠覆。高仓健们和真由美们比林彪更有爆炸性,很快改变了民间的政治生态。八十年代初文艺界成了中国最为西方化和自由化的事故多发区,直接导致了八一年、八三年、八七年好几次全国性政治紧张。如果联系到文艺界人士与电视和电影较为密切的职业关系,这些紧张就不难理解。那时候唯文艺界与普通百姓有别,甚至与新闻界、理论界、教育界有别,可在促进创作的名义下享有观赏“内部参考片”的特权,即可内部播放电影资料馆的收藏片或者从外国使馆租借来的“过路片”,当时走红的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猎鹿人》、《克莱默夫妇》、《午夜牛郎》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片子成了每一个文艺界会议的最重要的节目和最受欢迎的款待,让人们早早地心神向往和奔走相告,而入场券总是成为赠客的厚礼或者黑市倒卖的珍品。不难想象,撇下其它因素不说,西方化和自由化的思潮正是在这些“内部参考片”的声光进放中播种。一直到九十年代,随着“内部参考片”向全社会逐步开放,文艺界这种超前高热才明显告退,在社会思潮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