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中国特殊教育》自引分析与研究

作者:练志坚 李晶丽



均期刊自引率为8.53%,这说明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核心刊物,其用稿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前后衔接较好,已经逐渐形成了并保持着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特点。但是期刊自引率并非越高越好,太高了则说明该学科比较紧固与密封,不善于引用其他学科的文献。从数据中我们还发现,期刊自引率在后期上升趋势减缓而进入稳定,并有下降的势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再加上新著者和本学科新期刊的出现,才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3.4 语种自引研究
  语种自引是某一种语种的文献引用了该语种的文献。自引率越低,说明期刊作者利用国外文献水平和吸收国外情报的能力越高,反之则说明期刊作者利用国外文献水平和吸收国外情报的能力较弱。因此通过语种自引率的高低可以测度我国学者在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水平和所处地位。数据显示,2003年前《中国特殊教育》的语种自引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见图4),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创刊初期,我国特殊教育研究工作者比较倾向于利用本国语言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科学文献(专业语言障碍较小,可获得性较大),他们的情报意识还比较弱,信息获取的能力不足,而且还未对国外研究成果形成足够重视;随着学科研究的相互渗透与研究者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收集、了解和利用。一般说来,在同一专业领域,级别较高的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质量相对也较高,其作者的外语水平和情报意识也相对较强,《中国特殊教育》的平均语种自引率为62.3%,这表明该期刊办刊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外文资料引用能力,而且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学科研人员对外交流的日趋广泛,语言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文语种能力的逐步提高,吸收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最新研究成果会日益增多。
  
  
  3.5 学科目引分析
  学科自引是指某一学科的文献引用本学科的文献。学科自引率较高,表明该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强,引文比较闭塞,吸收利用其它学科先进成果较差,不容易采纳其它学科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从而说明该学科的情报吸收利用能力较弱,与其它学科横向联系不够;若学科自引率较低,表明该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弱,引文比较开放,其它学科分布较广,易于接受其它学科的先进成果,说明该学科吸收利用其它学科的先进成果的能力较强,与其它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由此可见学科自引率与该学科的情报吸收利用能力是成反比例关系的。
  《中国特殊教育》的平均学科自引率为45.09%.这个较低的自引率说明该期刊的引文比较开放,能够广泛吸收并利用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数据显示,即使在创刊初期,该期刊的学科自引率最高也只为1994年的62.60%(见图5),可见特殊教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从1994年到2001年,该刊物的学科自引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各学科研究的发展,特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越来越激烈,尤其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渗透结合,开辟了新的特殊教育学研究领域,并产生了不少科研成果。2002年至2007年问,《中国特殊教育》的学科自引率基本上处于较为平稳的阶段,起伏不大,主要原因是核心作者群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经进入相对缓和的阶段,本领域研究上的突破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其他学科领域上的创新发展。因此,《中国特殊教育》应倡导特殊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继续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和他们保持广泛的联系与交流,这样将有利于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与其他学科的创新突破形成互相借鉴的契合点,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3.6 时间自引分析
  某年文献的自引率是指引用当年文献的数量占全年引用总数的比例,它反映了对所发表文献引用的速度,是评价期刊重要性、新颖性和及时性的定量指标之一。时间自引率高,说明期刊吸收情报的速度较快,其文献内容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及时性。
  
  数据显示《中国特殊教育》的时间自引率总体变化幅度不大,虽然2004年至2007年间的时间自引率较创刊初期有所提升,但是还是处于较低水平(见图6),而且该期刊的平均时间自引率为1.80%,远远低于自然科学期刊的8.72%,这虽然不排除文献出版的时滞较大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中国特殊教育》所收录论文的大部分作者运用新文献的能力还是较薄弱的。由此可见,《中国特殊教育》应倡导研究者注重培养个人的前沿意识,提高对新文献、新资料的检索与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从而有力推动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4 结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引文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引起作者和编辑人员的重视。自引数据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期刊发展的某些隐藏规律,为评价某专业期刊吸引能力、渗透能力和发文质量提供了数据参考。《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收录科研成果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较强、学科交叉渗透较全面、能较充分利用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等特点,但是其某些指标(如平均引文率、时间自引率等)与国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中国特殊教育》应倡导研究者努力培养个人的情报意识和前沿意识,提高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能力,以取得更多、更辉煌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特殊教育》期刊这个平台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