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的个案研究

作者:龙红芝



  摘要 本研究以1名被忽视幼儿为个案,设计了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并能发挥其智能强项的活动,对其进行了14周的教育干预。干预过程中,用多个变量对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同伴交往的情况进行了记录。结果显示,被干预幼儿同伴交往的多个变量水平高于基线;干预后幼儿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交往结构。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幼儿的智能强项,让其在智能强项领域活动中与同伴交往的干预方案,对发展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有效的。
  关键词 被忽视幼儿 干预 同伴关系 智能强项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的提出
  
  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不良的同伴关系则会给幼儿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我国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普遍存在交往频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因此,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进行教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在幼儿同伴关系干预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与国外研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采取对弱势领域直接干预的策略,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不足,忽视其自身的强项;重视实验环境中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忽视有效干预方案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立足于同伴关系不良幼儿的共性和相同需要,忽视其个别差异;忽视整合社会机构和家庭的资源,以改善幼儿同伴关系。
  生态学理论强调“对行为的研究要以发生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为基础,而不是以实验室、人为环境中的行为为基础”。幼儿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成长、发展的,只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活动中研究幼儿才能更有效地确定干预的目标,也只有与幼儿生活密切结合,才能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来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美国教授加得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的倾向,强调每个个体都拥有多元的智能和独特的智能组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多彩光谱”一项目的研究表明: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都有相对的智能强项,一旦确定了儿童的智能强项,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以儿童的强项为基础,为儿童设计个别化的教育方案,搭建更有针对性的、能更有效帮助儿童在其他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桥梁。
  本研究选取1名被忽视幼儿,根据“多彩光谱”活动项目来鉴别幼儿的智能强项,吸收生态学理论的思想,在其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以幼儿智能强项为基础设计干预方案。让儿童在其智能强项领域中活动,学习社会领域的关键技能,搭建同伴关系发展的桥梁,探索幼儿同伴关系改善的关键要素。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幼儿A:男,1998年4月生,2001年9月入园,全托。幼儿A的家庭是核心家庭,父亲浙江人,母亲甘肃人,均为个体经商者,家庭月收入不稳定,月消费在2000元左右,属该市中等偏上水平。该幼儿一直由父母带大,四岁前是父母创业相对比较艰难的时期。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单一被试研究法。
  分别对两位带班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目的是了解教师对幼儿同伴关系发展情况的评价。对研究对象的家长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幼儿的成长历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幼儿同伴关系的态度。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基线和干预阶段,对该幼儿发生的交往行为进行详细记录。观察主要集中在自由活动时间,时间覆盖周一到周五所有活动日。在干预前后,采用“多彩光谱”评估系统中社会领域的教室模型活动和同伴提名法对全班幼儿在人际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同伴关系状况进行测查。同伴正负提名均限为三名,用非加权积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如下划分标准,将幼儿分为四类:正提名标准分≥1且负提名标准分≤0为受欢迎幼儿;正提名标准分≤0且负提名标准分≥1为被拒绝幼儿;正提名标准分≤-0.5且负提名标准分≤-0.5为被忽视儿;其他幼儿为一般幼儿。干预前和干预过程中持续观察记录研究对象在每天30分钟的自由时段的交往频率(与同伴交往的次数)、交往范围(与同伴交往的人数)、交往主动性(主动与同伴交往的次数)、交往积极性(无论发起者是谁,交往过程中含有表扬、赞许、肯定、鼓励、支持、合作的性质的交往)、交往成功率(能成功引发交往或积极回应别人发起交往的次数)、交往回合(从交往的发起者始,能够得到对方用语言、动作、表情等的回应为一个回合)等六个方面的情况,结果使用单一被试研究中速线评估的方法进行检验。
  
  3 干预设计及过程
  
  3.1 干预前的情况
  在干预前,对幼儿A在班级中的表现进行了现场观察,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并对“多彩光谱”中各领域评估活动进行评估。
  3.1.1 幼儿A在班级中的表现
  幼儿A在班级中的表现呈现出退缩、交往能力缺乏的特点。其退缩突出表现为回避同伴交往、回避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交往能力缺乏突出表现为同伴沟通技能差、参与同伴活动技能差。
  3.1.2 幼儿A智能结构分析
  本研究选择包含各种智能的10项“多彩光谱”活动对幼儿的智能发展进行评估。这些活动分别是:运动领域的单纯运动智能测量——障碍活动;社会领域的社会分析和社会角色测量——教室模型;语言领域的虚构性叙述测量——故事板活动;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夹;数学领域的恐龙游戏和公共汽车游戏;音乐领域的创作性测量;科学领域的寻宝游戏、沉浮活动和装配活动。另外,在每项活动中都使用活动风格检核表来了解幼儿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情景中处理信息的方式。幼儿A的10项活动的评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表明,幼儿A得分相对较高的是数学领域的公共汽车活动、恐龙游戏和科学领域的沉浮活动,分别是0.83、0.74和0.76。社会领域的教室模型得分相对比较低,只有0.43。在全班30个幼儿中,幼儿A的标准分数是-1.32,在全班幼儿中居倒数第三位。
  综合对幼儿A的观察,与教师、家长访谈结果以及“多彩光谱”活动中呈现的信息,幼儿A表现出较强的数理逻辑智能,社会智能较差,具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沉思型的学习特点,在智能强项领域表现出主动性,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但在弱项领域则表现出回避、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3.1.3 幼儿A同伴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分析
  分析其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如下。
  首先,亲子关系质量低下。幼儿A尽管从小是由父母带大,可忙碌经商的父亲经常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才能回家。母亲也忙于进货、发货,对孩子的需要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孩子与父母之间交往频率低、质量差。其次,缺少同伴交往的经历。由于家庭经常搬迁,孩子经常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家长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孩子独自一个人房间里,很少有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第三,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