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面目表情认知特点研究

作者:张修竹 刘爱书 沈 悦 张 岚



  摘要 本研究通过向23名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23名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46名普通儿童呈现情绪面目表情判别任务,就三组儿童情绪面目表情判别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认知的特点。结果表明:对于情绪面目表情判别能力,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是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要落后于其他两组儿童。在情绪面目表情的判别上,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一些消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如“悲伤”、“恐惧”、“愤怒”更为敏感。对于复杂面目表情如“厌恶”判别较为困难。
  关键词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 社会认知 情绪面目表情认知 分类号 B846
  
  1 问题的提出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这一概念首先由Myklebust(1975)提出。Mykle-bust把言语智商明显低于操作智商的学习障碍归为言语型学习障碍(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VLD),把操作智商明显低于言语智商的学习障碍归为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onverballearning disabilities,NLD)。随后,经加拿大学者Rourke及其同事的多年努力,对非言语型学习障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根据Rourke的观点,非言语型学习障碍是在视觉一空间组织、触知觉、复杂心理运动和非言语问题解决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缺陷,而在简单运动技能、机械言语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的综合症。
  情绪认知的研究是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面目表情被称作“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指示器”。研究表明,各种面部模式与所引起的情绪体验是一致的。1978年艾克曼和弗里森编成了“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FACS),提出了可测量的“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六种基本情绪。艾克曼等人后来对来自1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被试呈现了这六种基本表情的照片,要求他们辨认每张照片的情绪,结果表明被试在识别这些情绪的照片时出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大量研究发现,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认知上存在一定缺陷。
  对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的情绪识别特征的研究发现,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非言语情绪线索识别的成绩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患有精神病的非学习障碍儿童。Petti等人(2003)用非言语正确性诊断分析测验对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结果表明,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人物表情和姿态语言等非言语情感线索的辨别正确率明显低于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对社会情境认知能力低下,与他人交往时缺乏目光接触,不懂得社会情境中的含蓄内容,对别人的处境和感受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很难受到同伴的欢迎。他们因此感到不知所措,焦虑无助,从而引发各种情绪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
  
  目前国内有关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较少,针对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认知特点的研究更为少见,因而本研究依据艾克曼提出的六种基本面目表情模式,比较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与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以及普通儿童在面部表情判别上的差异,从而探讨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情绪认知特点。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选自哈尔滨市多所小学的二、三、四年级,其中二年级32人,三年级28人,四年级32人。首先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筛查学习障碍儿童,即学习障碍是指在书写和计算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儿童的实际成绩与其年龄、学校教育和智力水平发展差异显著,但这并不是由感觉障碍、动机问题、情绪障碍、注意缺陷障碍等引起的直接后果。首先抽取连续两个学期主课(语文、数学)成绩排名居全班后10%的学生,请班主任教师根据学习障碍的定义进行学业成绩、学习动机诸方面的综合评定,指出班级内哪些学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将筛选出的学习障碍儿童进一步分类,依据Myklebust分类法划分为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组、言语型学习障碍组。入组标准是: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组(NLD):23名。智商(IQ)>70。言语智商(VIQ)显著优于操作智商(PIQ),差值不少于12分。年龄8~12岁(9.7±1.1),其中男16人,女7人。
  言语型学习障碍组(VLD):23名。智商(IQ)>70。操作智商(PIQ)显著优于言语智商(VIQ),差值不少于12分。年龄8~12岁(9.7±1.1),其中男16人,女7人。
  对照组:46名。智商(10)>70。在学习障碍儿童所在班级,按1:1比例随机选择与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同性别、同年龄(上下相差两个月)的普通儿童组成对照组,并且连续两学期主课(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班主任老师对其综合评定为“良”。
  所有儿童排除多动症、视听觉障碍及脑器质性疾病,没有明显的躯体或精神疾病,听力和矫正视力正常。
  
  2.2 材料
  以反映六种基本情绪——愤怒、厌恶、恐惧、愉快、悲伤和惊奇(Ekman,1987)表情的6张儿童照片和1张表情词汇答题纸作为实验材料,另外有2张分别反映愉快和悲伤的儿童照片供练习用。表情照片的选定: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人物表情的电脑光盘、网站,从中尽量选取缺少人物肢体语言并且影像清晰的照片共60张,愤怒、厌恶、恐惧、愉快、悲伤和惊奇每种表情各10张。由于成人表情判别的能力已基本成熟,能正确地分辨各种表情,而小学生还未具备对复杂表情的判断能力,因此选取2004级生物系本科学生共120人为被试,男女各半。对照片的评定采用限制性评定法,告诉被试将要考察的六种表情的名称,要求被试按这六种情绪对照片进行分类评定。
  程序: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将随机编好号的60张照片依次呈现出来,每次呈现一分钟,要求被试在每张照片号码后写下对应表情的编号。
  在统计测试结果时,以一致性65%以上作为筛选原则,除去部分有分歧看法的照片,最后选出30张照片,每种表情各5张。此时要求被试对每种情绪面目表情的5张照片排出典型顺序等级,选取每种表情中等级最高并且一致率最高的照片作为实验刺激。最后选定适用于这次实验的六种表情共8张照片,其中两张供练习使用。
  
  2.3 实验程序及方法
  (1)测验方式:在安静的场所对被试采取个别测验。所有实验材料均以幻灯片的形式在电脑上呈现,被试与显示器的距离大约65cm。
  (2)指导语:“你看,这张纸上有愤怒、厌恶、恐惧、愉快、悲伤、惊奇六种人的面目表情词汇(一一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