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作者:毕帼英 张姝玥 许 燕



  摘要 对16例幼儿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编制了幼儿教师工作特征的测量工具。对146名被试的施测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得到6个因素:工作负荷过载、高情感投入、技能多样性、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缺乏领导和家长支持。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工作特征是高情感投入和安全责任重。经回归分析发现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工作特征 应对方式 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得到了较多关注。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及高校教师群体,而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比较少见。幼儿教师是教师群体中需要面对年龄最小教育对象的教育工作者,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其职业重要性不容忽视。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有很大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职业倦怠也可能威胁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儿童都有积极的意义。
  
  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对其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发因素、中介变量等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基本状况调查、一般经验总结的水平上。幼儿教师与其他各类教师群体相比有其职业独特性,不同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所面临的压力等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将已有的关于中小学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果等同替代到幼儿教师这一行业中。而且很多研究都强调,职业倦怠的研究必须置于它所发生的特定行业中,对于理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考虑教育行为所发生的具体情景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本研究从幼儿教师本身的工作特征着手,探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以往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特征、职业特征、组织特征,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应超越传统的仅仅研究工作环境的研究思路,把被试对环境的反应和理解的风格也作为研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本研究中,除工作特征外进一步考虑幼儿教师的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本研究力图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幼儿教师工作环境的特点编制工作特征的本土化测量工具,并考察工作特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访谈被试:陕西西安市的16名幼儿教师接受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在取样时,注意涵盖了不同体制幼儿园、不同教龄、不同年级等各方面特征的幼儿教师。
  施测被试:对西安市的6所幼儿园和1所在职幼儿教师进修学校的幼儿教师进行预测,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65份(回收率为86.8%),其中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88.5%)。
  
  2.2工具
  访谈提纲 在有关文献分析基础上,制定访谈提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学历、教龄、任教班级等;第二部分考察做幼儿教师以来的工作感受,以及具体的表现;第三部分考察幼儿教师工作的特征,探讨这些工作特征对幼儿教师工作感受和表现的影响。
  幼儿教师工作特征问卷 自编幼儿教师工作特征问卷,正式问卷包括工作负荷过载、高情感投入、技能多样性、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缺乏领导和家长支持六个因子,共23个项目,采用5级记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其中部分项目反向记分。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共包括20个条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采用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教师版问卷(MBI—ES)。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组成。其中,情绪衰竭分量表包括9道题,去人性化包括5道题,个人成就感包括8道题。采用7点记分,“0”表示“从不”,“6”表示“每天”。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方面得分越高,并在个人成就感方面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严重。
  
  2.3研究过程
  首先对16例受访者进行访谈,并根据研究需要对访谈资料进行登录、编码,采用以类属分析为主的方法进行归类,从中提取与研究相关的信息,并且记录频次。然后再次收集另外2例受访者的资料,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确定16例受访者的访谈资料已经达到饱和。
  在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编制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初始问卷。请一位心理测量学老师对项目的适当性和问卷的科学性进行评定并修改。然后,请两名幼儿教师对问卷进行评定,就问卷内容与其工作的符合程度以及项目的可读性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得到包含41个项目的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初始问卷。
  在数据回收并进行整理录入之后,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幼儿教师工作特征问卷的结构和题目。最后使用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幼儿教师工作特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3 结果分析
  
  3.1访谈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工作量过重、安全责任重、个人发展受限、工作任务琐碎是幼儿教师提及最多的影响工作感受的特征。但从访谈中受访者表述的强调程度来看,安全责任太重是他们认为最累的关键原因,同时收入不满意、极度的付出和回报不平衡也占有重要地位。
  
  3.2幼儿教师工作特征问卷的确定
  3.2.1项目分析
  在对部分反向记分的项目进行重新记分后,计算41个项目的总分。按照总分排序,前后27%分别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对41个项目进行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删除无显著差异的项目8个,保留具有较高区分度的项目。
  3.2.2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样本的KMO值为0.761,效果尚可;Bartlett值为1073 657(p=.000),表明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初步结果,删除因素负荷过低以及严重双负荷的项目,每删除一个项目,重新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依据重新分析的结果,决定下一个需要删除的项目对象,累计删除10个项目。最终剩余23个项目,得到6个因子,累计变异解释率为59.87%,各项目内容以及各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