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组织策略在聋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贾彩贞 宋永宁 杜晓新 黄昭鸣



  摘要 本文从实践层面对聋校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组织策略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组织策略能够有效发展聋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提高聋学生的阅读监控水平,促进聋学生对课文整体信息理解,提升聋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建议:在聋校高年级应用组织策略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并将组织策略训练与传统优秀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
  关键词 组织策略 聋校高年级 语文阅读教学
  分类号 G762.2
  
  1 问题的提出
  
  《聋校语文教学法》中提到:聋校语文教学应突出培养聋童具有在主流社会中应用语文沟通交流的能力,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发展思维为基本任务,实现聋童融入主流社会、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按照上面的标准来看,当前我国聋校的语文教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就高年级来说,聋学生独立读写的能力低下,聋校语文阅读、作文教学困难重重,并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面对此种现状,我们必须积极倡导与推进聋校语文教学改革,求真务实地去破解聋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难题。
  针对当前我国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我们开展了“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组在全国7所义务教育阶段聋校的高年级,选择了8个实验班,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策略特别是组织策略的先进理论方法应用于聋校语文教学的实践,将组织策略训练与聋生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一年的实验,聋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实验证明了组织策略对提高聋生阅读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为了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我们课题组曾在本刊2007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组织策略及其对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的文章,该篇文章从理论上对组织策略的内涵、流程、原则等进行了论述,引起了一定反响。为了进一步促进组织策略在聋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本篇将从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探讨组织策略在聋校课堂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期待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聋校新课程改革以及聋校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
  
  2 组织策略的应用
  
  2.1应用组织策略发展聋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
  《聋校语文教学法》中提到,指导聋学生应用组织策略及培养其元认知能力的主要目标是:①培养聋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②逻辑推理的能力,③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④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将有效的学习策略迁移到其它学习情景的能力。这就是说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聋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下面以《落花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15册)为例,说明如何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组织策略来发展聋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是训练聋生思维的好方法。在初读课文时,笔者针对课文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层写的?哪些是主要内容?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促进聋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记忆,提取文章的关键项目,训练聋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个过程中,聋生成功提取了文章中“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等关键项目。
  (2)组织课文。通过问题来的引导,达到组织课文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收获节的夜晚,我们是怎样议花生的?听了父亲的话,我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学生逐步理解了课文,突破课文难点,绘制出了文章的网状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3)复述课文。按上面的组织结构图,复述整篇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练习,联系实际,说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并仿照课文借物喻理的方法写一篇短文,培养聋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认为:在应用组织策略时,要让聋学生把“说话”、“答问”、“复述”的语音思维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从他们的书面语言中反映其掌握语言文字的真实效果、实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培养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系,鼓励、指导聋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思疑、读中解疑,在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他们有声语言思维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进行组织策略训练时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理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不同水平的问题,做到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如,新授课时,宜提出感知、记忆型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讲读训练时,宜提出思考理解、探索型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迁移练习时,宜提出创造、运用型的问题(“怎么用”的问题)。
  
  2.2应用组织策略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监控能力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聋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聋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学生的阅读分数和其监控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聋学生进行监控能力的训练。组织策略是对学生监控能力训练的好办法。下面以《李时珍》(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聋校语文实验教材》13册,第9课)为例,说明如何将组织策略与聋校高年级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监控能力。笔者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初读课文。这个阶段解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吗?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组织课文。这个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取关键项目、理解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文章的结构。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对课文的组织合理吗?一开始,有的同学用网状结构对文章进行组织,通过反思,逐步意识到,这篇课文既可按线性结构进行组织,也可按网状结构进行组织,但用线性结构进行组织可使文章结构更为清晰明了,于是形成了线性结构的组织方式,如下图所示。
  
  (3)复述课文。在完成组织过程以后,要求学生复述自己的组织结果,学生如能按要求复述,则训练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不能,则要求学生进一步反思:我为什么不能复述?为什么会遗漏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监控来提高聋生的阅读水平。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应用组织策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以教师为主导,聋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的模式,确保聋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监控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在提问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培养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阅读的监控能力。
  
  2.3应用组织策略促进聋生对课文整体信息的理解
  组织策略指向的是文章整体信息的理解与保持。阅读教学应从课文的整体结构人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聋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