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刘在花



  摘要 采用SCL-90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267名聋 人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24%聋人大学生上网成瘾;聋人男大学生网络成瘾 程度显著高于聋人女大学生;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聋人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健康
  分类号 G762
  
  1 引言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储存、加工和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 的变革,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心理、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互利网 的使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一些用户由于无节制地使用网络,而影响其工作、生活和学习,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称之为网 络 成瘾。网络成瘾是指在无物质成瘾物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因为过度使用网 络而导致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成瘾成为 社会关注 的焦点话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 例最高,达到38.9%[2],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网民,占据榜首地位,而这正是大学 生所处的 年龄段。目前,我国对普通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比较多,但是对特殊大学生,特别是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研究尚未见到。我国聋人大学生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现象?聋人大 学生网络成瘾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是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某高等特殊教育学院随机选取267名聋人大学生,其中,男138人,女129人;大一93人, 大二113人,大三6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
  该量表是由白羽、樊富珉2005年修订而成,包括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和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两个 维度。其中,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分为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耐受性两个子维 度;网络成瘾核心问题分为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两个子维度[3]。中文 网络成瘾 量表(修订版)是否适应于聋人大学生?为此,本研究重新考察该量表的信、效度。
  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的信度
  
  2)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的效度
  运用Amos4.0对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表2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整体拟合 情况来看,模型整体拟合指标χ /df=1.496(<2),NFI、RFI、IFI、TLI、CFI均在0.90 4 以上,同时RMSEA=0.066(<0.08)。根据测量学的要求(孟庆茂、候杰泰,2001)[4 ],说 明该模型与数据拟合得较好,从而证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的结构效度较高。
  
  2.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评定心理健康的常用量表之一,共9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 (1分表示从无该情况,2分表示频度和强度上较轻,3分表示中度,4分表示偏重,5分表示严重 ),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九个 因子。被试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5]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0.0和Amos4.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3.1.1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
  白羽、樊富珉将大学生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得分在46分以下的界定为正常群体;得 分在46-53之间的界定为网络依赖群体,大于53分界定为网络成瘾群体[6]。所谓“ 网络成瘾 ”是指达到成瘾鉴别标准的网络沉溺行为,轻度网络沉溺行为则称为“网络依赖”[ 7]。根据此标准,我们得出本次研究中各群体的分布情况。表3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
  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人数2114214百分比79.78%15% 5.24%
  
  由表3可以看出,79.28%聋人大学生能够健康上网,15%聋人大学生对网络形成依赖性,5. 24%聋人大学生上网成瘾。
  3.1.2 聋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的比较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是否存在差异?于是,我们将聋人大学生网 络成瘾人数分布情况与白羽、樊富珉(2005)[8]调查所得的普通大学生网络成瘾 情况进行 了比较,结果发现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情况与普通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分布不存在 显著差异(χ2 =1.31<5.99=χ2(2)0.05, P>0.05)。
  
  3.2 不同亚群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比较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对此,我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见表4) :聋人男大学生在网络成瘾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聋人女大学生,这说明聋 人男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聋人女大学生。
  
  此外,本研究证实: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城市/乡村)、独生与非独生子女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经检验表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独生 与非独生子女五个变量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3.3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 网络成瘾、网络依赖与正常使用网络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由表5、表6可以看出网络依赖、网络成瘾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 精神病性、心理不健康程度总分显著高于正常聋人大学生;网络依赖聋人大学生躯体化、强 迫症状显著高于正常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学生抑郁、恐怖程度显著高于正常聋人大学生 ;网络成瘾聋人大学生抑郁程度显著高于网络依赖聋人大学生。总之,网络成瘾聋人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网络依赖聋人大学生次之,而正常使用网络的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良好。由此可见,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
  3.3.2 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聋人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 量表(修订版)各维度、子维度及量表总分为自变量,分别以心理健康九个维度及其总分为因 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7可以看出:网络成瘾相关问题能够显著预测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精神病性;网络成瘾问卷总分能够显著预测焦虑、敌对、恐怖、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健康 问题、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能够显著预测偏执。这说明,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容 易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