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社会关系对小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作者:张连云



  摘要 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876名小学生的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小学生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各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儿童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儿童的孤独感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关键词 亲子依恋教师接纳 同伴接纳孤独感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79)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他强调研究“环境中的发展”或者说“发展生态学”的重要意义。“生态”在这里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系统组成,其中,儿童的微系统是儿童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家庭、学校都属于微系统,主要是由父母、教师、同伴组成。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微系统中,小学儿童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是怎样影响孤独感的。这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为儿童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能够发展儿童社会化理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某地级市、县城、农村各一所小学3~5年级的学生及其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学生被试有911人,剔除无效答卷,有效答卷人数有876人,有效率为92.3%。相应被试的数学、语文任课教师共有36名参与了这次测试。
  
  2.2 研究工具
  2.2.1 同伴提名法问卷
  包括正向提名和反向提名两个维度。正向提名的题目为:“一般地说,在你们班中,总有你最喜欢的同学,你最喜欢与他(她)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三位同学的名字:____、____、____”。反向提名与此相反。周宗奎等对小学3、4年级274名儿童进行两年追踪研究,研究表明,正向提名的重测信度为0.584,反向提名的重测信度为0 .592。
  
  2.2.2 依恋量表
  亲子依恋关系的测量,采用于海琴在硕士毕业论文《前青春期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关交往的关系研究》修订的Attachment Security Scale(Kerns,1996),共有十五个项目,为儿童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依恋安全水平越高。于海琴,周宗奎对小学4~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量表均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eh’q系数分别为0.84(父子依恋量表)和0.81(母子依恋量表)。
  2.2.3 教师接纳
  采用社会测量法。分发给每个教师他所在班级学生的名单(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在每个学生姓名后附有一个五级评定尺度(很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很不喜欢),根据教师认为该学生在班级中受欢迎的程度来选择。
  2.2.4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人于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小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条目(其中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条目(为了使被试放松一些)。赵冬梅等对小学3~6年级的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孤独条目的CmnSach’a系数为0.92。
  
  2.3 研究程序
  
  (1)依恋量表和同伴提名法问卷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每班4名主试。主试为经过培训后的心理学教师和本人。教师测试与学生测试在同一周完成。所有问卷均当场收回。
  (2)统计分析。全部测量结果由软件SPsSll.5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学儿童社会接纳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小学儿童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反向提名、同伴正向提名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1。
  表3.1相关分析显示,小学生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与孤独感都存在显著相关。
  
  3.2 不同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的小学生孤独感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的小学生孤独感的差异,按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分别进行分组,来检验组间的差异性。
  根据教师接纳情况,把选项为“很喜欢”、“喜欢”的被试划分为教师高接纳组,把选项为“不喜欢”、“一般”的被试划分为教师低接纳组。以孤独感作为因变量对两组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2。结果显示,低教师接纳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高教师接纳组。根据亲子依恋的均值46.15把被试划分为两组,亲子依恋高于46.15的为高亲子依恋组,亲子依恋低于46.15的为低亲子依恋组。以孤独感作为因变量对两组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2。结果显示,低亲子依恋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高亲子依恋组。
  结果表明,不同社交地位小学生孤独感由小到大依次排序是:受欢迎组——矛盾组——普通组——被忽视组——被拒绝组。具体说来,被拒绝组小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3.3 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小学生孤独感的预测作用
  上述分析仅仅是考察了不同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的小学生孤独感的差异。那么,在这几个变量中,究竟哪些变量对小学生孤独感有较大的预测作用呢?所起的作用大小顺序是什么?在不同性别、年级、家庭中,这种预测作用是否有所不同呢?
  3.3.1 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小学生孤独感的预测
  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喜欢、同伴不喜欢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来考察各个变量的作用大小,结果见表3.4。
  结果发现,这三个因素共同解释了孤独感变异的12.5%,三个变量对孤独感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不喜欢。
  3.3.2 不同性别小学生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孤独感的预测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小学生的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是否有所不同,以男、女生孤独感分别依次作为因变量,以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不喜欢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来考察各个变量的作用大小,结果见表3.5。
  结果表明,进入男女孤独感方程的变量和其预测强度都有一定差异,对于男生孤独感影响较大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对于女生孤独感影响较大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同伴不喜欢——亲子依恋——教师接纳。
  3.3.3 不同年级小学生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孤独感的预测
  为了考察不同年级小学生亲子依恋、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是否有所不同,以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分别依次作为因变量,以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不喜欢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