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视觉障碍大学生《经络学》课程试卷考核质量评价

作者:边 丽 姜春梅 张海丛 黄晓红 刘 峰



  摘要 研究目的:对考试试卷和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同时及时发现教学和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方法:运用教育测量学方法,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视障学生)经络学课程期末考试进行了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和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考试信度可靠性尚可,效度良好,试卷难度偏易,区分度良好,学生考试成绩为近似正态分布,考试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质量评价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分类号 G76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考试试卷作为衡量、评价、测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只有其本身准确、科学。考试结果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科学地对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的质量进行分析,既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又能及时发现教学和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确保考试职能的有效发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视觉障碍学生)经络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16份。
  
  1.2 研究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方法,对考试试卷进行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分析,并通过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的计算,对考试成绩的分布状态做出定位。对试卷效度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试卷信度分析采用分半信度计算法,求得考试的信度系数;试题难度采用被测对象试题正确完成率测量,计算出难度系数;区分度采用相关分析法,计算题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以此对考试的一致性、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质量评价。
  
  2 结果
  
  2.1 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共有试题34道,题型包括填空、选择、问答三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27道,分值为印分;主观性试题7道,分值为40分,试卷总分为100分。试题题型分布见表1。
  
  2.2 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参加考试的视障学生人数为16人,考试成绩分布见表2、图1。
  2.3 考试试卷分析
  2.3.1 信度
  信度是反映测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本次评价采用分半信度计算的方法,将课程试卷的全部试题,根据试卷中题目顺序排列的号码奇、偶数,分成对等的两半,然后根据样本中每个学生在两半部分题目上的得分,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最后,用斯皮尔曼一布朗矫正公式,将积差相关系数加以矫正,求得考试的信度系数R为0.64。
  2.3.2 效度
  效度是决定考试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次考试重点考查试卷的内容效度,运用试卷组合双项细且表对试卷的命题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编制双项细目表,经课程负责人根据教学大纲、对试卷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认为考核内容基本覆盖教学大纲规定的章节,符合教学大纲中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
  2.3.3 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难度是反映测验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区分度是试题能够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按程度高低区分开来的程度。本次评价采用教育测量中难度系数P=x,K的计算方法,P表示试题的难度,x表示所有考生在某题上的平均得分,K表示该题的满分,P值在0~1之间,p越大,试题越容易,P越小,试题越难。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应控制在0.3~0.8之间,0.3以下属较难题,0.3~0.6之间为中等难度题,0.6以上为较易题。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考生该试题得分与考试总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D来求得。D的范围在+1至-1之间,一般D≥0.4,质量非常好;0.3≤D≤0.39,质量良好;0.20≤D≤0.29,质量尚可,但仍需修改;D《0.20,质量差,不易采用。本次考试试卷平均难度系数为0.66,区分度系数为0.31。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系数统计见表3、表4。
  3 讨论
  
  3.1 考试题型分布
  本次考试题型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类,根据视障学生的生理与学习特点,试卷在题型和分值上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其中,客观性试题分值为60分,目的是考核学生对经络学的基本概念及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性试题分值为40分,目的是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和应用经络学知识的能力。本套试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为6:4,试题分布较广,基本符合命题要求。
  
  3.2 考试成绩分布
  本次考试最高分87分,最低分43分,平均分数64分,标准差12.39,卷面成绩及格率69%。运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出学生成绩分布的偏度值(Skewness)=0.244,峰度值(Kurtosis)=-0.567,考试成绩为近似正态分布,峰度为平峰分布。
  
  3.3 考试信度
  信度是反映考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信度的高低通过信度系数R来表示,R值在0和1.0之间。信度系数值越大,信度越高,测验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程度越大,表示测试能完全反映受测者的实际水平。反之,信度系数值越小,信度越低。测验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程度越小。一般认为:标准化考试R>0.90,表明考试的可靠性好,考试成绩能比较稳定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程度与能力水平,为优秀试卷;0.70  
  3.4 考试效度
  效度是反映考试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的指标。试卷效度分析是试卷考核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效度的估计可采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三种方法。其中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都没有简单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而效标关联效度是通过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效度的高低的。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开办的时间不长,没有适宜的效标作为参照,本次评价难以用科学的量化指标做出评价,只能采用内容效度作定性分析,今后有待深入研究。
  
  3.5 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把握适当的试题难度是命题的关键环节,试题的难度不仅影响考试成绩的分布形态和离散度,而且对考试的区分度有重大影响。教师命题时要根据考试要求合理搭配不同难度系数的试题。由于难度与区分度有关,难度越接近0.5,区分度越高,一般试卷的平均难度应控制在0.5左右为宜。本次考试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66,试卷中较易题的比例为67%,表明试卷基本题、较容易题和较难题的比例搭配不太合理,试卷偏容易;试卷的区分度为0.31,区分度良好,但试卷中区分度小于0.2的试题有12道,占35%,表明考试中35%的试题对优秀学生和差生的区别作用差,为不合格试题,今后应予以淘汰。
  
  3.6 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命题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环节,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是试题的覆盖面广,题量适宜,难度适中,区分度好,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且经考试后,学生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要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应学习和掌握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命题水平,并通过试卷分析积累大量的优秀试题,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使考试真正成为客观、公正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7 探索视障学生考试改革的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视力障碍学生也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但视障学生因其视力障碍,缺少了视觉这个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感官渠道,因而在学习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尤其在课程考试及评价方式上,视障学生及其教师都面临很多困难。关于课程考核质量评价的研究,大多限于普通高等教育,实践中对视障学生的考试方法与质量评价大都采用普通教育常用的方式,缺少针对视障学生生理及学习特点进行的考试改革。因此,需要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逐步建立适合视障学生特点的课程考核质量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