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盲生个别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作者:徐 波



  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探讨盲生个别教育的有效教育对策。在对家长、学校教师及个案学生个别教育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个别教育一日活动表,并分领域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训练。得到如下启示:在肯定家庭式个别教育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协调好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个训教师的协调作用;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大力开展伙伴教学;提供持续系统的个别教育。
  关键词 盲生个别教育个案研究
  分类号 G761
  
  个别教育是相对于班级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起点,控制教学的内容、进度,因材施教,保证有效的学习。由于特殊儿童显著的个性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坚持个别施教的原则。家庭式的个别教育是个别教育的一种形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可以比较好地满足学生在家庭里面的教育需求。笔者通过对一个盲生的家庭式个别教育训练及后期的追踪调查,发现家庭式的个别教育训练的效果除直接受制于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外,还受到该盲生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希望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盲生家长能从本研究的成、败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小陈,男,1993年生,先天性白内障。3岁入读普通幼儿园,4岁左右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导致双目失明。目前,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学习能力.语言发展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小陈的家庭是三代同堂,父母都是中学毕业,母亲为全职家庭主妇,父亲则为商人。小陈的家庭经济条件极其优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他们平时除关心小陈的生活外对其它方面关注极少,有一种“家庭养,学校教”的思想。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通过访谈、观察法收集资料。首先对小陈的家长、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生活老师、同班同学进行访谈,其次对小陈本人进行课堂和家庭观察,分析他所处环境中的多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家长和学校教师对个别教育的需求和小陈的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小陈设计了一日活动表,并分领域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训练。此后,一直与小陈的家庭和学校保持联系,每隔一至两周进行一次非正式的家访,了解小陈在家庭及学校的发展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对策和建议,同时进行电话联系,最后对学校和小陈的家庭进行了一次正式回访。
  
  3 研究过程与结果
  
  3.1 家长对个别教育的需求
  笔者多次对小陈的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对他们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效果以及与学校的交流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们对笔者即将进行的个别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高小陈的盲文摸读和生活自理能力。
  
  (2)他们自己能掌握一些教育策略,比如:盲文的教学方法。
  (3)希望笔者能够全天候地辅导小陈(这为笔者全面,深入了解个案提供了机会)。
  
  3.2 学校教师对个别教育的需求与建议
  学校教师对笔者的介入非常支持,经过多次访谈(主要是针对小陈的班主任),笔者得知他们对个别教育的需求和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除进行学业辅导外,还应重点培养小陈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增强小陈父母的教育意识,让他们多关注小陈的学习、品性培养和自理能力的发展,少包办、代替,多与学校开展有效的沟通。
  
  3.3 个案的教育需求
  全面了解小陈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了解他的教育需求是对其进行个别教学的前提。为此,笔者多次对小陈的父母、同学、科任老师、生活老师及小陈本人进行访谈,并深入他的课堂、寝室、家庭进行观察,对小陈在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教育需求如下:
  (1)运动和定向能力训练
  (2)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3)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4)学业辅导
  (5)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6)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7)家庭的教育支持与协助
  
  3.4 个别教育的一日活动表的拟定
  以上关于家长、学校教师和个案学生的教育需求分析只是为个别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个别教育的顺利开展还涉及到设计哪些具体活动的问题。基于小陈的实际水平及存在的不足,围绕以上关于他教育需求的分析,并结合小陈的学校课程设置,经几次修订后,制定了一日活动表(参见表1),在个别教育训练中将表中的各项内容融入其中。
  
  3.5 个别教育的实施
  3.5.1 运动和定向行走能力训练
  小陈平时几乎不愿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走路时伴有一些不雅的行走姿态,这方面的训练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晨练:笔者每天和他进行晨练,如:一起上下楼梯,步行到社区的健身中心玩健身器材,如室外漫步机、健骑机、太极揉推器等。懂得规则后,一般让他自己玩,只把他引导到喜欢的器材处即可。晨练的过程中也融入大量的定向行走的内容
  (2)课间锻炼:利用休闲娱乐的一些时段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拍球、散步、做体操。
  (3)定向行走训练:针对小陈走路时右脚外翻的习惯采取的措施是:把右脚鞋底的外侧垫高,绕塑料垫子、绳子等有一定长度的物体行进,右脚外侧踩在垫子上,内侧贴地;针对他走路时手脚的配合不协调采取的训练措施是:立定单手前后摆一立定双手一前一后的协调摆动一左手右腿、右手左腿的分步练习一手脚配合自然行进。
  3.5.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除进餐外,小陈生活自理的其它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好,因此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主要围绕就餐而展开,具体措施有:
  (1)一起用餐:让他与家里人一起进餐,增加小陈交流表达的机会,即时纠正用餐中的问题。
  (2)纠正偏食行为:若小陈没有表达对某种食物的需求时。不轻易主动询问,用餐前可以先告知他有哪些食物。当发现他有偏食倾向时给予及时纠正。
  (3)坚持用筷子:锻炼手部力量,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4)融入其它学习:比如,特意将餐桌上的菜按盲文的点位规则来摆放,当他需要添菜时,只告诉他需要的菜在第几点即可。
  3.5.3 人际交往的能力训练
  小陈有时爱说脏话,遇到困难往往不会主动思考解决的办法,并缺乏礼貌地求助与他人的技巧,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与伙伴及周围人的交往。这方面的训练主要是融在其它活动中的,具体做法有:
  (1)使用礼貌用语:在生活情景中引导他有意识的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逐步减少“命令式”的请求。
  (2)主动求助:引导他当有自己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礼貌地主动求助于他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