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上海市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张福娟 江琴娣 陈福侠



  摘要 为完善上海市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采用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18个区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了社区早期干预、社区康复、家庭服务和就业等方面。结果发现:目前上海市各街道(镇)都在开展残疾人社区干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笔者在分析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残障人士 社区干预 康复
  分类号 G760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残障人士所提供的帮助和服务越来越多,其中社区干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何谓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它是指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残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康复、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等综合性服务。这种社区干预的特点是:(1)干预工作涵盖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残障人士,从对刚刚出生有残疾可能的婴儿的早期干预到即将离世残障老人的临终关怀;(2)干预对象涉及了不同的残疾类型,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3)干预内容包括医疗康复、教育训练、家庭服务和就业指导等多方面;(4)干预工作是以社区为主体,辐射到家庭和其他相关单位。通过社区持续的、系统的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措施的干预,可以使残障人士在身体、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以改善和提高,促进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国外,对残障人士采用的社区干预方式是把正式专业机构服务和社区中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结合起来,向残疾人提供服务,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和照顾,从而更好地融人社会,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1]
  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有8千多万残疾人[2],他们大多数分散在社区。由于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健全人。但长年以来,我国社区残疾人干预工作还很薄弱。既缺少先进的社区干预理念的引领,又缺少成熟的社区干预模式可效仿,既缺乏相关的社会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又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与参与。因此,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的开展面临不少困难。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目前上海有94.2万残疾人[3],上海作为经济实力较强、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国际型大都市,社区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如何进行干预,采取了哪些内容、方法及形式?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18个区进行了残障人士社区干预现状的调查,旨在逐步完善上海市社区干预工作,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干预模式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2 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从上海市18个区中随机抽取44个街道进行调查。其中,中心城区31个街道,郊区13个街道,基本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各个区。调查的对象(包括问卷和访谈)主要是各个街道主管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的领导和有关的工作人员,共74人,中心城区43人,郊区31人。最后,问卷调查结果中数据完整的有37个街道,另外7个街道由于数据不完整只作为参考。
  
  2.2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问卷题目的编制,主要通过对一些街道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来搜集的。问卷内容涉及残障人士社区干预的基本情况、早期干预、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家庭服务、就业等方面。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到对上述各方面情况进行具体深入地了解,听取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访谈采取录音和现场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访谈结束后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 结果
  
  3.1 残障人士社区干预的基本情况
  从上海市开展社区干预工作的时间来看,被调查的街道每年开展干预的情况都不相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数据中可看到,上海市在1979年以前就已经开展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了,但是数量还比较少,只占到8.1%,大多数(60%左右)集中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还有32.4%的街道此项工作开展得较晚,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
  从城区和郊区开展残障人士社区干预工作的时间来看,二者的差异也比较大。从调查中可看出:城区街道社区干预工作的开始时间大部分(70.9%)集中在90年代;而郊区开展此项工作的时间比较晚,76.9%的街道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
  目前,接受社区干预的残疾人主要以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包括智残、肢残、精神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多重残疾等,其中,肢残人数最多,其次是智障人士。
  在街道对残障人士进行社区干预的工作人员主要有残疾人助理员(助残员)、社区全科医生、市区级残联康复中心的专业工作者等。其中,助残员是2004年上海市实施“万人就业项目”时新设置的岗位人员,其对象主要面向下岗、协保、待业、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家属,这些人员构成了社区干预工作的中坚力量。调查显示助残员中80%以上是残疾人士,大多数是肢体残疾者,极少数是低视力者。他们在上岗前,均接受过浅显的康复知识方面的培训。除了助残员,各类医生也是从事社区干预工作的重要人员,其文化程度在中专以上,从事该工作年限不一,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残障人士进行体检、诊断、康复指导、教育与训练、评估等。其形式有坐诊、送医上门等。
  为了完善社区干预工作,各个街道一方面将残障人士干预工作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周边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其中,专业康复机构、医院和特殊学校是联系最密切的单位。另外,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和公园等也是社区干预经常利用的场所。
  
  3.2 残障儿童社区早期干预的情况
  在社区干预中,对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在调查中发现,各个社区在宣传优生优育和预防儿童出生缺陷方面都比较重视,这对降低残障儿童的出现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对残障儿童开展早期训练方面,社区介入较少。在被调查的单位中,85%的社区很少或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15%的社区即使开展了该项工作,比较多地体现在转介工作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在社区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残障儿童,其父母就会将孩子转介到相关的机构或单位(包括街道地段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市区级有关医院等)进行评估诊断,对于确诊为残障的儿童,他们的康复训练主要在一些康复机构或医院中进行,社区为残障儿童开展的干预训练相对较少。
  
  3.3 残障人士社区医学康复的情况
  本次调查从社区医学康复的合作机构、专业康复人员的组成、康复内容以及送医上门几个方面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社区医学康复的合作机构主要是医院(卫生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对于康复工作人员,84%社区的康复人员主要是由全科医生担任,16%的社区没有设置专门的康复人员。另外还有13.5%的社区还配有兼职心理咨询师。
  在康复的内容上是比较多样的,但是不平衡,城区和郊区康复内容的关注点也是不同的(见表2)。总体而言,医疗诊断和药物治疗是超出半数街道普遍采用的康复内容;城郊区比较而言,医疗诊断基本上是城区街道康复内容中普及了的项目,近半数街道的康复内容也涉及到药物治疗和针灸推拿;而郊区的街道在康复内容方面除了医疗诊断和药物治疗之外,常规体检也是一个重要的康复内容。对于残疾程度较重的人士,社区还开展了送医上门的服务,基本上各个街道送医上门的频次都是每月一次。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