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在非对称性视觉搜索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茂林



  摘要 为了比较聋生和听力正常学生在非对称性视觉搜索中的差异,本实验选取了20名聋生和20名听力正常学生作为被试,以中文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传统的视觉搜索实验范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中文汉字的视觉搜索中同样能够明显地发现非对称性现象;聋生和听力正常学生一样,也在视觉搜索中表现出非对称性,但随着视觉搜索任务难度的增大,聋生比听力正常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搜索效率。
  关键词 聋生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前注意视觉加工
  分类号G762
  
  1 引言
  
  视觉是个体接受外界刺激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对个体的整体心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基本的视觉信息加工能力中,人们非常关注个体的视觉搜索能力。所谓视觉搜索是指个体从众多的视觉刺激中捕捉目标信息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个体处理视觉信息的效率。典型的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在由干扰项和靶子项组成的刺激系列中搜索靶子项目,搜索效率一般用反应时和项目总量的搜索斜率函数来表示。Neisser在1963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所谓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是指:以反应时为指标,在刺激B中搜索刺激A与在A中搜索刺激B,搜索效率是不一样的,且有显著差异[1]。典型的搜索非对称性实验是由Terisman设计的:她让被试在若干个“Q”中搜索字母“O”,或者在若干个“O”中搜索字母“Q”。在这个任务中,前一种搜索是系列搜索,需要控制加工的参与,反应时随项目数量的增多而加大;后一种搜索是平行搜索,是在前注意阶段完成的,反应时不受项目数量的影响。这两种类型的搜索效率是不一样的,表现出非对称性[2]
  由于听觉系统的缺陷,聋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于视觉系统。感觉的补偿理论认为,一种感觉的缺失会导致完好通道内的感觉变的异常敏感,所以会增强剩余感觉。这种理论得到了许多证据的支持。来自于脑成像和行为实验研究的许多结果表明:聋人在外周注意、视觉工作记忆广度、视觉图象识别的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正常个体,特别是当视觉任务需要复杂加工时,聋人未损伤通道中会有更高的加工效率[3-5]。Stivalet(1998)考察过聋人及听力正常人在视觉搜索任务中的差异[6]。研究结果表明,听力正常个体在任务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而先天聋人被试却表现出对称的视觉搜索模式,在两种搜索任务下,他们都表现为平行搜索。研究者认为,这说明当注意性加工的需求较高时,先天聋被试的视觉加工过程会出现明显的补偿性增强作用。
  视觉搜索的实验范式是帮助我们了解视觉注意机制的有效途径,对个体视觉搜索非对称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前注意视觉加工的基本特征。但是,当前有关视觉搜索非对称性的诸多研究都是以西方个体为被试所进行的,其结果虽然对我们有参考意义,却未必能够很好地反映我们本土心理的真实规律,因为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背景、社会经验、视觉材料的熟悉性等都是影响视觉搜索非对称性的重要变量[7]。鉴于此,本研究以中文汉字为视觉材料,采用传统的视觉搜索研究范式,考察和比较了聋人及听力正常人在视觉搜索非对称性中的规律及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实验聋人组被试20名(男生7名,女生13名),平均年龄约19岁,听力损失都在70分贝以上,且均为学语前耳聋;听力正常组被试20名(男生9名,女生11名),平均年龄19岁。所有被试视力(含矫正视力)正常、智力正常。
  2.2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2×2×3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被试类型(聋生及听力正常学生)为组间变量,靶子类型(“白”-靶子、“日”-靶子)和项目数量(4、10、16)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间。
  2.3 实验材料及工具
  按照视觉搜索非对称性研究的实验条件,我们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汉字搜索任务(见图1)。任务一中的靶子项目是“日”字,要求被试在一系列的“白”字中搜索“日”字,在这种条件下,靶子项和干扰项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它是一种低效搜索任务;右边的图形(任务二)中靶子项目是“白”,要求被试在一系列的“日”字中搜索“白”字,这时,靶子具有单一的显特征,所以它是一种高效搜索任务。为了避免学习效应,所有实验用字在屏幕上的呈现位置都是无规律的。
  
  在项目呈现数量上我们也设计了三种类型:分别为4、10、16。每项任务中每种类型有32组,其中16组包含靶子项目,16组没有靶子项目。这样,在每项任务中被试共需做出96次判断(这96组判断系列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整个实验共需完成192次判断。所有实验任务用Authorware 6.5编程在计算机上(15寸显示器,分辨率:800×600)进行,靶子项和干扰项大小为1.6×1.2cm,颜色为黑色,背景颜色为绿色。实验过程中不同水平因变量的记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2.3 实验过程
  实验按照被试类型分为两组在微机室中团体实施。实验前先用指导语给被试交代清楚实验任务,聋人组实验由精通手语的主试用手语适当进行讲解。任务一的指导语是——“这是一个关于观察力和反应速度的小测验。你的任务是判断在屏幕上出现的一组汉字(白字)中是否有‘日’字。如果有,请快速按键盘上的J键,如果没有,请快速按K键。请您尽量既快速又准确地做出反应,我们会记录您的判断时间!好了,下面请您分别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键盘J、K键上。按任意键就可以开始了!”任务二指导语同任务一,只是改为要求被试在“日”字中搜索“白”字。正式实验之前还有针对本部分的相应练习,以确保被试能够真正明白实验方法。
  在每组判断项目呈现之前,屏幕中央会有一个固定的十字型注视点(0.2×0.2cm),呈现时间为800ms,然后呈现判断项目,此时开始记时,当被试做出判断后,记时停止,进入下一组判断,这段时间即为被试在这组判断中的反应时间,正式实验过程中不给予被试任何关于判断结果的反馈。为了消除顺序效应,两项实验任务在被试间进行平衡,即每组被试中有一半的被试(10名)先进行任务一,另一半的被试先进行任务二。每项任务进行一半时,被试有10秒钟的休息时间,全部实验大约需要20分钟。
  实验结束后,剔除一名反应正确率低于80%的聋生被试数据,实得有效数据39份。实验所得数据全部用SPSS11.0建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类被试在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
  
  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听力正常学生还是聋生,他们在搜索“日”字靶子时的反应时都要高于对“白”字靶子的搜索,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对称性。2×2×3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靶子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37)=445.41,P<.01;项目数量的主效应显著,F(1,37)=320.65,P<.01,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明显增大;被试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两类被试在总的平均反应时上差异不明显。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靶子类型和项目数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37)=320.65,P<.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对“白”字靶子项的搜索中,三类项目数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对“日”字靶子项的搜索中,被试的搜索速度却受到项目数量的显著影响,反应时随项目数量的增多而明显变大;另外,被试类型和项目数量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二次交互作用,F(1,37)=10.84,P<.01,被试类型、靶子类型和项目数量之间还存在三次交互作用,F(1,37)=6.76,P<.05,其它交互作用不明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