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听杨绛谈往事

作者:吴学昭











  重返母校清华
  
  1948以后,日子过得比以前轻松多了。可是她总觉得疲乏,病恹恹地打不起精神。每天午后三四点钟总有几分低烧,体重每月减轻一磅,医院也检查不出病因。锺书嘴上不说,心中万分焦虑。无论如何,杨绛不能倒下,她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呀!刚好清华大学吴晗到上海招聘,锺书想着换换空气,杨绛或能南好,就与杨绛商量一同应聘到母校清华外文系任教。
  1949年8月24日,杨绛和锺,书带着女儿登上火车,两天后到达母校清华,开始在新中国工作。
  锺书一家初抵清华,先落脚在杨绛堂姐杨保康家。
  按照清华旧规,夫妇不能同时同校任正教授,杨绛就做兼职教授,授《英国小说选读》,私下庆幸可以逃掉不少会议:自称“做工”,不参加系里组织的一系列会;借口教课,不是“家庭妇女”,妇女会学习也就不去。这样省下不少时间做自己想敞的事。
  后来清华的旧规矩取消,系主任赵诏熊来找杨绛商量,请她担任专任教授,杨绛只因不愿开会、学习,推说身体不好,宁可领取微薄的兼任教授工资,不肯当专任。她太怕开会,名目繁多,议程冗长,费掉许多宝贵时间。保康姐姐跟她不一样,很积极,爱开会,所以清华人说:“一个杨保康,无会不到;一个杨季康,什么会都不到。”
  锺书在清华很受重视。外文系每次更换系主任,教务长周培源总要征求锺书的意见,对他说:“Let's profit bY your superiorwisdom.”(让我们从您卓越的智慧中获益)。锺书还被请去参加校务会议,有一次讨论一位政治表现极左而业务并不很行的女讲师提升副教授,锺书随众投了赞成票。会后校务会议主席叶企孙先生竟问锺书:“你想过她该得这一票吗?”锺书因此十分敬重叶先生,对杨绛说他“正直,有清华精神”。他自己感到惭愧,未重视那一票。她竟通过了。
  锺书和杨绛初到清华,“行客拜坐客”,去胜因院拜访过费孝通夫妇。也进城看望过沈从文先生和张允和女士,受到款待。杨绛因为锤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觉得应该修好。那时女同胞还未统一着短装,杨绛穿着比较讲究,上海裁缝做的旗袍合身得体,有点洋气。钱伟长因杨绛不学习政治,不肯说一句有关政治的话,曾当着杨绛的面对费孝通说:“咱们来改造她!”费孝通知道杨不肯,连连摆手:“勿要,勿要。”
  在“三反”和思想改造运动开展以前,人际关系比较正常,礼尚往来,说话无多顾忌,有时相互还开开玩笑。据当时清华外文系的党员助教严宝瑜回忆,外文系的学习会空气相当轻松,从未像法律系那样有时发言剑拔弩张。钱锺书先生发言常说点历史掌故之类,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钱先生还曾——指出苏联《英文简明读本》语法上的错误,引起哄堂大笑。
  林徽因先生表示要好,常请锺书夫妇过去吃饭。他们和她比较客气。锺书养了保康姐从城里抱回的一只小花猫,猫儿闹春,两家的猫争风吃醋,在房顶、树上打架,怪声嚷叫,锺书痴气,早春天气还很冷,他不惜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披衣出门,拿起特意备用的竹竿为自家的花花儿助威。杨绛劝阻,说林先生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也要看主人的面呀!幸好他助猫打架,林家不知,所以并未为了猫儿伤了两家和气。
  潘光旦夫人赵瑞云,张奚若夫人杨景任,虽只比杨绛年长十三岁,却母亲般的关心她,使她感到温暖,相处如家人,能说心里话。入冬腌菜,两人都说已替她腌上二十斤,一冬天有四十斤,吃不尽了。
  温德有段时间不高兴,用当时的流行语说,“闹情绪啦”。清华校领导因锺书夫妇都是温德的老学生,锤书还和他一同负责指导研究生工作,就要他俩去给温德做点工作。情况很快就弄清楚,原来老温德背了“进步包袱”,不满意对某些苏联教员礼遇太过,说他们毫无学问;倒算“专家”,待遇特殊,月薪比他高出几倍。杨绛笑说:“你怎么跟他们比呢?你只能跟我们比呀!”这活,他倒也心服,他算不上什么“外国专家”,他只相当于一个中国老知识分子。温德对老学生的关心显然很高兴,什么体己话都说,他甚至孩子似地发牢骚:“我都很久没吃鸡啦!”杨绛就炖了鸡,请老师到家里吃年夜饭,同时祝他生日快乐(温德12月30日生日)!
  
  翻译《毛选》
  
  锺书在清华只教了一年书。1950年仲夏,乔冠华来清华找他翻译毛泽东选集,要借调。
  1950年8月,钱锺书奉调进城,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参加翻译毛选。委员会主任是清华1924年毕业的徐永烘,担任过美共中国局书记,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期间,曾协助董必武老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工作,1947年奉调回国。
  毛选英译委员会办公处设在北京西城堂子胡同。锤书就住在城里,每周末回清华指导他所负责的研究生,直到他们毕业。
  徐永煐很器重老学长、哲学家金岳霖,《实践论》、《矛盾论》翻译中遇到重大疑难,往往请他定夺。金岳霖有次碰到一句成语“吃一堑,长一智”,不知怎么翻译是好,便请教钱锺书。锺书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
  A fall into pit.
  A qain in your wit.
  对仗工整,押韵也很巧妙,形音义俱备,令人叫绝。金岳霖自愧不如,大家无不佩服。
  锤书当初被推荐翻译毛泽东选集的消息刚一传出,一位住在城里的老相识,清华校庆时过门不入,现在却马上雇了人力车专程来祝贺了。锤书惶恐地对杨绛说:“他以为我要做‘南书房行走’了。这件事不是好做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件事确实不那么好做,一次,在翻译中发现有段文宇说孙悟空钻进庞然大物中魔王肚里去了,觉得不对。他很喜欢《西游记》,看过多少遍,内容是读得烂熟的。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徐永煐请示上级,胡乔木从全国各地调来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查看。钱锺书没有错。孙猴儿是变成小虫,被铁扇公主吞进肚里的;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锤书虽然没有错,但也够“狂”的。胡乔木有一次不点名地批评他“服装守旧”,那时一般入的着装己改为中山式制服,只他仍穿长袍。
  锺书认为毛选英译委员会的最大好处是人少会少,搞运动也没有声势,有时间读书,
  钱锺书在清华指导的研究生黄雨石(在校名黄爱),毕业后也来到毛选英译委员会工作,给老师打打下手。据黄雨石回忆:“钱先生不看电影不看戏,似乎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爱好或任何消遣的玩艺儿。中南海的宴会请帖,他从来未去参加。他总把时间腾出来用在读书上,从不肯轻易浪费一点点。
  “钱先生常说,像他这样的人,可以称为Miser oftime(时间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