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辛蕴甜的另类教育

作者: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组











  “私塾”,一个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名词再次出现在现代语录中,大大刺激了受众的眼球,14岁的少年大学生辛蕴甜就是私塾教育成功的先例。辛蕴甜自小没有上过一天学,一直是在父母(专科学历)的教授下学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2005年,13岁的她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取得了580分的成绩,与她所报考的哈工大失之交臂。200B年高考,辛蘸甜又取得了580分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习,辛蕴甜的独特经历,可能有人称道,有人反对,但一定会引起人们对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題的一些思考。所以我们将这则另类教育的故事讲述给读者。
  辛蕴甜,14岁,本该是名初三学生的她,却已经体验了近半年的大学生活。1992年,辛蕴甜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从两岁起便开始了在家的学习生活,12年来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父亲负责教文科,母亲负责教理科,辛蕴甜6岁时完成小学课程,12岁完成初高中课程,2005年第一次踏进高考考场,2006年6月辛蕴甜再次拿到特许参加高考。
  鲁豫:甜甜两岁之前上过幼儿园吗?
  辛蕴甜:上过半年,不过我好像并不喜欢上幼儿园,我每次在幼儿园门口都会大哭一场。
  辛蕴甜的妈妈:那时候有这么一个机遇,有一天我抱她上我爱人战友家去串门,那个战友爱人刚去世,他本身是个老师,说要在哈尔滨找一份活儿,我一寻思甜甜需要有人照顾,我就把他接到我们家来了,对她进行了启蒙教育,就这样开始了。我教她的方法是按照教师教我们那种老的一种思维定式教,我俩在做题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她跟我不是在一个思维上。我们邻居有一个孩子来问我化学题,我给他讲完以后他有点听不太懂,但是甜甜给他讲完以后他明白了,回去他跟他妈说甜甜的化学比阿姨强。我想甜甜以小孩的思维对小孩思维,好像沟通得比较好。
  鲁豫:那要做理科实验的话,像上化学课那种实验,爸爸妈妈怎么教你?
  辛蕴甜:有些材料家里有一些,像盐酸、硫酸我们弄不到,只好用一些替代品代替。验证酸性实验的话,就是用食醋来代替,因为醋的成份是乙酸,它的酸性跟硫酸和盐酸效果是一样的,只是稍微弱一点。
  鲁豫:听说你们家所有能拆的都被你拆得差不多了?
  辛蕴甜:我家有个坏了的洗衣机,还有爷爷的一个老式照相机,还有已经坏了的一个收音机,我都拆过。爷爷的那个照相机我现在大致还能装回去。
  鲁豫:你让她拆这些东西是为了教什么课?
  辛蕴甜的妈妈:教机械传感、机械传动的那部分。
  鲁豫:你上学的时候数理化怎么样?
  辛蕴甜的妈妈:我上学时候理科还行,文科不好。
  鲁豫:那爸爸是文科好、理科不好?
  辛军:我是初中学了两年半就当兵的,数理化课程那时候没有学到,后来自学了一些。再后来进的部队院校,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一直在管理和思想教育这个领域,所以文科基础好一些。
  辛军负责辛蕴甜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英语却是辛蕴甜自学的。
  辛蕴甜:一开始是去了几年的英语辅导班,学习一下基本的读写规则和音标,然后回到家自学。
  鲁豫:那你要想跟人交流怎么办呢?
  辛蕴甜:大约是两年前,我妈妈领我到哈工大的一个英语角,很多人到那练习英语口语,去了两年。
  鲁豫:满分是150分,她今年高考的英语成绩是125分,相当好了。
  辛蕴甜自己十分享受这种在家里的学习生活。高中课程以前她每天只需学习1~2小时,高中课程以后每天最多也就学习一上午,大约4小时。而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便可以自由支配,这让她感到十分轻松。虽然在家里上学,但是甜甜的朋友其实很多,朋友都喜欢跟她玩,因为甜甜什么时候都可以玩,朋友们一般晚上写完作业都会来找她玩,她成为整个大院里唯一一个能够随叫随到的孩子。
  辛军:我们挺尊重她业余生活的,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好身体,像跳舞、溜冰、游泳,甚至她学了一段打篮球。我们尽量让她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活动,课程安排也都是上午学习,下午活动。有时候,她还下去跟一些老头老太太们在一起唠唠嗑。就她有可能与这些从老到小的人找到共同的时间,其他的孩子就只能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而她就可以接触不同年龄段的人。
  鲁豫:你还愿意跟老头老太太聊天?
  辛蕴甜:可能是有些地方有点共同语言吧。我在家的时候也看一些历史,所以有时聊东西的时候能聊到一起去。
  鲁豫:那跟你这么大的小孩一块玩的时候,你们都玩什么?
  辛蕴甜:有两年特别流行滋水枪,我们玩水枪。
  鲁豫:我们那时上学的时候,谁在课间打水战,老师上课是要批评的。
  辛军:我们家长比较鼓励这个,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经历原始时期的互相争斗。一般的家长都不让孩子进行争斗,我是当兵的,研究军事,我认为争斗对于人是很必需的,所有动物都需要这个,人更需要。
  鲁豫:需要争斗,打架又不合适,打水仗可以多方面锻炼她,又能避免伤害。我觉得你爸你妈特别民主,你爸你妈从来不会特别严厉地说你吧?
  辛蕴甜:有时候惹得太急了会,但是这样的情况很少。近两年没有发过太大的脾气。
  辛军:因为她表现太好了,很懂事。她平常说话不太像一个14岁的小孩。是在她6岁左右吧,我一次领她到江北郊外去野游,到太阳岛上,正好赶到深秋,开始落叶,所以景色很凄凉,走一段我就发现她神情不对了。我说你怎么回事?她说她想妈妈了。我说刚离开一个多小时怎么就想妈妈呢?她说她难受。
  鲁豫:景色凄凉就会让人觉得特别难受。
  辛军:那时候我就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她的感受能力就比文学家们所描述的还要细膩。她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一回她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她就听,听着听着就掉眼泪,她妈妈一看孩子哭了,就不敢唱了,孩子就不让,就推着让她唱,唱完了还要接着唱,唱吧她就掉眼泪。
  辛蕴甜的妈妈:我后来上单位跟我们同事说这个事以后,他们说因为我声音太难听了。甜甜,你肯定不记得那时候为什么哭了。
  辛蕴甜:这个不太清楚,记得两岁左右,有时候收音机里面唱,或者我妈妈唱的时侯,都会伤心,有时候会哭,但有时候只是鼻子酸酸的那种感觉。
  辛蕴甜的妈妈:我们就发现她有很明显的对音乐的感受。有一次她爸爸弹电子琴,弹《老黑奴》,她在旁边,眼神不太对,后来我告诉她爸爸:你別弹了。《老黑奴》的曲子头几年在舞厅当中常放,被改成了一个快步舞曲,大伙儿是伴着这个快步舞曲很快乐地在跳这支舞曲,但是我发现孩子她就感受到这个曲子是个悲伤的曲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