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美]理查德·比特纳











  关于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近阶段影响,业内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过去几年中,欧洲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拉丁美洲的重要性也在提高,专家认为美国经济逆转不会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支持这种观点,2008年3月,道琼断通讯社引用了他的论述:“虽然美国经济暴跌会危害中国的出口,但影响将非常有限。在广义的经济领域內,中国出口的很多生活必需品对美国经济逆转的敏感程度较隔。”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的负责人查尔斯,弗里曼(Charles PreCman),在2008年1月29日发表的最新报告中持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股价大跌是对美国市场的反应。这表示,并不如其他经济学家所言,中国经济能独立于美国经济之外。至少从到目前为止的投资者情绪来判断,中国的主流观点仍然认为中国经济严重依赖美国经济。即使中国能够克服由于涉入美国次贷资产而造成的困难,中国也不可能在美国经济衰退中毫发未损。从政治角度看,这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对保护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更广泛需求,这是对美中经济协议的进一步挑战。”
  弗里曼同时指出美国经济逆转是一柄双刃剑。“确实,对那些身为美国债权人的中国机构而言,经济衰退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敲响警钟。但另一方面,放缓的美国经济也会产生其他新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那些现在看起来价值适宜的资产。”当美林证券最近将其股份出售给亚洲的一个主权基金时,很多人相信这是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金融机构的开始。
  如果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严重经济衰退,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认为次贷的影响无关紧要显然是愚蠢的想法。美国需要依靠中国,因为身为美国的债权人之一,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反过来,中国的经济繁荣也受惠于向美国大量出口。虽然中国已经在开始寻找美元储备的替代选择,但其他金融工具尚不能被证明有同样的吸引力。中国也认识到如果抛售这些资产或者不再追加购买,由此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将席卷全球。一旦美国经济严重衰退,中国经济有可能将承受皺甚至更严重的金融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这些年强劲发展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对“中国制造”,从浴室设备到卧房套件不一而足,产生了巨大需求。而现在房地产市场降温,类似订单大幅减少。另外,中国新的劳动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商品、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政府取消了针对出口商的优惠政策,竞争环境越发恶劣。同时人民币升值又进一步降低了本来就很微弱的利润空间,所有这一切将无数的制造商推向破产的边缘。
  结果是,中国廉价商品出口商的龙头地位受到威胁。上海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在中国设厂的外国制造商认为,和越南、印度相比,中国正在失去竞争优势。约有20%接受调查的公司正考虑在中国以外地区重新设点。
  中国通货膨胀推动如猪肉、牛奶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涨,中产阶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生活费用的涨速远超收入增长速度时,很多家庭不得不节衣缩食。日子变得很艰难,人们可以减少奢侈品消费或者基本生活必需品消费,可房屋所有者无法减少抵押贷款月供金额。如果这个问题继续存在,中国的中产阶级背负的压力会越发沉重。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为了理解次贷危机即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需要讨论两方面内容。第一重点关注中资银行因购买美国次级贷款抵押证券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第二是检视中国抵押贷款市场,包括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2008年1月21日,美国次贷相关资产数额最大的中国银行宣布其总共持有总额8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业界无不震惊。该银行已经将次级住房贷款抵押证券账面价值降至49.90亿美元,并且计提了12.95亿美元以应对可能的证券跌价损失。中国银行宣称他们已经处理了和次贷抵押债券相关的债务担保债券,看来对未来的损失他们早有准备。该银行2007年的利润为79.9亿美元,这为它提供了充足的现金以应付额外的次级抵押贷款投资减值。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曾公开表示他对此并不紧张,因为银行持有的证券评级很高——71.23%的证券评级及为AAA,25.93%的评级为AA。尽管他的分析师解释“高等级评级的证券让中国银行在危机中面临低水平风险”,我很疑惑他是否真正了解评级过程的不精确性,或者他只是在使用公关策略以缓解紧张局势。不考虑他的评论,如果涉及次贷的资产金额在50亿美元以内,美国次贷危机將不会威胁中国银行长期的偿付能力。
  潜在的问题存在于我们未知的领域。中资银行一直以来都不对其持有的资产进行披露。人们认为吉利美贷款是以美国政府的信用做担保,而其他不是,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尽管吉利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证券有“隐含”的担保人,但美国政府并不会对从任何金融机构购买证券产品遭受的损失负责。对次级贷款或Alt-A贷款产品而言,没有担保人,也没有保险机构。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朝深度衰退或者更糟糕的全面萧条发展,而中资银行继续持有大量机构或者非机构抵押贷款证券,损失将会非常惊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放缓,现在是审视中国抵押贷款业并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的关键时刻。
  
  中国的抵押贷款业
  
  比较中美两国的抵押贷款业体系,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其中,资产证券化首当其冲。
  2000年,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秘书长安德鲁,科莫开始实施一项住房金融指引项目,旨在帮助中国建立二级抵押贷款市场,从而最终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8年来中国借贷业发展缓慢,只是在最近才开始向前推进。美国房贷危机有意无意中让中国金融界提高了警惕,这无疑是一件幸事。一旦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处理不当,就和目前发生在美国的情况一样,结局将是灾难性的。
  许多中国高层官员表示,中国不会遭遇类似美国的抵押贷款危机,因为中国的购房者被要求支付高额首付款。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中国不会像美国一样发生次贷危机,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我们不允许人们降低首付比例。”
  他的观点看似无懈可击。中国抵押贷款业采取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这是安全扩张市场的关键。我已经讨论过,美国抵押贷款体系的失败在于借款人在他们购买的房产中没有货币利益。只要购房者被要求支付相当数量的首付款,中国抵押贷款业遭遇类似美国危机的可能性就会被降到最小。
  但是,有关这个行业的运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如果认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