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感人瞬间 民族记忆

作者:佚名











  在那一天之前,在我们许多人的眼里,生活显得平庸乏味:升学、就业,人际关系、家庭琐事,辛苦、烦恼、焦虑,“一地鸡毛”……生活就是这样?或者像文学家说的——“生活在别处”?
  在那一天之后,在8.0级强震之后,坚忍、勇敢、无私、同舟共济、舍生取义……生活在短短的时间里为我们呈现出如此多的壮丽。灾难面前的大爱至情,生死瞬间的人生光辉,足以用尽人间最美好的词汇。灾难来临的时刻,平日里让家长头疼的孩子在废墟中对救援人员说“快出去,这儿危险”,让孩子生畏的老师顶住塌下的楼板用身体护住自己的学生;平日里说话会带点官腔的干部舍下废墟中的亲人去组织抢救群众,原本胆小怕事的农民穿过山体滑坡乱石横飞的危险地带为救援人员带路;平日里令人忧心的“80后”成群结队走向献血站、捐款点,奔向灾区。还有我们的人民军队,医生、护士;还有我们的国家主席,政府总理……
  一场强烈地震,多少感人瞬间!要感谢我们的新闻记者,他们用笔、用镜头将这些瞬间定格为文字、照片,记录了一个伟大民族危难时刻的痛苦、抗争与光荣。这本由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感动生命的100个瞬间》,从主流媒体和网站发表的大量抗震救灾报道中编选收录了100个最动人的真实故事,配以精心挑选的100多张震撼人心的图片,分为“灾难”、“驰援”、“求生”、“营救”、“赈灾”、“感动”、“希望”、“祝祷”八章,在一个个动人故事的讲述中,为读者全面呈现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场景。抗震救灾中广为人们传颂的英雄教师谭千秋、坚强女警蒋敏、救人最多的志愿者陈岩,令人感动的“敬礼娃娃”、“芭蕾女孩”,被埋170多个小时顽强求生终于获救的陈仁平、马元江等人的故事都在书中一一呈现。让我们能时时回顾,时时从中感受生活与生命的美好,汲取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有人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到现在还只有一个多月,我们还时时沉浸在哀痛与感动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份哀痛与感动会不会在我们心中渐渐褪色甚至遗忘?我们需要从哀痛中挣脱出来,继续前行。但灾难中那些感动生命的瞬间、那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却应该常存心间,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记忆,成为我们袭击前行的力量——这才是“多难兴邦”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