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尘埃:在室内为害的微小魔怪

作者:汉娜·霍姆斯











  尘埃和人类的肺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改变。科学家们现在就把室内的灰尘,也就是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病原无关的东西放在了显微镜下。他们最终发现的东西使人大为吃惊。
  当研究人员进入某人的房屋,对尘埃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首先观察悬浮在空气中的东西。因为那是最容易被吸人身体的尘埃。在分析过程中,学者们发现了一种所谓的“个人尘污”。我们每天吸入的尘埃中,含有很多这样的东西。而这种东西的源头并不干净。
  1990年,对室内尘埃进行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实验。研究人员们让加利福尼亚的Riverside镇的178个人各自佩带“个人尘污监测器”,每次佩带12个小时,做饭、阅读、睡眠等时候都不例外。同时,研究人员还监测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尘埃情况。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
  研究人员之一、美国环保署科学家L.华莱士说,在这个居民区,室内、室外的尘埃量都比较高,大约比联邦的规定限额高出一半或三分之二。但人们随身佩带的监测器测到的尘埃量却更高。如果一个人要为自己向身边的环境发散了过多尘污而受罚,那么,Riverside镇的居民中,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人需要交罚金了。华莱士认为,每个人本身散发出来的尘污量,相当于每个人周边总尘污量的三分之一。因此,个人尘污是个相当大的尘埃源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华莱士说,皮肤是个人尘污的最大源头。科学家们检验受试人佩带的监测器上的过滤网后发现,每12个小时,监测器的入口都会接收到15万至20万个皮屑碎片。
  这个数字仅仅占人体全身皮肤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一天之内,从一个成年人身上会脱落大约5000万个鳞屑(又干又薄的表皮片),在显微镜下,它就像是被风吹烂了的报纸。据推测,每天脱落下来的碎鳞屑都顺着洗澡水流走。另外,据华莱士的推测,每人每天又会吸入大约70万片本人皮肤的碎鳞屑。其余的就落到地板上、或缠绕到被单的纤维中、或钻到床垫里、或积聚在灯光的阴影里。那么,吸入自己皮肤的鳞屑能否导致哮喘病?似乎不会。然而,从Riverside镇收集到的尘埃分析数据表明,皮肤的鳞屑在个人尘污的总量中占了10%弱。华莱士说,在监测器的过滤网上,最明显的尘埃就是这种皮肤鳞屑。
  棉绒似乎也是个人尘污中的又一个突出类型。在洗衣机干燥器的过滤网上挂着的柔软的棉绒纤维可以告诉我们,纤维竟如此轻而易举地从服装上脱落下来。摇摇头,领子和脖子之间的摩擦作用就会磨损部分织物表面,蹭掉一些微细的纤维碎屑。两脚还会践踏在更多的纤维碎屑上。但是,华菜士又说,在过滤网上发现的棉绒不如皮屑多。个人尘污的主要成分仍然不清楚。
  华莱士可能已经快要揭开这小小的奥秘了。在一项由联邦环境署资助的实验中,华莱士在坐落于弗吉尼亚Reston的自家房子周围设置了一系列的尘埃和气体监测器。随后,他报告说,他回家以后,惊奇地发现,每当邻居给壁炉添加燃料时,自家室内的气体监测表上就有反应。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汽车的排放物就像一阵潮水似的飘过房间,可自家的房子离高速公路有1.6千米之遥。烟灰来自于香茅蜡烛。有一天,华莱士偶尔朝着尘埃监测器挥了一下胳膊,没想到却被仪器记录下了一阵尘埃的骚动。
  “我在监测器前挥动胳膊,果然得到了可重复的效果。”他回忆说,“我给一位同事打电话,他也在家中放置了一些同样的监测器。我对他说,维恩,在监测器前挥动你的胳膊!”但他却没有注意到同样的情况。最终,我问他,“你是怎么洗衣服的?”后来得知,同事维恩是把衣服送到外面去洗。从洗衣房取回后,衣服仍然收在塑料袋里,要穿的时候才拿出来。可相反,华莱士是在家里洗衣服,然后挂在衣柜里等着下一次穿用。
  “通过洗涤可以去除衣服上的污染颗粒,但是更多的尘污又重新沾染到衣服上。”华莱士得出了结论。“现在,我们的数据表明,在洗后的一天之内,周边环境中的尘埃颗粒重新沾染到衣服上,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其后,几百万个粒子不断撞击衣服表面,要么粘在上面,要么把其他粒子从表面上撞下去。”由于相互运动非常激烈,造成了很大的个人尘污量。但华菜士又发现,即便就是在房间里静静地坐在计算机旁工作,也会使房间中的尘埃量增加五倍之多。如果这些代表了室内混合尘埃、室内尘埃又总是含有各种各样的敏感源的话,那么围绕在人体周边的尘污就可能是哮喘病的疑似源头。
  但是,人体周边的尘污肯定也会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尘埃混在一起:木匠身上会有木屑;厨师身上会有面粉;编织工人身上会有羊毛碎屑;清洁工身上带有洗涤剂的残留物。还有浪漫的东西?那可能是蜡烛灰和香灰。与美容有关的?可能是化妆用的眼影。园艺工人的身上?当然是杀虫药、肥料和盆栽土壤。不论如何,我们个人周围的尘污,带有家庭中一切东西的成分。
  如果已经患了哮喘病和过敏症,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把房间打扫干净,清除里面的尘土。可是,家庭大扫除通常会把地面上的尘土“有效地”抛撒到空气中去,这样一来,尘埃又都被吸入身体中去了。因此,打扫卫生的结果竟事与愿违。
  在一般性的扫除中,总是通过掸或扫的方法来除去脏东西,也就是用突然的外力来扫除。这时,比较重的污染物颗粒会滑过或跳过地板,而较轻的颗粒则会飞起来。任何一种家庭活动所散发的尘污,都比大扫除扬起的尘土要少。真空吸尘器就是祸根之一。
  在上个世纪之交的年代,真空吸尘器首次问世。那时,必须由一人负责抽吸,另一人负责调整吸尘软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操作更容易、器具更便宜了。人们匆匆忙忙,打扫卫生也不细致。最近,人人都知道了,真空吸尘器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它猛烈地将尘埃吸入,但体积最小的、最容易被人吸入肺中的灰尘却从过滤网中穿过,重新翻滚着回到空气中来。
  某些真空吸尘器可能增加空气中的尘埃含量,这个事实被披露之后,引起了真空吸尘器的一次革命。20世纪90年代末期推出的新机型,带有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这种过滤网确实能够网罗那些微细的粒子,以防它们进入人的肺部。但是,这方面技术进步了,另外一些缺陷又凸现出来。
  “我们选一种真空吸尘器,把新型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套上,”希尔顿回忆说,他当时在地毯制造厂工作。“于是,空气的流动降低了。通过真空从地毯中吸出的灰土量减少。带有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的吸尘器能够过滤所吸入的全部灰尘。”他轻笑着总结说。而如果目的就是过滤作用的话,不带有高效微粒空气过滤网的吸尘器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过滤掉那些微细的尘埃过敏原。
  地毯研究所完全自发地制定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