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致命的河流

作者: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组











  翟湾村是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最北边的一个村子。“翟”字代表了村里最大的姓氏,而“湾”字指的使是自北向南、环绕着村子流过的白河,自古以来它就是这里的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最主要水源。但是在最近10年,日益高发的癌症以及日益变黑变臭的河水却让这里的人们对白河充满了恐惧。如今这个5000多人的村子只有几个依然活着的癌症患者,能出去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许多废弃的房子。5年来,死于癌症的村民已经有100多个。大多数村民发现自己身体有问题,去医院检查时就往往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村民翟玉春为了治疗肝癌花了20多万元,接受采访时,他刚刚从武汉的肿瘤医院化疗回来。
  子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了癌症?
  翟玉春:2005年7月份,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肝癌。得了这个病可咋医呢,就怕得这个,医院一查说是癌,这么准,我们村的人得的都是癌症。我原来认为得癌,活不了了,以前这种病都看不好。现在技术发达了,我动完手术快9个月了。
  子墨:医生是怎么给您介绍手术情况的?
  翟玉春:医生问我,你是打针还是动手术?我想,这病看不好,反正是死,就动手术切除了,随便你割,好了就好,不好就算了。
  子墨:看病花了多少钱?
  翟玉春:光动手术那一天就交给医院六万七。你不交钱,人家不给你开刀。其他化疗还花了11万,化疗一次就12000多块钱,一个月去一次,一次10天到12天。
  子墨:现在化疗还接着进行吗?
  翟玉春:接着进行,不化疗,这个病好不了。
  曾经,翟玉春家算是村子里的富裕人家。但是为了还钱治病,连翟玉春老父亲的房子都已廉价卖给别人了。翟玉春的妻子说,他们夫妻俩、公公,还有个侄子,三家人住在一起。小小的三间房内,左边是厨房,老父亲和一个小侄儿住在中间的厅,翟玉春和妻子住右边的小屋子。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外上学打工,回来也只能住在亲戚家。
  翟玉春妻子:医生说是肝癌,说还有一点希望,有钱就有希望,没钱就没希望。别人说这病看不好,不能给了。三个孩子回来就哭,说妈你借也好卖也好,我们打工挣钱还人家,反正一定要救我爸,要给我爸看病。
  子墨:除了卖房子,就想不出来别的办法吗?
  翟玉春妻子:没钱,到医院人家不给看。每次都凑大半个月,才凑到万把块钱化疗一次。谁的钱在屋里搁着,去了就借,也不敢借多了,有的借你三五百,有的借你三五千,就这样借。
  子墨:除了化疗,其他的医药费用呢?
  翟玉春妻子:化疗以后回来吃药,一个月还得1000多块钱药钱。
  在翟湾村,因为癌症负债的家庭比比皆是。翟玉春的三个孩子,大女儿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元,刚刚够他的药费,大儿子正准备从部队退役回家照顾他,小女儿去年休学一年,今年在舅舅的资助下准备参加高考。而妻子每月做生意挣来的1000来块钱也都花在一家人的生活上了。欠下的十几万元的债,翟玉春说只能等孩子们将来还了。虽然让自己的下一代也背上了债务,翟玉春还是为自己的肝癌手术成功感到幸运。他家住在翟湾村二组,离白河较近,邻居翟爱枝的母亲王风儿最近刚刚因为结肠癌去世。
  子墨:在河边住的人家有患癌症吗?
  翟爱枝:有啊,都死了。得了就死,前几年就死了。我们二队就十几个。肺癌、肝癌、胃癌……癌太多了,说不清是怎么得的。
  子墨:母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翟爱枝:腊月十六。
  子墨:走前是什么样子?
  翟爱枝:到最后她都疼得要命,疼得叫,我们只能守在跟前哭。
  子墨:周围得癌症的多吗?
  翟爱枝:周围?多得很啊。
  翟爱枝姐妹为了给母亲看病也欠下了两万元的债务。她们只有一个兄弟,却是先天智障。如今为了还债,最小的妹妹也外出打工挣钱了。除了母亲,翟爱枝和丈夫身体也长期不好。尽管担心,他们却无力再去医院治疗。和其他村民一样,翟爱枝认为,污染的白河水是导致他们生病的元凶。
  翟爱枝:我们村里,年轻人,甚至十几岁的小孩子,不少都得了癌症。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中年人经常有病。你看我这屋里的药瓶子跟开药店一样,孩子他爸从去年6月开始胃不好,肠道也不好。上回去检查发现胃充血,医生说再严重就是胃穿孔。
  子墨:你们怎么知道身体不好和水有关?
  翟爱枝:别的地方没这种病啊。以前那河水清亮亮的,在大队里干活的时候,渴了就喝河里的水,现在河水闻着就臭烘烘的。
  子墨:附近自河流过的村庄也有这么高的发病率吗?
  翟爱枝:反正我看只要靠近这条河的,就有这种现象。
  2005年4月,襄阳区卫生局在翟湾村做过一次村民死亡情况调查,以翟湾村三组为例,10年中36例死亡者,癌症占到全部死亡病例的69.44%,心脑血管疾病占到22.22%。而癌症病例全部为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分别占69.25%和30.77%。除非身体有明显不适,没有人会主动去医院体检。即便是检查出了癌症,一些村民也不愿意张扬。但是随着死亡数字的不断增加,翟湾村村民不得不向外界求援。
  子墨:村子里这些年出现了多少位癌症患者?
  翟金汉(村委会主任):目前根据大病救助统计,是将近150人。以前得了这病的村民不愿意说,尤其有的是还未成婚的青壮年,怕外面知道以后说不上媳妇。现在,只要病人拿出癌症病历,区民政部门就会给他们大病救助。2005年,民政部门给每位癌症患者发了3000元补助,这样一下子许多人都把病历拿出来了。
  子墨:大部分得的是什么癌?
  翟金汉:癌症很多,像食道癌、膀胱癌、结肠癌、血癌、脑癌、贲门癌等等,女的会有乳腺癌,这些都是记在病历上,医院报过来的癌症。
  子墨:村子里这么多癌症家庭,哪个家庭让您看了特别痛心?
  翟金汉:有个母小西,父亲不在了,夫妇俩和一个孩子加老母亲四口人。母小西刚刚30岁就得了肝癌,没钱看病,疼的时候只能头抵着墙掐着腰,全身湿透,有时候会疼死过去。他媳妇才20多岁,娃才3岁多,好惨!看到这一家的情况,我们村组干部都痛心得很。
  子墨:这样的家庭多吗?
  翟金汉:可不少,特别是四队。我们农村的风俗,两口子中有一个去世,剩一个的家庭叫“半边户”,四队的半边户太多了,二、三、四队得癌症的都很多,一队、五队相对少一些。
  子墨:为什么一队、五队少,二、三、四队多呢?
  翟金汉:一队和五队离白河的距离远,二、三、四队离白河的距离近,都在白河边上。
  由于离白河的距离较远,近三年翟湾村一组的年平均人口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