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刀口舔血的狼

作者:肖 剑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捕狼方法:
  他们在冰雪地里凿一个坑,把一把尖刀的刀柄放进去并略做固定,往刀子上洒上一些鲜血,然后用冰雪把刀子埋好。不一会儿,寒冷的天气就把这个小雪堆冻成了一个冰疙瘩,最后,他们再往冰堆上洒一点血,就拍手回家,静等着明天来收获猎物了。
  冰原上的饿狼闻到血腥味后,就会来到这个冰疙瘩前,它以为这里面会有一只受伤倒毙的小动物。狼于是开始用自己的舌头舔冰堆上的血迹,并希望将冰堆舔开,以美餐埋在里面的食物。不多会儿,它就舔到了刀尖。但这时,它的舌头因为舔了半天的冰块,已经被冻得麻木了,没有了痛觉,只有嗅觉在告诉它:血腥味越来越浓,美味的食物马上就要到口了。
  狼的舌头继续在刀尖上舔来舔去,它自己的血越流越多,血腥味又刺激着它更加卖力地舔下去……最终,失血过多的狼倒在冰雪地里,成为因纽特人的美食!
  对善良的人来说,这是个很残忍的故事,我们甚至马上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凄美的画卷:广袤的冰原(白色),饥饿的老狼(黄色),殷红的鲜血(红色)。然后,穿着厚厚皮毛的因纽特人坐着狗拉的雪橇从远处出现,悠然自得地来捡取自己的猎物……
  狡猾而残忍的人,可怜而愚蠢的狼!人用了一点点阴谋诡计就让狼“乖乖”地躺在了地上,这个世界上万物相生相克,何来公平可言?
  而人之所以如此制服狼以及其他的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比它们多了些智慧,多动了些脑子。这一点点的区别就决定了人和狼各自的命运。
  将目光从遥远的北极收回,注视我们人类自己的内部生存环境,你会发现:在人与人的智力博弈中,有人扮演着因纽特人的角色,也有另外一些人扮演着冰原上老狼的角色。
  股票市场是中国老百姓爱恨交织的地方,也是上述两种角色表演最充分的地方。让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
  本来大家都是人,智力水平差不多,但由于专业教育、职业培训、从业经验等因素,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大家逐渐就有了不小的区别。再者,很多专业机构有很雄厚的财力,广大中小散户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不少机构还有许多“猫腻”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许多专业机构即具有了充当所谓的“因纽特人”的实力,而不少中小散户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冰原上的狼”的地位。再来看运作手法:埋好尖刀——吸取筹码,埋伏进去;洒上鲜血,暴露血腥味——开始拉抬,传播赚钱效应,老狼闻味前来一散户开始入市,开始舔血迹一赚点小钱,失去痛觉,开始舔自己的血——机构开始出货,散户丧失理智,明明出来了又忍不住返身进去,用自己的钱在里边刺激自己,流血过多——高位套牢,……再往后,我就不细说了,省得有人跟我急。
  可是大家又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照这么说,股票绝对不能玩了?
  不是,只是我们坚决不能做舔自己鲜血的老狼!
  首先,大家要学习一些知识,不能拿自己辛苦攒的这点钱开玩笑,要学会动脑子,看穿“因纽特人”的各种花招陷阱。
  其次,无论如何不能失去“痛觉”,被“血腥味”刺激得有进无退。比如说,我们将自己的年收益目标确定为5%-10%,比同期的银行利率已经高好多了,规定自己的年操作次数不得高于2-3次。一旦完成任务,就要_敢于退却,不管再有多诱人的机会,都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保持痛觉)。要知道,“血腥味”最浓的时候,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这样下来,也许你的利润不是最丰厚的,但保证不会成为“因纽特人”的盘中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