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画外余音

作者:方 成











  
  城市美化师
  越来越不爱当老头儿了,可又不得不当!上初中时,为准备英文考试,我一夜能背熟三百个单词,虽然从考场出来就忘了一半,这记性也是不凡的。就是三十多年后在“文革”的“牛棚”时,天天要背的《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和“老三篇”,我总能背得滚瓜烂熟。可现在呢,见了熟朋友就是常叫不出名字;进屋想取什么东西,刚推门进去,就想不起要干什么了。每次外出买东西,买了回来,才发现缺一两样。现在只好先把要买的东西,写在小纸条上才出门,这张小纸条就会告诉我缺的是什么,是要买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走进商店,常见到处贴着许多标语,上面写着“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百拿不厌”、“百问不烦”等等,看了使人高兴也放心的。但是也常见到的却是冰冷如霜的面孔,待理不理的态度。有的商店虽然没贴什么标语,售货员服务态度却比那贴标语的强得多。由此使我联想到我那张购物小纸条,也是缺什么写上什么的。
  
  
  一种挖墙脚
  听人谈论过日本的国民教育情况,日本人说:关于这个问题,请到我们农村看看,那里最好的建筑物就是学校。又听说,日本人十分尊重学校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这些话我信,因为我在日本看到,日本孩子活泼好动,但守规矩。我看见从学校放学排队回家的小孩子,穿一色的服装,远远看到那些孩子雪白的裤子,还整整齐齐,像一早从家里出来似的。有一次在厢根一个展厅参观,许多小件文物就陈列在过道旁边的地面上——那是最容易被小孩子触动的地方。
  我常出差,辽宁、吉林、河北、江浙和广东一些城市我看过,到处兴建高楼大厦,汽车满街跑,多贵的外国轿车都有。不仅市、县里,就是乡镇政府的办公楼看来同样可观。学校我没去看,只偶然从报上看到有些学校教师的工资是张白条和小学教师被人殴打的消息,也见到简陋教室的图片报道。当然这都是个别现象的消息报道,但给我的印象都是难忘的。
  
  
  各有所失
  每逢什么运动,我是少不得要做思想检查的。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我检查的是“公私不分”,因为有时写私信也用公家信封信纸,占公家便宜——虽然心里不大服气,说我不是也骑自己私家自行车为公家办事的吗!可占公家便宜究竟是不对的,要深入检查思想根源。
  其实,更多也更明显的不是“公私不分”,而是公私分明得很。从报纸消息就看到,窃贼自供,他专偷公物,撬机关办公室抽屉,因为偷公家东西最方便。去年,深圳消息:“据调查,1993年以来,保险公司为汽车赔保资金就达10.97亿元。1998年,深圳市平均每天被盗汽车3.4辆,摩托车2.5辆,全年损失3.97亿元。在历年所有被盗机动车中,95%是公车。”“90%的被盗车辆未装防盗报警器。”
  离休后,我常出差到各地,所住招待所和宾馆,除极个别一家之外,没有一家设备不是处处残缺,甚至三个灯中有两个不亮的。窗帘、洗手间到处有毛病,有的是动动钳子就能修好,也长期无人过问。这种现象在私人家里是罕见的。
  
  
  一级大款
  北京地铁是很好的,可我每次进站,都有感于怀,想到国家应该派各种事务的领导人到海外去考察,把对我国有用的好经验拿来我们用。香港有地铁,我乘过。一进站,不用找也不用问,地铁路线图很清楚地出现在眼前。一上车,不用找也不用问,画得很大的路线图也在眼前,不论坐在哪个角落,抬头就看清楚。一下车,不用找也不用问,附近著名的剧院、商场、街道等等在哪方位,怎么走,都有标示,看得清楚。外地人来北京乘地铁,进站就得问,去万寿路上哪边的车,怎样走法?附近著名的宾馆在哪个方向?昨天我从地铁西单站下车,还要问西单商场在哪个方向呢。
  派地铁领导人去香港考察,往返只需一天,就能拿来不少方便群众的办法,花费也不多。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更方便了。
  美国地铁我也乘过,也是不需开口多问的。
  国家的事多得很,都需到海外考察,把有用的好经验拿来咱们用。外国也有假冒伪劣,没听说像我国这样,连假文凭、假证件都在大街上卖(见《人民日报》8月2日报道),盗版书、假货到处猖獗……
  现在出国考察、参观、学习的官越来越多,但从我国现状看来,没见他们学了什么回来用,一切如旧。出国费用全是人民的血汗钱,白花了。
  
  
  交 代
  前些年,报社规定干部都要学习法律,每星期停止工作学半天,我想不通。那时只知道学的目的是免得犯法。可我总感觉犯法的人大多数都是学过法律和有法律常识的。那时常见许多从各地来北京上访的人,在报社门口排大队。我想,有什么冤枉,应该在当地解决,解决不了,想必是当地执法机关工作不力,恐怕更重要的是执法干部无能或不肯以至不敢去解决,他们才应该去好好学法律。从报纸消息可知,犯法的人很少是不知法的。他们犯法,大都是暗中偷着干,干了就尽力消灭罪证,自己藏起来或跑掉,都知道明着干是犯法的。许多人还深通法律,会钻法律的空子。有势有力自以为有硬靠山的人,公然犯法,敢开车轧死人一点不在乎,连企业保安人员也随意打人抓人。他们不是不知法,一点不懂法律,而是有所仗恃,以为法律管不了他们。不知法犯法的,从报上看,有的是重婚犯法,有的是打架斗殴和情急报复动刀子……这些人,想想吧,大都是缺文化教养的,应该学的是文化,还轮不到先学法呀!
  
  
  为人师表
  社会文化发展,各行各业产生越来越多的专家。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工业家、农业家等等。在我国最多的,恐怕无过于理论家了。各行各业都有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有的发表在会议上、讲台上,有的发表在报纸上、刊物上,那是天天见得到的。有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很紧,立即见诸行动,特别明显的是在“文革”期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粮为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之类。都是闻风而动,“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也有的理论却没那么容易执行的,经常可见的是,你论你的,我干我的,和实践是两回事。但理论依然天天到处有发展,报告也不断在滔滔不绝,但能不能落实,或能不能很快落实,那是另一回事。所以有人说,做理论家比较容易。这就是理论家特别多的原因。大贪污犯不是也大谈过“论反腐倡廉”的理论吗?
  
  
  善观气色
  鲁迅在《赠邬其山》的诗里,有一句传得很广,即“一阔脸就变”。其实,人嘛,一不阔,脸也会变。这里说的是实话,是许多人经验之谈。
  有时,有的脸很好看,当他(她)有什么事向你求助之时。有时,人的脸很不好看,当你有什么事向他请求之时。
  人的脸,只有在照片上,那是不变的,虽然他还活着。
  看人的全身,肌肉最灵活的部分是在脸上。就说嘴吧,活动起来,连手也比不上。
  脸是会千变万化的。倘不信,你向领导人批评一句两句,看看试试。
  
  
  
  
  
  情 人
  人的五官真有意思。同样的耳目口鼻,却各有所好。就说嘴,也就是口罢,山西爱酸的,四川、湖南好辣的,广东江浙做菜要放糖,北方人常吃不惯,尤其是无锡菜,更甜一些。广东吃老鼠,山西吃蝎子。有人嫌臭豆腐太臭,有人闻着却觉得香,好吃。有人很喜欢闻汽车上的气味,也有人一闻就要呕吐。有人不喜欢闻酒味,请他喝就和灌他药一样,眉头皱得一脸苦相,可也有人喜欢闻,喜欢喝。谁请他喝酒,就会成为朋友,托他办什么事,都肯答应。酒来得越高级,越是带个“X”带个“圈”儿的,他不知道那XO是什么牌,反正对胃口,闻着香,尝着美,喝得晕晕乎乎,要他干什么都会答应,很快办好的。有一天看报纸,就知道有这么一位地方官,有人请他喝这类的酒,喝得晕晕乎乎,人拿出个文件请他批,他顺手就签字盖章。公家的事,自己不破费什么。于是那人用这件批文,公开把老婆租出去,一天可以租一回两回,成为合法生意,每月赚一万多。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是古代越国的一个美女。每个人的眼也是不同的。
  
  
  新 婚
  结婚,那可是终身大事,操办起来规矩大了。古时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请算命先生测算,还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恭恭敬敬地压在神台上,请神灵指示,然后订婚,送彩礼。结婚那天用花轿把新娘抬过来,以后还要有这个那个许多礼仪要尽的,多得连我这老头儿都记不清。后来没那么复杂,但都是十分隆重的。古代的女人只许嫁一次,嫁两次人就看不起。不像现在,已经学外国,嫁8次也不算新闻了。男人世界,男人自由得多,但即使在古时候可以结几次婚,却很少离婚的。自由有限。现在男人自由,女人也自由,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广交友,讲恋爱,自选对象结婚,当然比古时候合情合理,使结婚双方都满意,会生活得和美。但毕竟还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男女选择还受不少条件限制,如文化程度,所处生活条件,等等,带来许多盲目性和误解,使得这种终身大事变为终身中事甚至终身小事。而一出问题,就要给各地公安派出所添不少麻烦了。据说现在闹离婚的越来越多了。原因很多,这里画的是其中一种,一想就明白。
  (摘自《画外余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定价: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