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漫谈“搜商”

作者:陈 沛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穷极一生的学习成果与人类的知识总量相比,犹如沧海一粟。我们的时间不够用了,我们的脑袋装不下了,我们学习知识的速度有时候甚至不如知识更新的速度。
  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幸运的是,现代科技在加速知识增长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强大的获取知识的工具,互联网已成为人类最大的知识库,搜索引擎已成为人类获取新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人类有一种未被认识的能力叫“搜商”,它是人们借助工具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搜索能力。从问路、查地图、翻阅图书资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类搜商的体现。
  
  知识减肥
  
  漫长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们总是感到知识不够用。长期以来,人们跑图书馆、做笔记、抄资料,想着如何存储一些知识。可是到了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出现了永远消化不完的知识,读不完的信息,人们需要的是如何通过只记忆最有用的知识来解放大脑。于是搜索引擎就成了信息时代的“减肥食品”。
  研究机构在对世界10家跨国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远远超过他们的分析能力,大大妨碍了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失误,或者难以作出最佳决策。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美国公司在收集信息方面花费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
  一个原本练习空手道和泰拳的学生问李小龙,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领悟到截拳道的武学真谛,练习的时候总感觉不对劲。李小龙拿出两个水杯,全部倒满了水,然后问这个学生:“你怎么样才能把左边杯里的水,注入右边的杯子里?”学生想了半天,说:“这是不可能的。”李小龙微微一笑,把右边杯子里的水全部倒掉,然后再将左边杯子里的水注入右边杯子里,说:“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掉就可以了。你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一种新的武术,就必须把你脑子里的武学知识全部抛弃掉。”
  很显然,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知识不是不够用,而是太多了。臃肿的知识储存使我们的脑袋“内存”不能够灵活调用,致使人脑这台天生的“计算机”运行起来变得异常缓慢和迟钝。但是,只要我们暂时遗忘掉无用的知识,把它们抛到无意识的最深处,就可以接受新的有用知识,扩充我们的认知能力。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时代,即使我们不主动对知识进行弃旧迎新,迅速发展更新的知识也会很快将我们遗弃。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18世纪为80~90年,19世纪为30年,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15年,80年代以后缩短为5年。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我们目前掌握的知识,也许不到一二年就全部被更新淘汰。这就意味着,“知识减肥”已经不仅是一种时代的风尚,抑或是一种人们寻找、容纳和获取有用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演变成了时代发展对人类能力的强烈要求。
  
  智商、情商,还有搜商
  
  搜商,是一种与智商、情商相并列的人类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在人群中,拥有高智商的人不超过5%,而拥有低智商的人也不超过3%。这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智商高低落差并不是特别大。而且,人们很快发现,许多被测出拥有高智商的人,在社会上做出的成绩有时反而不及常人,智商仅仅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
  于是,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商,即是情绪智力的简称。
  戈尔曼的情商理论认为,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有时会超过智力水平。
  人类的情商有较大的差异,但情绪和意志力等等能力,很难精确量化。因此,以情商的高低来判定人生成就的大小,并没有一个非常牢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能完全令人信服。21世纪的信息时代之后,智商和情商共同决定人生成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冲击。许多智商、情商均不很高的人,同样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胜。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在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事业的成败,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一个全新的人类智力因素:搜商。
  搜索商数是人类通过某种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它强调的是你所获得的知识与所花费时间的比值,是智商和情商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效率问题。
  当人类进入计算机网络普及、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海量知识造成的这个经典困境。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人类拥有再高的智商,再多的大脑容量,再充足的生命时间,也不能满足理解和储存全部人类知识的要求——何况人类的知识正以几何级数量迅速增长。同时,对于个人而言,人类生产的许多知识对于个体来说往往是无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海量知识中快速地搜索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完成工作生活的各项任务。于是,如何快捷、成功地获取有效知识就成了这个时代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一个故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个干部家庭的十岁孩子,因为受不了军人出身的父亲打骂,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终于打听到了一条线索——儿子好像跑到某一个学校里玩去了。当他的父母找到那个学校时,全校正在开展课外活动,到处都是学生,可是谁也不认识他们的儿子,更不知道他在哪里。家人在整个学校里四处找寻,看到一个相像的,就追上去,一看不是,又盯上另一个。找了半个多小时,他们还是找不到儿子。于是,只好来到校长办公室求援。校长一听,呵呵笑道:“这个容易,刚好我有事要跟学生们说。”他通知学校广播室,全校学生马上回教室听广播。然后,他对心急如焚的父母说:“现在外边没人了,等我讲完话,你们应该找到儿子了吧!”果然,他们在空无一人的校区内,一眼就看到了池塘边上的儿子。
  学会使用“排除法”,避免重复劳动。这是提高搜索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张非常有名的“多面人像”,明里暗里隐藏着很多张人脸。人们都以为,这张奇图检验的是人的智商。一个网站甚至在这张奇图下标了一句:“能发现9张脸的人智商在200以上。”其实,在寻找图片人脸的过程中,搜商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在屡寻不获的情况下,信心和耐心又借助于情商,而人们对于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智商的依赖非常少,甚至基本没有。
  美国人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令世界吓一大跳。地面部队还没有出动之前,敌人就已经快被打趴下了,这种场面在从前的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美国人的高搜商导致了战争的胜利——其远程精确打击的前提,不就是高质量的搜索结果吗?在这场典型的“不对称战争”中,美国人动用了间谍特工、卧底线人、间谍卫星、预警飞机等等情报搜索工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的人类搜索工具,从最先进的到最原始的,美国大兵能用的基本上全都用上了。我们不难设想,假使让美国大兵扔掉这些搜索工具,他们的这场战争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看看在阿富汗战争中耗尽国力的前苏联,以及后来对付车臣叛军长时间不能取胜的俄罗斯,就一目了然了。
  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人们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具体的生活技巧。诸如打扫卫生、烫衣服、擦洗厨房用具,以及食物贮藏、皮鞋保养、电器的使用与维护等等生活琐事,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因此,对于操持家务的主妇来说她们必须学会迅速找到各种各样生活的小窍门,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同样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网上搜索得到解决。
  加班时没法接孩子怎么办?报纸上面有家政服务的电话,忙不了的家事,一个电话就够了。找房子,搜房网不就挺好么?网易的房产频道也有不少好房啊!
  学会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服务机构为自己服务。对于一个现代家庭的成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