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1980年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斗争

作者:王 堃











  1980年是美国大选年。每逢大选年,美国党派斗争就更加激烈。对华政策是两党政策斗争的一个焦点。在中美正式建交、而美国又与台湾保持着非官方关系的情况下,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复杂的情形。美国对华政策又将一次一次地经受大选政治的考验。
  竞选初期,里根比任何候选人更努力攻击卡特的对华政策。他在讲话中提到,如果他当选,他将支持重建与台湾的“官方关系”,继续称台湾为“中华民国”。5月,里根稍微改变了一点调子,他说,如果当选,就会把“非官方”的美国在台湾协会改为“官方性质的联络处”,他将使美台之间的关系回到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认为美国应该能够向台湾出售台湾所需要的所有武器。
  中国政府密切注视着美国大选中出现的种种可能导致中美关系倒退的言论和行动。
  1979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倒车开不得》的社论,对上述里根的讲话提出严厉批评。指出:“如果按照里根声称的政策,美国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这就意味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则基础被彻底破坏,中美关系将倒退到两国人民都不愿看到的状态。至于那种主张恢复美国驻军、恢复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荒谬言论,那更是对中国内政明目张胆的干涉。”
  1980年5月1日,布什宣布自己为总统候选人。但后来竞选形势对布什不利,7月,布什放弃竞选总统。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里根与布什成了共和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搭档,合力同民主党的在任总统卡特争夺选票。
  事实表明里根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以后长达8年的合作期间,布什成为里根忠实的合作伙伴,在内政外交上鼎力相助,受到里根的信赖和器重。根据美国宪法规定,里根执政八年已无资格参加总统选举。布什早就严阵以待,1987年秋正式宣布竞选总统。
  里根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理查德·艾伦感到,如果里根要想在大选中获胜,必须向共和党的主流靠拢,而不能再走极端。8月初,艾伦建议里根要与他最初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极端的竞选言论拉开距离,并派布什访华,向中国领导人进行解释。由于布什曾任驻华联络处主任,与中国领导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他相信布什之行能够消除里根那些言论的负面影响。里根要布什向北京转达他强有力的信息:他不会为了得到新朋友而丢弃老朋友,他可以放弃与台湾重建外交关系的主张,但他将显示美国对台湾的友谊。
  8月3日,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就其竞选伙伴乔治·布什8月中旬访中、日发表声明时称,“美国除了同中华民国(台湾)和其他国家加强关系外,还要同中国、日本加强关系,这是极其重要的”。
  就在布什启程前往中国之前,8月16日在洛杉矶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共和党是否还倾向于与台湾建立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布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里根说,他将与北京保持完全的外交关系,同时,将把与台湾的“非官方”的美国在台湾协会,变为美国政府的运作,他将在台湾建立官方的联络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外交承认。他主张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与此同时继续保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布什立即要曾在驻华联络处工作过的前中央情报局官员李洁明给华盛顿中国大使馆打电话,希望中国政府不要批评里根的这番言论,否则会给他的中国之行蒙上阴影。
  但对里根的这种言论,中国政府是不能置若罔闻的。
  在布什到达北京的前一天,即8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不要错打算盘》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里根在8月16日的讲话中“力图使人们相信,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是可以与‘继续保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关系’并行不悖的。这完全是欺人之谈……在中美建交后的今天,如果美国同台湾恢复所谓‘官方关系’,实际上就是使早已破产的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复活,这就根本破坏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则基础,必然要影响到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最后警告说:“历史已经证明,搞‘两个中国’是绝不能得逞的,今天谁要想使时针倒转,都将证明是错打了算盘。”
  对里根的这种言论,很多美国国内的人持不同看法。8月20口,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伯德说,“美国不可能在维持同台湾有官方关系的同时,继续同中国进行关系正常化,并建立牢固的关系”。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说,“如果美国在台湾设立联络处,那就会在这个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8月20日至23日,布什与里根的两位对外政策顾问艾伦和李洁明访问中国。
  21日,黄华会见了布什一行。黄华外长对作为政治家和老朋友的布什访华表示欢迎,赞扬布什曾参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工作。
  黄华指出,任何从中美关系现状倒退的言行,都将损害建立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损害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布什说,“我们同现政府一样,怀有强烈愿望加强并继续改善同中国的关系”,里根既不打算重建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也不想承认两个中国政府。
  22日,布什在北京的一次午餐会上说,“根据《与台湾关系法》,美台之间不可能有外交意义上的政府间关系,美不可能在台设立联络处”。
  同日,邓小平会见了布什一行。
  布什向邓小平保证,里根将继续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他没想在台湾问题上倒转时针。他又解释说,里根与台湾的老朋友有私人间的感情。
  艾伦觉得布什说得还不够清楚,插话说,中国政府要理解美国在其朋友圈子中给台湾一个较高的地位。
  邓小平对里根在竞选中的言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说:“我们对里根先生在最近一个时期发表的一些政见和共和党的执政纲领感到不安。不管你们哪个党执政,都涉及中美关系是停滞、前进还是后退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历来阐述的观点是,中美关系是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其他问题不能代替。”
  他请布什向里根转达中国政府的以下旧点正式立场:
  (一)中国政府希望中美关系发展,不应该停滞,更不应该后退。任何从中美建交公报后退的言论和行动,都是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的。
  (二)不管美国大选后哪个党执政,中国政府评价和判断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都将把对中国的政策视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性战略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
  (三)如果共和党竞选纲领中的对华政策和里根最近发表的有关言论真的付诸实施,只能导致中美关系的后退,连停滞都不可能。
  (四)如果以为中国怕苏联,有求于美国,以至于一旦上述反华言论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