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蓝天 故乡 家园

作者:高士华











  
  1956年,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附近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头小猫跳海自杀了。
  一开始,人们还以为小猫是下海捉鱼呢,可是好久都不见小猫浮出海面,这才意识到是出了大事:小猫自杀了!青天白日的,小猫也会自杀?莫非是小猫失恋了?真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银公害引发的水俣病的前兆,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患病的猫步态不稳,抽搐不已,甚至跳海而死,被称为“自杀猫”。
  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岛和天草诸岛环围起来的内海,海产丰富,是当地的主要渔场,水俣是靠近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 就在发现自杀猫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重者神经失常、身体扭曲变形,直至死亡。一开始这种病由于原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也引发了各种猜测和恐慌。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以发生地命名的“水俣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经过调查,发现这是由于长期食用水俣湾中含有水银的海产品所致。
  这水银又是来自哪里呢?新日本氮肥公司的名字浮出了水面。
  1925年,新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生产氮肥。一开始,因为建厂可以增加这里的就业和税收,受到了当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了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含有水银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由于氯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水银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水银。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海产品也因此被污染,而这些被污染的海产品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体内,导致动物首先是猫发病,人也同时被殃及。
  在此以前,就屡有关于不知火海的鱼、鸟等生物异变的传说,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水俣病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生活上受到沉重打击,甚至有的家破人亡。同时,由于海域被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坐吃山空,很多家庭陷于贫困的悲惨境地之中。
  在处理水俣病问题上,排放含有水银废水的新日本氮肥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该公司极力否认。从1964年10月到1971年7月,江头丰担任该公司总裁,他一直不承认公司对水俣病负有责任。1967年8月3日,日本政府公布了首部环境法---公害对策基本法,该公司依然采取拒绝态度。
  1970年新日本氮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一些水俣病患者购入一股股份以股东身份进入会场,面对面追究公司的责任,结果江头丰指使保安20多人,痛殴患者,有的被打成重伤。后来据说这些人是“黑保安”,这个公司雇用黑社会的人担任保安,所以有恃无恐。
  江头丰就是现在的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的外祖父,当年她和皇太子结婚时,有人出来反对,就是因为江头丰对待水俣病患者的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他们担心皇太子妃有这样的外祖父,会损害皇室的形象。
  日本在1955年到1975年的20年间,工业飞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很像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当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加上企业故意隐瞒污染事实,政府处置不力,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1960年新潟县也发现了同样的病症,被称为新潟水俣病,和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并列为日本四大公害病。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至今为止,旷日持久的水俣病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全部结束。
  被正式认定的水俣病患者约有3000人,其中一些人已经在被认定前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1973年,日本法院判定给被认定的患者赔偿1600到1800万日元,但不被认定的成了补偿、救济的主要问题,判定标准因为过于严厉也屡受非难。1995年在执政党调停之下,对于未被认定的12700名患者,开始寻求法庭之外的政治解决办法,结果是赔偿每人260万日元,患者自己负担的医疗费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但仍有一些患者拒绝接受这个方案,再次上诉。
  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1987年3月30日熊本地方法院判决: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水俣病的形成和扩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4年10月,日本最高法院最后判定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有责任。但从被害者来看,这个判决显然来得太晚了,距病症的发现已经相隔了48年,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连精神安慰都算不上了,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去世了。
  2006年4月30日,在水俣病被正式确认的第五十个年头,建立了慰灵碑,但被刻上的只有314名被认定的死去的患者,很多死者家属仍然担心受歧视,而不愿意公开患者的姓名。
  今年11月19日,对于政府的再度调解,造成污染的企业表示,拒绝对未被认定的患者提供追加补偿和救济,强调赔偿已经解决。他们认为,1995年赔偿时,使用了“全面解决”、“最终解决”这样的词汇,意味着相关企业已经仁至义尽,不再具有提供追加补偿和救济的义务。由此看来,就是在今天环保意识发达、政府积极对应的日本,环境问题的全面解决,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我们是个很好的警示,估计以后在环境问题上,除了企业被索赔之外,会出现不少民告官的案例,不排除出现地方和中央政府被追究不作为或者管理监督不力责任的可能。
  昨天日本的水俣病是今天中国环境问题处理的一面镜子,我们该好好照照自己,我们绝对不要重蹈覆辙!
  
  回望故乡,最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最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新的环境保护的时代到来了。
  但现状已经十分令人忧虑,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地到天空,中国的环境全面告急。我们的环境,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改恶了?这里面,有多少失职?有多少滥权?有多少贿赂?有多少腐败?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前几年沙尘暴少的时候,人们纷纷站出来说是治理见了效果,而今年频频袭来的黄沙让人们明白,治理并没有出现多大效果,我们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所以今后大家还是少说话多做事。说得极有道理。虽然目前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但缺乏现实的治污机制,很多流于纸上谈兵。
  据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严重。
  今年9月国外发表的一份全球污染情况的报告说,“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名列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榜首” (2007年9月14日《参考消息》)。中国的环境危机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外国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指责不全是别有用心,无中生有。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所有的国家一起努力。我们需要倾听,也需要汲取别的国家失败的教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责任都在中国,有的发达国家也在向中国出口垃圾。比如说,沙尘暴的源头也并不全在中国。但从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蒙古起源的沙尘暴,在经过中国上空之后,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沙尘借偏西风之力,通过在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一直传送到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沙尘暴影响的范围不仅涉及到我国13个省份,也影响到了邻近的韩国和日本。因为沙尘暴,韩国不时出现机场被迫关闭、航班被迫取消的情况,日本有时一年能观测到50天前后的沙尘天气。
  鲁迅先生在世时曾经担忧,“在遥远的将来,中国如果还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么戈壁的沙漠肯定会南移,中国的全土将会被沙石埋没”。但愿他的话别一语成谶。
  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村连着村,田连着田,埋藏着我童年所有的美好回忆。那里属于海河水系,在50年代,海河流域大小河流都有水,很多河道可以航行。现在,大小河流不是干枯就是断流,整个内河航运里程已接近于零。故乡的青山常在,故乡的绿水长流,也许真的成了永远的梦想。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朱棣文曾说,污染“这样的事已经发生在1680年的英国、后来的日本,乃至每一个国家”(200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许这是宿命吧—-我们也得重走他们的老路。但我心里也有疑问,我们也必须付出这惨重的环境代价吗?我那无数次梦里萦绕的故乡一定要变得面目全非吗?
  我们曾经那么有才,那么有能,创造出那么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并输出到周边国家,照亮了东亚的天空。今天的我们呢?在输出沙尘,在污染东亚的天空!
  
  故乡,是我的精神家园,我不想她面目全非,更不想她被污染。我想夜郎自大,如果夜郎是我的故乡;我想做井底之蛙,如果能看到故乡的蓝天:我更想捧一把未被污染的泥土把故乡带走,让它随我浪迹天涯。啊,梦里蓝天,梦里故乡,梦里家园!
  (作者电子邮箱 shihuagao@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