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体态秘语

作者:〔英〕彼得·卡雷特











  〔英〕彼得·卡雷特著
  季广茂 邱 娟 丁洁如译
  
  
  想像这样一种场景,你正与一位老友谈论你们过去曾经爱过的异性朋友。你漫不经心地问他,与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时约会过的诱人女孩一刀两断,是否悔不当初。他回答说:“不,我从来都不后悔,当初分手时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难过。”说着说着,你的朋友用食指轻轻地抹了抹自己右眼睛下面的皮肤。你没有什么理由注意这个小动作,即使你注意到了,也许会觉得,他不过是抹去脸上的一丝尘埃而已。但他什么也没有抹去。其实,这个姿势本身就是一个体态秘语,它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揭示出你朋友的真实情感。尽管他嘴上说没什么,好像与女友各奔前程并没有令其不快,但他大脑的某一部分却透露出完全不同的消息。这部分大脑命令他用手指抹去一滴假想的眼泪,它在说:“其实呢,我真的很难过!”你的朋友可能很快会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情感很复杂,但他几乎不可能意识到,他那不听话的食指都做了些什么,关于他的真情实感,这个动作又揭示了什么。
  体态秘语一词源于扑克游戏,指玩家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消息。打牌时,玩家极力隐瞒自己手中的纸牌,以及自己要采取的策略。而你要从其他玩家的行为中,寻找他们暴露内情的蛛丝马迹。
  日常生活中的体态秘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别人聊天时,你的站姿(如何移动脚步、如何挤眉弄眼)已经泄露了太多的消息,包括你对对方的潜在态度。坐着时,你的四肢如何摆放,也能提供大量有关你心境和意图的消息。你微笑的方式(你如何调遣自己的面部肌肉,以及调遣面部肌肉的速率)都能表明,你是真心陶醉、倾诉衷肠还是在装模作样、谎话连篇。你说话时如何犹豫不决,“嗯”、“啊”不断,也会供人洞察你的心迹。你的雕词琢句同样包含着“伪装信息”,这“伪装信息”暴露了你的真实意图。
  如果你看见有人在相互拥抱,你就会注意到,一方或双方有时会轻拍对方的后背。这似乎是一个表示友好的姿态。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要求对方松手的信号!它摆出的是友善的姿态,实际上发出的是结束的命令。
  
  支配性的体态秘语
  
  人以何种方式站立,对于理解他的身份或他极力声称自己具有的身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指南。支配性的人物常常摆出“跨骑姿势”,即双腿直伸,双足叉开。居于屈从地位的人更可能摆出“平行姿势”,他们的双腿直伸,但双足靠拢。
  跨骑姿势传达了两个基本信息,其一是男子汉信息,其二是威胁信号。男子汉信息来自这种姿势坚定的稳定性。当某人两足稳稳分立,他是在告诉每个人,他时刻警惕,坚如磐石。跨骑的威慑性的一面来自那正在展开的草草遮拦起来的阳物,如支配性的雄性狒狒总是展示自己勃起的阴茎,以提醒其他的狒狒,它占据很高的社会地位一样。在15~16世纪,上层人物通常要佩戴“男裤下体盖”。那是马裤两腿分叉处的小口袋。“男裤下体盖”通常是用耀眼的材料装饰的,而且人的地位越高,“男裤下体盖”就越大。
  尽管“男裤下体盖”很久之前就已经销声匿迹,但我们还是能在石磨牛仔裤中找到其残迹。有些青年所穿的牛仔裤的裆部几乎全无颜色。这样的设计,意在暗中提醒每个人,它的下面掩藏着什么。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男儿气概。
  坐姿同样可以传达关于支配性的信息。支配性人物喜欢采取“直腿式”双膝分开的坐姿。通过伸展双腿,他们象征性地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置于自己的权限之内,因而缩小了别人可以获取的空间。
  要想看上去具有支配性,就要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身强体壮,沉着稳定,对别人的任何威胁都不放在心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之一是把双手置于髋部。一个是单手“叉腰”,一个是双手“叉腰”。
  
  一旦某人将手置于髋部,他们似乎变大了,也更具潜在的威慑性。
  在16世纪和17世纪,叉腰姿势是公认的上流社会男子行为的一部分。但任高级职务的人通常都以肘部完全伸展的方式出现在肖像画上。
  在某些场合,叉腰姿势导致了对别人的冒犯。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接受了日本人的投降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站在日本天皇旁边,拍了一张照片。天皇站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把双手置于身边,不敢造次,而麦克阿瑟将军把手置于髋上。日本人把这个漫不经心的姿势视为大不敬的标志。
  有一张邦妮·帕克的著名照片。在那张照片上,她一只脚蹬在汽车的防护板上,嘴里叼着雪茄,右手握着左轮手枪。她左肘靠在车灯上,握着左轮手枪的右手,靠在髋部。一看这张照片,我们马上明白了,这是一张彻头彻尾的挑衅照片,不仅因为她握着手枪,而且因为她展示了自己的双肘。
  人如何面向别人,也可以传达关于支配性的信息。某人在与老板交谈时,通常会面向老板,以示尊敬。老板则很有可能并不面向下属,表明他居于支配地位,下属无足轻重。
  人的五种感官知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大都集中于面部,或接近于面部,在日常生活中,面部是我们情绪状态的主要信息来源。
  面部以两种方式传达支配性的信号。第一种方式是借助于“面部特征”。与下巴轮廓模糊不清的人相比,长着方下巴的人被认为更具支配性。眼眉长得很低或者故意压低眼眉的人,被视为更具支配性,而眼眉长得很高或者临时把眼眉抬高的人,被视为更具从属性。女性之所以要使自己的眼眉变得更薄,之所以要抬高眼眉的位置,甚至要剔除它们,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据说这样对男性更有吸引力。
  长小眼睛的人,或者眯起眼睛的人,也被视为具有支配性。当把眼睛眯起作为具有支配性的信号时,人脸仿佛戴了头盔,仿佛人在透过头盔的细缝向外张望,因为这样做可以创造更具对抗性的凝视,可能会显得更为愤怒。
  薄嘴唇是具有支配性的另一个标志,因为它表明,某人是坚定不移的。某些支配性的人物似乎从来都没有微笑过。在那些吝啬于笑容的国家领导人中,俄国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一个范例。
  
  自我安慰的体态秘语
  
  我们在与某个大权在握的人物交谈时,往往假定我们的行为正在接受评判,这使我们不安。对付这种感觉的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采取自我碰触行动,即我们碰触、把持或抚摸自己。这些自我安慰的姿势可以用来使我们恢复信心,就像别人碰触、把持或抚摸我们所做的那样。
  触觉之所以令我们终生感到安逸,原因在于,母子碰触是原初性的,它唤醒了那些我们还是婴儿时就体验过的爱抚感和安全感。如果你观察那些感到沮丧、孤独和脆弱的人们,那些排着长队等待救济的人们,那些在紧急事件中等待救护的人们,那些现身于法庭的人们,你就会发现,他们频繁地抚摸自己,令人忆起他们的母亲当初是如何安慰他们的。
  
  成年人在感到不安或觉得卑微时,通常会做出那些自己拥抱自己的动作,以重新获得安全感。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握臂”,即一只胳膊越过胸部,抓住另一只胳膊的二头肌;另一个例子是一只胳膊越过胸部,抓住另一侧的肩膀,或两只胳膊同时越过胸部,各自抓住另一侧的肩膀。这些动作重塑了被拥抱的体验。另一个自我安慰的动作重塑了被手握住的感觉。其中之一是“掌压”,即一只手撑向上,抓住另一张手掌。其中之二是“楔形榫”,即两只手的手指缠绕在一起。在这两个动作中,手掌或者压在一起,或者松散分离,都创造了非常类似于手拉手的感觉,或者被别人善意地握住手的感觉。
  
  防御性的体态秘语
  
  政治家们为了生存,需要对别人的攻击时刻保持警惕。如果你观察一下政治家们的政治演讲,你就会注意到,政治家们在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常常做出防御手势。比如,他们的手可能横过身体,或者手掌向前推出,仿佛他们在躲避想象中的击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