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石油禁运与沙特阿拉伯的洗钱风波

作者:〔美〕约翰·珀金斯











  约翰·珀金斯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培养的经济杀手,他的足迹遍布非洲、亚洲、拉美以及中东等国家。1980年创立了美国独立电力系统公司(IPS),并通过他的特殊身份很快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美〕约翰·珀金斯 著 杨文策 译
  
  1974年,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们的外交官给我看了利雅得(Riyadh)——沙特阿拉伯首都的照片。在这些照片里,可以看到在政府大楼外面的垃圾堆里,一群羊正在乱翻垃圾寻找食物。我问外交官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告诉我说,羊群担负着这座城市的垃圾处理工作。
  “沙特阿拉伯人自尊心很强,没有人愿意去收垃圾。”他说,“这种工作是留给畜生来做的。”
  羊!在全球出产石油最多的王国竟被用来处理垃圾,这真是不可思议。
  那时候,我正好随一队顾问就如何应对和解决石油危机展开研究。这些羊,给了我灵感,我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案该如何展开了。
  沙特阿拉伯的整个社会形态反映了其创始人清教徒式的理想,他们对《可兰经》中的信条进行了严格的解释。沙特阿拉伯人坚持每天祈祷5次;妇女必须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遮盖着自己;对罪犯的惩罚非常严厉;公开执行处决和石刑非常普遍。我第一次到利雅得时,司机的话让我很惊讶,他告诉我可以随意地将我的照相机、手提包,甚至我的钱包放在车里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车停靠在公开市场附近而无须上锁。
  他说:“这里没有任何人会萌生偷窃的念头。因为小偷的双手会被砍掉的。”
  那场让西方国家遭受巨大经济重创的石油禁运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沙特阿拉伯将宗教作为政治和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73年10月6日(犹太人的赎罪日,是犹太教最神圣的节日),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这点燃了“十月战争”的战火——这是第四次和最具破坏力的一次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也是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埃及总统萨达特向沙特阿拉伯费萨尔亲王施加压力,要求费萨尔亲王对与以色列同谋的美国进行报复。费萨尔亲王将针对美国的阴谋称为“石油武器”。10月16日,伊朗和其他五个阿拉伯海湾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宣布将原油标价提高70%。
  阿拉伯国家石油部长在科威特城开会商议进一步的方案。伊拉克的与会代表呼声最高,他们要求瞄准美国这个靶子。他们要求其他与会代表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所有企业国有化,对所有与美国和以色列交好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从所有美国银行撤走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他指出,阿拉伯国家的银行账户是关键所在,此举将让美国经受不亚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打击。
  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石油部长对此并不认同,但是10月17日,他们却决定继续加大禁运的限制,首先是让石油减产5%,然后是以5%的速度逐月递减,直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达到为止。他们一致认为,美国应该为其支持以色列的立场遭到惩罚,因此,应该对其实行最大限度的禁运。一些参加公议的国家宣布他们将减产10%。而不是5%。
  10月19日,尼克松总统向国会要求给予以色列22亿美元的援助。于是第二天,沙特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美国实行了完全石油禁运。
  石油禁运在1974年3月18日结束。禁运的时间虽短,其影响却无法估量。沙特阿拉伯原油的卖出价从1970年1月1日的1.39美元/桶飙升至1974年1月1日的8.32美元/桶。美同政客和后来的政府将永远无法忘记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中期这个沉痛的教训。
  石油禁运也让美国的政策来了个大转变。华尔街和华盛顿政府坚定了杜绝禁运再次发生的决心,保证美国的石油供应成为他们决策的大前提,1973年后,保证石油供应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决策前提。石油禁运提高了沙特阿拉伯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地位,华盛顿政府不得不认同沙特阿拉伯对美国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这也促使美国公司王国的领导人不得不施展浑身解数,来达到将石油美元重新放回到自己口袋的目的,同时,也开始对如沙特阿拉伯不断增长的财富打起了主意。他们深知,沙特阿拉伯政府缺乏合理的行政与机构体制来管理这笔石油巨款。
  面对因为价格上涨而增加的石油款,沙特阿拉伯也是喜忧参半。国家的金库忽然多了数十亿美元,这些钱开始腐蚀一些一贯严格恪守宗教信仰的瓦哈比教徒。富得流油的沙特阿拉伯人开始周游世界,他们到欧洲和美国的大学进修,购买豪华的汽车,家里摆满了西式家具。保守的宗教信仰开始被一种新式的物质主义所取代——正是这种物质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石油危机的方法。
  石油禁运刚结束,华盛顿政府就开始与沙特阿拉伯谈判,商议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美国还以把沙特阿拉伯带进20世纪为借口,蓄谋重夺石油美元,当然美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保证沙特阿拉伯不再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谈判最显著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卓越”的组织——美国—沙特阿拉伯联合经济委员会,该联合会体现了一个完全背离常规的外国援助新模式:用沙特阿拉伯的钱聘请美国公司建设沙特阿拉伯。
  在项目的初步阶段,美国财政部让美因公司以顾问公司的身份介入。我被召见并被告知我所担负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我须为所做及所知的一切保守秘密。这是一次秘密行动,我认为这对我有利。那时候,我以为美因公司是咨询顾问公司中的领头羊。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只不过是几个专业技术较强的顾问公司中的一个。
  由于所有的事情都在高度保密中进行,我未能得知财政部与其他顾问公司的讨论详情,因此,我无法确定在这次计划中,我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知道这个安排给经济杀手设定了新的标准,也为提升帝国的利益找到了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更加有新意的替代方式。我也知道我研究过的大多数设想到最后都被实行了,美因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一个最重要——也是利润极高的合同,那一年我也得到了丰厚的奖金。
  我的工作是夸大沙特阿拉伯经济的预测前景:一旦向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额资金,这里将有怎样的变化,同时我还需制定资金配置的具体方案。简言之,我就是要尽我所能,发挥创造力,极力夸大向沙特阿拉伯经济建设投入资金的合理性,当然,前提是让美国工程和建设公司得到合同。上头安排我独立完成此项预测,不得依靠我的职员。于是我开始了几乎是隐居的生活,一个人呆在一个小小的会议室里工作。这个会议室正好在我下榻的公寓房间楼上。有人提醒我,我的工作不但关系到国家安全,对美因公司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
  我当然明白这一点。这一次的任务非比寻常——让沙特阿拉伯背上永远还不清的债务,找到法子保证巨额的石油美元统统回到美国的口袋。在此过程中,沙特阿拉伯将被拉下水,而且其经济发展将要永远依赖于美国。沙特阿拉伯经济西化的程度越高,这个国家与美国的体制就越能产生共呜,甚至完全融入到我们的体制中。
  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在利雅得街头翻垃圾觅食的羊群就是切入点。沙特阿拉伯的有钱人坐飞机到处游玩。他们希望用更体面的现代化设备代替羊群,那样才能跟得上现代化的脚步,我也知道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学家都强调,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应当从石油中获得一些增值产品。经济学家敦促这些国家发展自己的工业——除了出口原油以外,还应该生产一些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以一个比销售原油更高的价格销往全球各地。
  明白这两点,我也就明白了怎样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羊群,当然不过是一个切入点而已。沙特阿拉伯人将用他们的石油收入来租用美国公司先进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从而取代羊群,他们将为这个时髦的科技倍感自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