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疯狂年代的想像与荒诞

作者:许善斌











  
  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工业上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大跃进”。“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本文对于当时那些荒诞不经的怪事,作了淋漓尽致的记录。
  
  不是心想事成而是异想天开
  
  “大跃进”的时代荒唐事情说不完,搜集起来可以写一本“荒唐大全”。现在造假是以赢利为目的,当时大部分人却没有目的,上行下效人云亦云才是他们的本分,国家只要一个首脑,国人共用一个头脑,“步调一致”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说假话运动”。
  第一张叫“纪念状”,顾名思义是想给参加者留下空前绝后的记忆,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壮举”难道不值得纪念吗?“纪念状”上写着:“……同志在大办钢铁运动中,工作积极,干劲冲天,发挥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为继承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加速共产主义建设,特发此状,以资纪念。”“中国共产党来宾县委会来宾县人民委员会颁发;公元一九五八年×月×日”。
  第二张是名正言顺的奖状,上面写着“男女老幼总动员,钢铁产量翻两番”。1958年的口号是“以钢为纲”,前面这两张“状”都是“钢铁元帅升帐”时留下的陈迹。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由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中央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
  任何政治运动都少不了鼓励先进,这里还有一张“立功喜报”,喜报上强调“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但是上面不称同志称先生,可见行动过激而思想“保守”,须知几年后的先生成了贬义词,不能称同志的人才称先生。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在人们的印象中,1958年除了大炼钢铁以外,再就是修水库了,由于缺乏计划冒进蛮干,好多工程瞎折腾成了劳民伤财的典型。一张“昭平台水库民工复员证”图文并茂,上面的漫画表现得很夸张,一个农民牵着怪兽老龙王,传说中的龙王是管水利的,驯服了龙王就是治水的成功,下面的字作了注解:“昭平台下修水库牵住龙王当马牛”,当时这种口号被称为革命的浪漫主义。
  小证翻过来,上面画的是水库的风景图,下面写着“昭平台水库效益:蓄水六亿七千万公方,灌溉农田一百六十万亩,发电五千四百千瓦”,这里出现了一个怪词叫“公方”,可能就是现在的立方吧;其日期是1959年,估计这个水库是1958年动工,1959年“……在胜利完成任务后,光荣复员返乡生产……”,“复员”二字让人想起了“复员军人”,从民工“复员”到农民,是表示身份的变化,说明上级对他们这次行动特别重视。
  
  
  消灭四害:竹篮打水一场空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后来将“麻雀”改为“臭虫”)。这一年是向四害和疾病大宣战的第一年,号召各基层单位每星期、各大单位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年终检查评比一次。指示发出后,全国掀起除“四害”运动。
  第一张是1958年月历的封面,上书“人人动手消除四害”八个大字,消灭“四害”的群众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拿苍蝇拍打苍蝇的,有拿喷雾器灭蚊子的,有拿弹弓打麻雀的,还有提着老鼠和麻雀“样品”的,好一幅“人民战争”的画面。
  第二个是笔记本,封面上一个小学生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一定消灭四害”,这表示运动已经普及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了。除“四害”从娃娃抓起,这也是一项重大发明。
  
  共产主义的“试验田”
  
  1958年的另一个“壮举”,是在农村大办集体食堂,农民的吃饭实现了“社会化”,家家户户告别了炊烟,成了名副其实的“吃大锅饭”。可是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以后,集体的粮食很快被吃光了,折腾的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再加上全民大炼钢铁没时间种地,庄稼成熟了也没人收割,这就为一场空前的大饥荒埋下了祸根。
  第一张是一张贺年卡,上面的口号是“食堂巧做千家饭吃饱吃好又吃省”。说假话是1958年的“特色”,这张小卡片睁着眼说瞎话,食堂前农民排半天队也吃不上饭,有些人家把锅砸了去炼钢,饿急了想做点饭就得搞“地下活动”。当时农民在自己家里做饭也属于违法。
  另外三张是1958年吃食堂留下的饭票。凭票吃饭是想改变农村的经济性质,可惜的是,空想不能兑现,很快就变成了泡影,农村的所谓食堂也是“短命鬼”。
  
  
  势如破竹的“大跃进”运动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由上而下层层发动的,所谓的吹牛皮说大话也是层层升级的,这里的“七一进军动员令”还属于“初级阶段”,里面规定了多项指标,这些指标还不是太出格,顶多是“初级阶段”的“准牛皮”性质。
  “大跃进”的思想工作也进入到了家庭,这份“爱国公约”就是“家庭必备”的政治日用品。想得到社会支持就得先让家庭支持,这份公约里没有什么“高指标”,只是突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开头的话就是“经过整风和总路线的学习,在政治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贯彻和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我们全家保证做到以下几点:一、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思想觉悟……”
  团中央也为“大跃进”摇旗呐喊,他们举办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再次为“大跃进”运动推波助澜……
  对“大跃进”的宣传无孔不入,笔记本也成了“大跃进”的宣传阵地,本皮上画的是人骑着一匹千里马,马成了“大跃进”的象征,也可以说是1958年的“吉祥物”。
  “大跃进”运动动不动就给人插白旗,在战争中举白旗是表示投降,现在插白旗就是命令你投降,被插白旗的人还要戴上一顶右倾分子的政治帽子。经过了头一年的反右派运动,很多人被吓破了胆,做事战战兢兢的,因为右倾跟右派就是一字之差,戴上了这顶帽子就离“敌我矛盾”不远了。这几个小布块分为三种颜色,白色的代表“拔白根”,“拔”的就是这次运动的“阻力”;绿色的“反稳健”表示警告,稳健在那时候是个贬义词,稳健的本身就缺乏“大跃进”的朝气,所以“反稳健”成了一种特殊术语;红的上面写“再跃进”,也可以说是个小嘉奖令。这些小牌让人想起了执法严明的足球场,裁判举黄牌是表示你犯规了,举红牌就可以把你罚下场了,而政治方面的“下场”事关终身命运,是足球场上的红牌所不能比的。
  
  最后一张是“河南省开封第二中学”发的奖状,得奖的原因是“在社会主义大辩论和向反革命集团斗争中立场坚定斗争坚决……”。现在大体可以断定又是一起“冤假错案”,一个学校能有什么反革命集团,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是草木皆兵罢了,那时无限上纲是最有杀伤力的,“大批判”能把很多人妖魔化。奖状的主人那时候还小,不知道什么反革命不反革命的,纯粹是跟着大人和老师的指挥棒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