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形、色、韵:现代人的整体形象设计

作者:徐 晶











  
  说起形象设计,大家看到现在大街小巷这个词汇充斥视野,以前的美容院,现在变成了形象设计中心、形象设计工作室等等,形象设计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我们在座有很多大学生,等你们毕业以后,可能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国家把我分配在一个单位工作。你们要去自谋生路,很可能要经过很多的应聘、谋职等等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形象设计能够给你带来机会呢?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头七秒钟理论,就是说人与人在见面的时候,产生的好恶决定于见面的头七秒钟,门一打开,这个人形象让人觉得舒服、和谐,很可能他初试差不多就过了,可能你还没有表达自己,实际上考官已经认同你了,再加上复试,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考核,很可能你就得到这个位置。但是也有可能你的装束打扮各方面,考官或者招聘的负责人,他一看不舒服,尽管你满肚子的学识,也很有雄心和抱负,但机会却和你擦身而过。
  所以形象设计和有些人下岗再就业等等密切相关,这种平行竞争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
  第二,得到一种心理满足。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生活都好了,纯粹的物质享受已不能满足生活的全部需求,你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需要精神的食粮。
  有些人认为形象设计就是穿衣戴帽,就是打扮化妆。我认为,形象设计涵盖着三个字的内容。第一个是形,形状;第二个是色,颜色和光色;第三个是韵,是每个人的个性特色和气质,是一种能感觉到但不见得实实在在能够看到和摸到的东西。形、色、韵这三个字涵盖了所有的内容,它是由里向外、由外向里的内容。
  首先,人潜在一种心理素质,是想得到认同,想给别人留下印象。印象来自于什么呢?比如说今天徐晶站在这里,您过几天一想起徐晶,是一个圆圆的形状,个子不是特别高。你们想起另一个人,可能就是长长的形状。于是,印象首先来自于形状,大千世界千人千面,有头小的、头大的,有脸宽的、脸窄的,肩膀宽的,有脖子长的、脖子细的。英国有一个美学家,他说只有符合比例的才是和谐的。看过一点美学书的人,都知道审美的最高极致是达到和谐的境界。和谐首先来自于比例和谐。很多人可能没有审视过自己,对自己还不太了解。而了解形象设计的基础理论,首先就是每个人要了解你自己的形。在这种形中间,是弘扬了它的优势呢,还是弘扬了它的弱势,这就是造成自己和谐和不和谐的一个问题。
  一个人出现在考场,首先出现在考官眼中的是一个整体。让人看起来最舒服的整体,是头部和身体的比例关系。如果了解了你的头身比例,你选择服装的款式,选择发型,选择领型就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了。
  头身的标准比例是什么呢?世界绘画界认为是八个头长。就是用自己的头部的长度作为衡量标准,全身加起来往下量,一共是八个头长。东方人的构造比例关系不如西方人好,而东方人的皮肤质感、皮肤的弹性和光洁度比西方人好,那我们来做造型,是不是应该把这两个人种的优势合二为一,把它的劣势尽量减弱呢?
  东方人应该是七个半头的比例标准。我量过我自己,我站得特别特别直还达不到七个头,于是你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徐晶不留大波浪发型,不是爆炸式发型,如果我真是大波浪和爆炸式发型,本来勉强可能接近七个头,变成四个半头的比例,离和谐就太远了。同时我选服装的时候,注意肩稍微垫宽一点,头肩比例应该是两个头长。你千万不要用你头的宽度去衡量两个头长。尤其是做播音员的主持人,坐在台子前头,如果你的肩太窄,头太大,大家觉得像个不倒翁。还有头颈的比例,脖颈从颈窝一直到颈部终端,应该是半个头长。接近这个比例,你穿衣服就很舒服,留发型很容易,否则就有点烦恼了。
  商家懂得比例,他把模特的头做得比你的头小,身子做得比你的身子长,接近标准的比例,什么衣服穿在它身上,甚至披块布,都有一种艺术的感染力。我们就差远了,模特穿的一套衣服到你身上感觉完全不一样。符合我的比例,我只能选择简洁的服装,脖颈不是特别长,应该用V字型的领型,头略有点大,就要用宽肩这种反差来衬托和对比。
  这位女同学,脖颈有点粗,有点短,你就特别忌讳选择横向的、阻断的,比如说一字的领型、圆的领型和抱脖高的领型,它会造成堵塞的感觉,造成你的头颅和你的肩膀连接在一块没有延伸和挺拔的感觉。
  长脖颈适合什么发型呢?如果留徐晶老师这样的一个发型,我感觉好像一根竹竿上挑着一个乒乓球,晃晃荡荡的特别不稳定,所以她的脖颈旁边就适合留一些波浪型、披肩发,脖颈旁边有衬托物,再配上圆圆的领型,这些都非常适合。
  形中间的和谐,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第一个要重视的。
  下面我们要进入到色了。
  普通人都能够辨明颜色,这是冷色,这是暖色,这是红色,这是安静的颜色。但是会不会搭配颜色,甚至你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颜色,现代人都很想知道,因为色搭配和谐了以后,大家觉得特舒服,一下就能够被认同,然后被接纳。
  颜色分几大类,一类属于无彩色,无彩色是黑白灰;一类属于有彩色,纯色是有彩色,也是原色,红,黄,蓝,所有的颜色都是靠它调配出来的,有彩色还有间色,它是橙,绿,紫,今年特别流行间色搭配,撞色搭配,就是互补色对比色搭配。
  我想给大家好好地呼吁一下,要善用无彩色。我去过一些发达国家,有些人的家里头,男主人的储衣间,女主人的储衣间,什么色系从上到下几十平米的一间屋子全是他们的衣服,他的穿着搭配,他的经济程度到那个水平了,再加上他的审美品位,他很可能不会错。而我们现在很多人能够达到善于搭配的能力还不够,搭配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也是审美品位判断的一个点。
  有彩色有原色、间色,有很多其他的颜色。比如说,清色,浊色,暗色,清、浊、暗,同样的一种颜色,但是里头的饱和度不一样,明度不一样,就造成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里不同的联想。夏天穿清色特别凉爽,浊色就特别的优雅。西方很喜欢浊调子,从字面上来看,三点水一个虫,污浊的浊,好像是一种贬义,但是在穿着方面选浊调子的人是最有审美品位的。在任何一种有彩色、任何一种纯色中间加了灰色的都是属于浊的,东方人的肤色越不好,你越应该选浊,而在浊里偏一点暖。暗色是在纯色里加了黑的。清色是在纯色里加了白。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有彩色中间表现色彩欣赏,又表现一种收缩感?而不要纯粹地用黑来收缩自己,我们可以把自己做得非常阳光、非常明朗,非常让人赏心悦目,同时又能够弥补自己体态中间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有彩色有这样一些配色规律,比如红、黄、蓝的原色,它是表现特明快和跳跃的,跳跃程度要强于间色的跳跃程度。现在比较时尚的配色,是属于互补色配色,配到了一种极致。互补色只有三对,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黄色和紫色,这三对在日常生活中适用性是非常强的。你们注意过吗,消防队员在救火的时候穿的工作服都是绿色的,因为火是红色的,绿色的工作服在火场中间就容易被人发现。船上的救生衣都是橙色的,海是蓝色,橘色是最跳跃出来的。如果女孩子用这样的选择搭配来穿着打扮,那是真的特别会穿衣服。
  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些对比色、互补色的穿着打扮呢?一般来讲是肤色白一些的,明度高一些的。
  三原色中的一原色,和其他两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互为补色。红色是三原色中间的一个原色,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调和而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互为补色。
  对比色是冷色和暖色之间互相穿插的搭配,冷暖之间的搭配任选,随便对着都叫对比色。对比色给人产生的感觉是跳跃的、明快的、欢天喜地的感觉。
  你想达到一种柔和的视觉效果就用同类色。什么地方适合用同类色呢?家里。如果面积不是特别大,你又用一些互补色和对比色来装饰这个家的话,就会觉得家非常小。什么样的人适合穿着同类色的服装呢?肤色长得比较暗,有点黑的,一般来讲用同类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