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作者:邢志华 匡志强











  
  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一个传奇的诞生
  
  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航空航天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北部的沙漠之中。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个基地开始的。大家都知道,在太空中存在一种失重现象,会让你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重量。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飞行和航天中还有一种“超重”现象。如果你经常乘飞机,你肯定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有时它甚至会让你的心脏不胜负荷。对于飞行员和宇航员,超重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那么,人到底能承受多大的超重压力呢?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斯塔普少校等人对此进行了试验。
  斯塔普等人在试验中需要用到一种精密的传感器,便向专门从事该项研究的莱特航空研究中心求助。于是,该中心派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工程师小爱德华·墨菲上尉,携带最新研制的传感器,来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协助试验。斯塔普等人满心欢喜地装上了新仪器,然后开始给他们的超重实验设备加压,只要传感器没有发出警告,他们就可以不断地加压。加呀加呀,突然,实验设备在巨大的压力下变形了,可传感器的指针居然一动也不动!经过检查后才发现,传感器竟然被研究中心的人装反了!沮丧的墨菲对他的同事们干的蠢事十分恼火,于是脱口而出:“要是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们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很快,这句话就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流传开了,只要有人把什么事干砸了,别人就会用这句话嘲笑他。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基地的所有人都尽力避免出错,最终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
  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把这句话称为“墨菲法则”,赞誉它是试验成功的核心原因,并将其改造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如果一件事可能出岔子,它就一定会出岔子。”这句寓意深刻的话立刻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力,从此在美国不胫而走,还扩散到世界各地,并被赋予无穷的创意,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墨菲法则”。
  
  玩笑中蕴涵的真理
  
  墨菲法则虽然是不经意间说出的玩笑,其实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因为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我们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结果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拿出了房间钥匙。再比如,当你赶着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准备在街上拦一辆出租车时,你常常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出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要你一扬手,它就立马停在你面前。去超市买好东西后排队结账,别的队伍总是比你的队伍走得快。要是你早上喜欢吃西式早餐,那么一定得当心不要把面包掉到地上,不然的话,你总会看到抹了黄油果酱的那一面朝下,把刚刚擦过的地板搞得一塌糊涂……“糟糕!怎么总是这么糟糕!”我们不断地抱怨,为什么自己的运气这么差?
  还有更糟糕的。比方说你最近刚买了车,油价却涨了。正下决心准备买房,房价涨了,银行按揭利息也升了。辛辛苦苦攒了点钱买了些股票,股市跳水了。这还没完,单位搞改革,减员增效,上班时间长了,工资却少了。烦心的事扎堆,叫人如何不郁闷?真是奇了怪了,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怎么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全赶在一起找上门来了?
  其实,你不用纳闷,也用不着失落,因为这就是“墨菲法则”。它就像一个难以琢磨的精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若隐若现,不时与我们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玩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它,在它显灵时泰然处之,耸耸肩,然后把它忘掉。
  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中国有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西方,反映这条法则的谚语也比比皆是。
  
  墨菲法则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凡人小事,无论是天气变化,还是股市风云,我们都会看到它的身影。如果你是一个股民,你肯定会有这样阴差阳错的经历,在你关注的多只股票里,你买入的那只偏偏不涨,或者干脆跌得很惨;相反,那些你不看好的却意外飙升。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现象,其实就是墨菲法则:你认为可能性不大的事情,往往不期而遇。
  墨菲法则提醒我们,千万不要随便认为什么事情无关紧要。明明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雨,可是早上出门时看到阳光灿烂就不带雨具,结果等到被淋成“落汤鸡”时才后悔莫及。做买卖时一心只想到生意成功后利润多么丰厚,却没有想到万一出了岔子自己就会血本无归。如果你犯过这些错误,你就是遭到了墨菲法则的报复了!
  
  落在地上的黄油面包
  
  在介绍墨菲法则时,人们最常用的例子来自一个生活常识:如果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这片面包两面都有可能着地。但是,要是你把一片单面涂有黄油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却常常是抹黄油的那一面落在地毯上!
  1991年,为了扳倒这个关于“黄油面包”的墨菲法则,英国BBC电视台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探索节目“QED”特意组织了一次实验,不停地向天上扔黄油面包。在掷了300次之后,他们发现,抹黄油一面落地的有152次,而朝天的有148次。显然,两者之间在概率上基本没有差别。他们因此欢呼:墨菲法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错觉!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不!要知道,日常生活中掉到地上的面包,并不是我们故意向上掷出的,而是从我们手中或餐桌上滑落的。英国阿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马修斯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写出了一篇论文《跌落的面包片、墨菲法则以及基本常数》。他通过计算证明,从一般餐桌或者人手的高度滑落的面包,由于所受到的重力作用不足以使其旋转整整一圈,而是只旋转了半圈就掉到地上了。结果,当然是抹了黄油的一面着地!他的结论是,只要我们的餐桌高度保持现在的样子,墨菲法则就肯定成立,“其原因在于:宇宙就是这样构成的”!
  有人还是不服气:如果人类的身高比现在要高出许多的话,我们就会坐在足够高的餐桌边吃饭,那么黄油面包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在空中完成漂亮的旋转再落地,那么,抹了黄油的一面就会朝上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威廉·弗莱斯指出:对于直立行走的人类来说,要想安全地生活在地面上,不至于由于地球的引力而发生骨折或者别的什么毛病,我们的身高只能是在1.5米到2米上下。于是,我们的餐桌也就只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黄油面包也就自然而然地遵循“墨菲法则”了!
  
  难以置信的概率
  
  
  那么,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墨菲法则又为什么屡屡生效呢?答案非常简单:概率!所谓概率,就是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告诉我们,无论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多么小,只要我们重复实验的次数足够多,就一定会看到它的出现。这就是墨菲法则的科学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发现那么多让我们惊讶不已的事件,其实多半是概率在起作用。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有10双袜子,却不小心丢了6只。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是最幸运的情况——7双完整的袜子,还是最不幸的情况——只有4双完整的袜子?使人惊奇的是,得到最坏结果的可能性比得到最好结果的可能性要大100倍(更精确地说是115倍)。这可不是什么魔术,只要做点简单的计算,你就会得到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对于“超市最快的那条结算队伍永远不是自己排的那条”这个问题,概率也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如果一个超市有10个收银台,假设它们的结算速度相当,由于大家都会选择相对短的队伍排队,所以实际上,所有队伍的长短都是差不多的。当然,每支队伍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与收银员发生争执,或某位顾客买了过多的东西,等等。所以,究竟哪支队伍走得最快完全是随机的。那么,你所排的队伍前进得最快的概率是多少呢?1/10。换句话说,在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总有一支别的队伍行进得比你的队伍快。倘若不是撞了大运,那么不管你选择了哪条队伍,结果都是眼睁睁看着别人先结算罢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