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长篇小说《乌尔禾》梗概

作者:红 柯











  
  红柯,男,又名杨宏科,1962年出生于陕西岐山县。1985年大学毕业后赴新疆工作10年。现任陕西某高校副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美丽奴羊》、《金色的阿尔泰》、《跃马天山》、《黄金草原》,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老虎!老虎!》、《天下无事》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两边大戈壁,中间一条河,叫白杨河,白杨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就是乌尔禾。准噶尔盆地最好的野兔全奔乌尔禾去了。一句话,乌尔禾就是兔子窝。
  所有的垦区都是从地窝子开始的。地窝子跟蜂巢一样出现一大片,王卫疆的父母属于这一大片地窝子中的一个。地窝子彼此相似,有一天晚上,海力布叔叔迷迷糊糊去解手,回来就走错了门,往被窝里一钻,摸到热呼呼一个大活人,海力布叔叔跟兔子一样窜到野地里,里边的女人恍若梦幻。这事大概发生在王卫疆出生前七八年吧。
  海力布叔叔那时候不叫海力布叫刘大壮,他不是蒙古人,是个正宗的汉人,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战斗英雄,又高又壮。那张伤痕累累的脸在部队是一种荣耀,一种自豪,可女人们怕这张脸。好多年以后王卫疆才知道,海力布叔叔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了一个女护士被美国飞机的炸弹炸没了,王卫疆就认定海力布叔叔的情感受到了严重伤害,海力布叔叔就是在这个时候,走错了地窝子。海力布叔叔在野地里蹲了一夜,月亮真是一块魔镜,成功地把女护士与月亮与眼前这个女人熔铸在一起。
  上工号响了,他最不想见的一对男女就站在跟前,海力布叔叔快要崩溃了。“晚上没睡好,得是?”王拴堂问道。海力布叔叔眼睛里有一层雾,跟盲人一样,海力布叔叔听见女人平静的声音:“抽烟解乏哩,把你的烟拿出来么。”海力布叔叔手上有了一根“天池”烟,海力布叔叔抽一口,烟雾就把脸罩住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丈夫没有疑心,妻子也没有多心。女人笑得大大方方,笑容里透着一种静静的气息,跟水一样。海力布叔叔心里肯定很感动,从这个女人身上传达过来的温暖亲切的气息再也没有离开过海力布叔叔。
  张惠琴怀了王卫疆不久,边境吃紧,各团场抽调人马到边境组建新团场,动员大会开了好几次,自愿报名的人很少。但赵排长和张老师不用动员,他们两口子总是冲到第一线。他们一家一直跟王拴堂张惠琴作邻居。组织上就把赵排长官升一级,到新组建的牧业连去当连长,张老师则当了牧区的马背小学的副校长。王拴堂张惠琴也在牧业连的名单上,听到消息,张惠琴都晕了。海力布的地窝子跟王拴堂家连在一起。海力布听到女人的哭声,就到连部去问连长去牧业连的人够不够?海力布叔叔划掉王拴堂张惠琴,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王卫疆刚刚学会走路,父亲就带他去牧场看海力布叔叔,那个满脸疤痕的壮汉把王卫疆吓坏了,海力布吹了一声口哨,两只小羊羔挤进来,海力布摸摸孩子的脑袋:“你是我的巴郎子了,它们陪你玩。”第二天,海力布叔叔就让孩子上了马背。大白马光溜溜的跟绸缎一样,大白马轻轻跑着,听着海力布的口哨声,孩子好像长了翅膀。孩子五岁那年有了自己的两岁小马,海力布叔叔赶了七八十里路从托里县的蒙古人那里弄到的,完全凭着他跟牧人们的交情。海力布踏上草原那天起,就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他酒量大,喝得醉熏熏的,抢着酒喝。牧民们很高兴,喝到这份上,说明你心诚够朋友。他体质好,跟牛一样,额头发亮,又黑又亮,显得威武凶猛,太合乎蒙古人、哈萨克人传统中的英雄形象了,一片喝彩声。
  有一天,刘大壮走到山那边去,躺在一块白色的大石头上,阳光很足,蛇就出来晒太阳。出来的是一条白色的小蛇,被一只天上的鹰发现了。鹰抓小蛇跟抓小鸡一样,小蛇吓坏了,发出求救的声音。他睡醒了,看见了天上惊险的一幕,放了一枪,老鹰放下了小蛇,飞走了。他看看落到地上的小蛇,说:“快回到你妈身边去吧,不要再乱跑啦。”小白蛇竟然听明白了,漂亮的小脑袋一点一点点了好几下。又让太阳晒了一会儿,他又睡着了。人们听见枪声就出来找他。大家看见一条银色大蛇盘在刘大壮身上,刘大壮抱着枪还在打呼噜。
  赵连长就把枪掏出来了,要杀大蛇。蒙古老人拦住了赵连长。“蛇在取他身上的气味,蛇会把他的气味带到大地所有的地方,动物们会记下来的,这个人很快就会成动物的朋友,他一定有恩于蛇,把蛇精都感动了。”牧民们就开始叫他海力布了。
  海力布是蒙古族传说里的猎手。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到灾难即将来临的消息,鸟儿让他赶快逃生。同时鸟儿也警告他,要是他把秘密告诉其他人,他就会变成僵硬的石头。海力布把这消息告诉了草原上所有的牧人,大家眼睁睁看着他变成了石头,这才相信他说的话,大家就把海力布变成的白石头叫海力布石头。王卫疆五岁那年看到了草原石人像。石人像是青色岩石雕刻的,好像从天而降。
  春天到了,繁忙的接羔工作开始了,海力布迎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生命。那些柔弱的羊羔子,海力布照例把它们带到房子里。到秋天最后的季节,海力布把它们带到旷野深处,羊连头都不回,向远方奔去。王卫疆问海力布:“它们去哪里?”“它们回家。”“它们会不会死掉?”“会死掉的。孩子啊,死不那么可怕,被杀掉、被狼吃掉、掉到山崖底下摔死,对它们并不重要。看见没有,羊跟鸟儿一样,放出去,它们就自由了。”
  王卫疆第一次给羊羔子喂奶,笨手笨脚,但羊羔子喜欢,羊羔子把王卫疆看成海力布的孩子,到了秋天,海力布压根就没想到孩子跟羊混得那么熟。孩子提前把羊放走了。
  海力布走遍了草原,拜访了年纪最大的草原老人,老人几乎都是一部草原百科全书,各种古老的传说可以讲述几个月。在这些古老的传说中也很少有孩子放生的故事。海力布的那点心事瞒不过老人。老人就问:“远方的客人,把你的心事说出来吧,搁心里会结冰的。” 海力布就说了孩子放生的事情。老人说:“孩子放的能走多远呢?”海力布就这样走过一个又一个夜晚,走过一个又一个白昼。在沙漠边缘的一个人家找到了王卫疆放生的两只羊。沙包围起来的孤单单的人家,两个上年纪的老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没有父母,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据说也不是亲爷爷亲奶奶。海力布骑马过去的时候,小丫头带着羊在沙包上遥望着远方。“你是谁?”小丫头在树顶上好奇地看着这个马背上的壮汉。壮汉从马背上下来,两只白羊就迎上去了,壮汉告诉小丫头:“我嘛是它们的父亲。”
  海力布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高大威猛像个传说中的壮汉,骑术精湛又像个蒙古骑手,脸上的疤痕让人想起强盗,想起旋风一样神出鬼没的盗马贼,这种人来无踪去无影,小丫头的父亲应该是这种模样。大家起了敬意。这个壮汉可是太壮了,是个强有力的男子汉,巴特尔。老爷爷一眼就看出来海力布是白羊的主人,大慈大悲的大善人才会给牲畜放生。
  王卫疆考上中学了,中学在乌尔禾镇上,张老师在中学教书,最小的女儿跟王卫疆在一个班。张老师让王卫疆每周末来她家吃饭。王卫疆脸皮薄,第一个周末回家去了。第二个周末,张老师的小女儿把王卫疆叫到教室外边,郑重其事地告诉王卫疆:“叫你去吃饭,你怕啥呢,你还是个儿子娃娃。”王卫疆勉勉强强跟在人家后边,就像一头倔犟的驴。王卫疆离开的时候,送到门口,她小声告诉这个浑小子:“我叫赵晓梅。”
  赵晓梅从母亲张老师点点滴滴的谈话中,破译海力布与母亲极为隐秘的关系。张老师跟丈夫老赵闹别扭,为了发泄,毁坏正对着海力布羊圈的一块青草地。海力布发作了,跟捉小鸡一样把女人提起来,往马背上一扔,跑了整整一个上午,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一大片草地上。海力布指着青草地告诉女人:你就在这里拔!女人就开始拔了。在草地中间出现了一尊石人像,女人一下子被石人像震慑了。海力布叔叔以及那些跟踪而来的几十个汉子全都跪下了,有人唱起那支有名的《黑黑的羊眼睛》。“我的黑黑的羊眼睛/我的生命属于你/让一切厌世的人们/做你忠实的情人!”……人们把张老师扶上马,护送她回家。赵场长从团部开会回来,惊奇地发现老婆不那么硬邦邦了,变柔软了,当晚就让他尝到了甜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