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参与了阿富汗战争的决策过程

作者:〔美〕迈克·德龙











  □〔美〕迈克·德龙 著 诺亚·卢克曼 协助撰写
  ■ 张春波潘宇永 译
  
  从这篇文章中,你将首次了解到:美国军方最高层对9.11事件的反应;阿富汗战争实际上是如何发动的,我们为什么选择让特种部队和中情局这支独特的联合部队来完成这项任务。
  ——迈克·德龙
  
  从2001年9月到2003年9月,在这段非常的岁月里,我一直在担任美国中央司令部的副司令一职,特别的职位让我有幸在政治层面以及军事层面上亲历了这场战争,知道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并且积极参与了各种重大的决策过程。
  2001年9月11日上午7时,我们正在中央司令部的主会议室里聚精会神地召开每周一次的工作会议。
  上午8点54分,我的秘书走进会议室,很小心地将一张纸条递到我手中,以免打断我们的会议进程。纸条上写着:“一架飞机刚刚撞在了世贸中心一栋大楼上。”
  我轻轻地站起身来,和我的高级助手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们开始观看新闻。
  当我看到晴朗的蓝天上又出现了第二架飞机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次恐怖袭击。在这时,我接通了作战部主管基恩·雷诺特少将的电话。
  “立即召集紧急行动小组。”我说道。
  紧急行动小组只有在遇到最可怕的紧急情况下——通常是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下——才可以召集,而且一旦召集就要求所有成员立即到场。该小组共有15名军官,来自所有6个部门——人事部、情报部、作战部、后勤部、战略策划部和通讯及信息技术部——并且在中央司令部内拥有单独的特设会议室,以供他们全力解决当前问题,并把有关情报传达给其余所有的人。
  我转身对我的助手说:
  “马上联系弗兰克斯将军,还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防部长。”
  既然世贸中心发生了有组织的连续袭击事件,那很可能马上或者眼下就要发生针对我们“责任区”驻军的恐怖袭击行动。
  我向我们的地区司令部司令们致电,要求他们封锁基地。基地封锁之后,警卫力量增加一倍,大范围内的防卫装置全部启动,不允许任何人外出,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基地,士兵必须穿上战斗服(包括防弹衣和头盔),所有人严阵以待,为可能出现的袭击做好战斗准备。运输飞机往往不愿意飞入封锁地区。基地封锁的开支非常大,而且会给基地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你不能长时间封锁基地。
  接着,我们听说五角大楼遭到了袭击,而且又有一架飞机正向白宫方向飞去。五角大楼内共有两万五千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我们的顶头上司国防部部长。我试图接通那边的电话,但是五角大楼完全没有信号,他们所有的电话都无法接通。
  就在这时,我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
  红色电话——只有弗兰克斯和我的办公室里才有——是一部直播的保密电话,可以直接接通总统、国防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以及驻扎在世界各地的各个地区司令部的司令们。我拿起了电话。
  “你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电话那边的人问道。
  打来电话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迪克·迈尔斯。他是从五角大楼打来的电话;他终于找到了一部还能用的电话。他告诉我五角大楼受到了重创。我们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我们需要采取的行动,尤其是封锁基地一事交换了意见。我告诉他我们正在联系弗兰克斯,他说:“拉姆斯菲尔德待会儿也想和你通话。但我刚才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通电话的,而且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可以用的电话号码给你。”
  我结束了和迈尔斯的通话后,看到电视上出现了五角大楼正在燃烧的画面。拉姆斯菲尔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正在从大楼里往外搬运遇难人员的尸体。
  迈尔斯的声音平日里总是镇定自若的,可这一次他的声音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掩盖的震惊、愤怒的情绪和立即采取报复性还击的强烈渴望。我那天一直在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们通话,他们的声音中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一种同样强烈的愤怒情绪。其中一名官员甚至问我:“你怎么听上去都不感到愤怒呢?”
  “我是很愤怒,但是我有工作要做。我不能让愤怒的情绪左右我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
  许多中央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当时都认为我们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袭击目标。我们将麦克迪尔空军基地内外的安全警备增加了十倍,启动了外围的防卫路障,并在房顶布置了大批射手。
  我的助手接通了远在塞浦路斯的弗兰克斯将军的电话。
  “我要立即回国。”他说。
  “我不能肯定能否给你拿到飞行许可,”我说。“现在空中完全戒严了。”
  “我要立即回国,”他重复说道。“你来想办法。”说完他就挂上了电话。
  接着,迈尔斯又打来电话,这一次拉姆斯菲尔德也在线上。我们又回顾了一下我们为预防新的袭击行动所采取的或即将采取的措施。迈尔斯向我保证,弗兰克斯可以乘飞机返回国内。
  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那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处理一些后勤方面的细节问题。我发现现任政府想要的并不是克林顿政府应对恐怖袭击时所一贯采取的、短暂的报复性打击,而是一场战争,因此我们必须立即着手准备,将目前正在休假的陆军士兵全部召回。我要确切了解恐怖分子的巢穴,以便在得到命令时能立即派遣特种部队。
  那天,我们紧急行动小组的成员由最初的12人增加到了最后的35人。中央司令部的工作人员通常保持在1000人左右,但在最近几个月内我们的人数增加了三倍。我们此前正在加紧成立一个随时可以(向前方)行动的、设立在卡塔尔多哈的中央司令部总部——相关工作早在9.11事件发生前几个月就已经展开了。
  我们设定了初步的目标:基地组织和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我们在那里没有部署军力,没有设立使馆,情报人员也很少。我立即向国务院、中央情报局以及其他部门征集我们所能征集到的有关阿富汗的一切信息。我知道弗兰克斯一定想要一份全面的情报汇总、一份颇具说服力的建议书以及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
  战争即将打响,而阿富汗就是我们的下一站。
  乔治·W.布什总统正在注视着我。弗兰克斯和我正在出席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与会的有总统布什、副总统迪克·切尼、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国防部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纳特、国家安全顾问肯多莉莎·赖斯以及整个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人员。总统希望简要地了解一下是谁发动了恐怖袭击,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我方)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我认为这毫无疑问是基地组织干的,”特纳特说,他特别提到了最近截获的基地组织成员谈话的通讯记录,这些谈话中有部分内容声称对这些袭击以及9月9日刺杀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的事件负责。马苏德曾经是塔利班的敌人,是阿富汗英雄,阿富汗境内北方联盟的领袖,在战争中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盟友。
  “中情局在阿富汗有一定的关系网,”特纳特接着说道。“我们最近一直在调查那个地区。我们知道基地组织就在那里——在克林顿执政时期我们曾向他们发射过导弹。我们还一直与一些部落酋长保持合作,以有限的方式支持北方联盟。行动规模比较小。但是我们有适当的人员。我认为我们可以处理好这件事情。”
  拉姆斯菲尔德突然插了一句:“这次需要采取军事行动。既然是一次军事行动,就必须由军方来负责,而不是中情局。我甚至还不能断定选择从阿富汗开战是否正确。如果和伊拉克也有关系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鲍威尔说。“我们要对付的是基地组织。如果和伊拉克有关,我们知道他们肯定也参与了,但如果那么说的话,他们就也成了我们的一部分作战对象。我们现在能确定的是,这是基地组织干的——而他们在阿富汗。”
  “让我们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总统说。“我们先解决我们所确认的问题。我们确认这是基地组织干的。我们就集中精力对付基地组织。”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