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质疑“率先现代化”

作者:李津逵











  正如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国首先实现一样,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现代化,不可能在一个城市中首先实现。
  
  曾几何时,“率先实现现代化”仿佛真正成了一个城市有可能实现也应该实现的目标,被许多经济增长走在前列的城市争先恐后地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使这些城市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
  首先,作为整体变革的现代化能否在一个城市率先实现?
  现代化研究起于20世纪50年代,概括的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罗荣渠,1993)可见,现代化讲的是一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变革。具体地讲,像教育制度、城市化水平、市场体制、金融体制、政府治理、民主与法治、社会正义和诚信公平等等,都应是现代化社会的题中之义。
  这样一种整体变革,显然不是一个城市能决定的。深圳大学教授苏东斌提出,现代化是个过程,不可能有明确的时间表。“像深圳这样一个城市,它的发展一定要受到全省、全国条件的制约,比如政治现代化问题,民主进程问题,不是深圳单独能决定的,而是全国共同的问题。”这就正如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国首先实现一样,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在一个城市中首先实现。
  第二,现代化仅仅是一组城市所拥有的物质性指标么?
  现代化不仅是一组数据,更是一种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中应当包括对自己同胞之爱,对落后地区贫困人民的关怀,而不会以率先达到了什么样的数据而自居自喜。所谓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是指中国人在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逐步将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变,逐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新人的素质水平。有人归纳为:“从自卑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从盲从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方竹兰,2004)那么,这些心理结构、人格可不可以衡量呢?《参考消息》转载了今年1月30日墨西哥《箴言报》文章《如何衡量人生》,大意是说,人生不是以你拥有的钱财、你的汽车品牌、你在哪里度周末、你的相貌服饰来衡量的,人生由你爱谁和伤害谁来衡量,由你为别人带来的幸福和悲伤来衡量,由你做出的判断来衡量。
  一个城市的人是不是现代化的人,比起这个城市有多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重要得多。现代化可能离统计学更远,离文学更近。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深情地写道,同情心和道德评价反映在俄罗斯文学之中。“如果弟兄们还在受苦,别林斯基并不希望自己幸福,不希望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幸福。如果庄稼汉都没有权利,米海依洛夫斯基也不希望自己有权利。”他说到,“俄罗斯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苦难和对苦难人的怜悯折磨得精神失常,苦难和同情成为他的作品的基本主题。”他们都不会以率先拥有了什么而自居自喜。
  第三,人的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城市中率先实现?
  长期研究现代化问题的何传启认为:“中国地区现代化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没有解决。例如,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地区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本质,而人的现代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人的现代化,会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城市思想家沙里宁说过:“让我看一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城市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我们也可以说,让我看一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的高水准协调,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从一个城市河流堤坝的倾斜度都可以看出来,倾斜度其实最直观地表现出一个城市的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过程中的克制程度。假如它的河流堤坝已经从平缓变成垂直,然后是出挑的堤岸、上盖物业,那么这种掩饰不住的贪婪与现代化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化的城市在自然面前要保持相当的克制。当然,河流的水质就更说明问题。假如这个城市的河流水质由于城市的人们的排放和倾倒,已不可能洗菜淘米、浣纱行船,人们在休闲时间都远离河岸,整个城市都背对着河流生活和发展,这个时候首要的事情还不是编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
  现代化的城市不是一个“私人的城市”。至少,有着大量围墙保安的单位大院和住宅小区的城市,就不应自称是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治安不足,人们为了起码的安全而躲进住宅小区,在税负之外另付物业管理费来供养一支专门保护居住安全的保安队伍,把无形的红线变成有形的围墙,人为造出城市的禁区阻隔周边居民的出行,让大量城市道路白天时闲置在小区中,却听任城市交通堵塞。这都是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的:因为这个城市和她的居民在需求层次上还没有脱离马斯洛需求的第一层次,这样的城市怎么能好意思说是“现代化”的城市呢?
  现代化的城市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假如这个城市中的市民在税制安排上仅仅是负税者,他连缴纳个人所得税都需要“代扣代缴”,他依法纳税却见不到纳税凭证,他就没有得到纳税人应有的法律地位。当所有的市民都仅仅是负税者,而不是纳税人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更接近一个“皇粮国税”水平的古代社会,这个城市的当务之急就是民主法治建设,而不是急着安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
  (摘自《大道低》,文汇出版社2006年3月版,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