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零距离看普京

作者:〔俄〕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











  《零距离普京——克里姆林宫特派记者看总统》一书中译本不久前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对普京总统近四年来的200多次重大内政和外交活动进行了纪实报道,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这位魅力总统的“公众生活路线”,了解俄罗斯官场的众生相等等。
  
  不喜欢装上弹药的武器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莫斯科做客。
  早晨他先与俄罗斯总统会谈。会谈先在小范围,后在大范围举行。从出席在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布什先生的表情看他对一切都喜欢。也可以说,普京总统看来也很满意,但就此能够观察到他的内心深处吗?
  大克里姆林宫天花板用几百张看上去还活着的白鼬皮做成的天盖形帷幔罩着。从设计者的构想看,帷幔底下应该摆放当年沙皇的宝座,但没有。要么它被罩上了(看来是这样),要么被搬走了,以便不引起记者们的联想。但是,美俄两国国旗引人注目。美国人对自己国旗的热爱众所周知,但我们发现他们如此坦率却是首次。
  两位总统在条约上签字之后来到话筒前。乔治·布什首先讲话,讲话的要点是美国的好事也是俄罗斯的好事,反过来也是这样。谈到条约本身,乔治·布什轻描淡写,但对弗拉基米尔·普京却赞不绝口。首先夸他的才干。说他作为民族领袖,结束了两大国的对抗时期,其次夸他作为一国元首,促进了经济发展,最后说他是一个好小伙子。
  弗拉基米尔·普京致答词时没有公开夸奖布什先生,而是列举了签署的一切,再次赞赏了俄罗斯与北约20+1形式这一想法。他还指出,美国国会迄今仍然没有废除杰克逊-范尼克修正案。
  当美国记者问,为什么不是销毁所有导弹,而是将其封存起来时,两位总统都活跃了。
  “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我们将6000枚弹头减少到1200枚”,乔治·布什耸耸肩,“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谁知道十年后会出什么事,两国新领导人将做出什么决定?”
  “我们认为销毁弹头更合适”,弗拉基米尔·普京说,“与此同时,我请大家注意一个情况。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猎枪的人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而不是装上弹药,用手指压着扳机更安全。”
  午餐之后两位总统在大教堂广场散了一会儿步就分手了。弗拉基米尔·普京去了何处,笔者不知道。但乔治·布什来到美国大使斯帕索·豪斯的官邸,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去会见俄罗斯社会各界代表。
  这儿大概聚集了80人。一架大钢琴已经从斯帕索·豪斯官邸的音乐厅里搬走(如同从安德烈大厅里搬走沙皇宝座)。出席者有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维什尼亚科夫,持不同政见者格莱布·雅库宁,被当局拒绝移民的谢尔盖·格里戈良茨,国家杜马代表伊琳娜·夸田,格里戈里·亚夫林斯基,叶莲娜·穆祖琳娜,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保卫公开性基金会会长阿列克谢·西蒙诺夫和《莫斯科新闻》总编维克托·洛沙克,宗教界代表也很多。但没有一个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笔者甚至问了一句,为什么这样,美国大使馆新闻参赞安娜·切尔马克回答说:
  “签署条约之后他们来不及赶到。”
  这笔者就不知道了,但自己来得及。
  会见开始前,从耳机里可以听到两位美国翻译的谈话。
  使馆的翻译向带来的准备翻译布什讲话的翻译说:
  “安排好了吗?总统将在十分钟之后进来。”
  “俄国人提问题吗?”
  “您说什么,他们不提任何问题。”
  “为什么?”
  “就是这么决定的。只有布什讲话。”
  “讲多长时间?”
  “40分钟左右。”
  “噢,40分钟!我听说他接着接见俄国人?我们是否翻译他对他们的讲话?”
  “您只陪同,不必翻译他讲的每句话,尤其是不要翻译他们对他讲的话。具体情况自己掌握。”
  首先出场的是布什夫人,随后是赖斯女士和鲍威尔先生,最后是美国总统。他并不看放在他面前的讲稿,讲了大约20分钟。
  他说,他并不是与自己的妻子,当时还是图书管理员的她一见钟情的。姑娘当时非常不喜欢政界人士。但他既然看上她,那就穷追不舍。他还说,他的政府班子不错,并夸奖了斯帕索·豪斯大使是自由的守护者。
  “我有幸评论这儿的什么,”乔治·布什说(已经熟悉的一位翻译是这样翻译的),“就在这栋大楼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举行过盟国会晤,为被拒绝移民的人士举行过热情的招待会……良好的合作建立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我们相信独立宣言,相信所有人拥有万能的上帝赋予他们的无可争议的权利。”
  话虽然普通,但却说到大家心坎上。或许是他的语调特别而让大家喜欢。他就是以这样的语调赢得了总统选举。
  “我欣赏你们的爱国主义,”总统继续说,“自由的俄罗斯需要强有力的公民。俄罗斯正在迈向民主之路,必须使它接受民主的一部分——价值观。”
  按原计划,总统开始来到客人中间。先是在伊斯兰教高级僧侣,后来在俄罗斯犹太教总牧师贝尔·拉扎尔身边站了片刻,接着又走到天主教牧师塔代乌什·康德乌谢维奇跟前,并与叶夫根尼·基谢廖夫、格里戈里·亚夫林斯基握手,向维克托·洛沙克问好。听得出他几乎是向每个人提出惟一的相同的问题:
  “我能认识您吗?”美国总统彬彬有礼地问。
  答复几乎是无条件的肯定。但并非人人都走运。总统从鲍里斯·涅姆佐夫、塔季扬娜·米特科娃、谢尔盖·科瓦廖夫身边匆匆走过。像对待老朋友那样拉了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的手,没有对他讲什么。之后前往新奥加廖沃会见普京总统。
  剩下的客人感到欢欣鼓舞,也不急于离开。他们高兴地回答了此时仍然在外面等待的记者的提问:
  “两位总统看来不打算为一个半小时的迟到道歉,”阿列克谢·西蒙诺夫生气地说,“是呀,我问他是否知道帕斯科这个名字他说什么了?他说知道。”
  “我告诉美国总统什么了?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米哈依尔·马尔格洛夫反问了一句,“我们谈得很好。我们回忆了他就职典礼的细节,那时他邀请我去华盛顿。”
  奇怪的是马尔格洛夫先生不说他与布什在音乐厅里谈了什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布什先生从马尔格洛夫先生身边走过,笔者当然会像站在外面的记者一样无条件相信他。
  “你们是否觉得,布什批评了车臣反恐行动?”笔者问伊琳娜·夸田。
  “不,我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相反。”
  有人就同一个问题问参加会见的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
  “是的,当然有这种感觉,”她回答说,“我们大家什么都明白。”
  聪明的犹太人贝尔·拉扎尔,当笔者问他同美国总统都说些什么时(他确实同总统说过话),他耸耸肩回答说:
  “您瞧,太阳就要落山,星期六即将开始。我得开始新的工作。”
  大概有人知道,回答问题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真正的总统就该这样承诺
  
  2002年8月28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来到赤塔,从生态问题转入军事问题。
  在赤塔,总统首先来到西伯利亚军区教练靶场。修葺一新的坦克和特种兵已经在那儿等待他。坦克火炮沉默不语,特种兵叽叽喳喳。记者问他们对合同制兵役有什么看法,其中一位回答说,那是胡闹。听到这样的话令人奇怪,因为西伯利亚军区一向以坚决执行总统指示而出名。笔者请他说得详细一点,他说合同制士兵根本不干义务兵干的工作。此时指挥员松了一口气,他对军事改革的理解比战士深刻得多。他说,士兵应该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士兵只好沮丧地沉默不语。
  总统车队出现前半分钟,一枚绿色信号弹升空,靶场进入战斗状态。大炮轰鸣,地雷爆炸,自动枪扫射不停。一个摩托化步兵连分乘几辆步兵战车投入战斗,去消灭非法武装,解救人质,消灭劫持假总统的恐怖分子。应该让到靶场的弗拉基米尔·普京产生这样的印象:演习进行多日,部队疲惫不堪,需要短期修整。这时老天似乎故意与人作对,摩托化步兵连的进攻受挫。后来才知道,战士们走下步兵战车的时间太长,有的甚至为此而打起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