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商德幽默

作者:化 山











  两个富人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一个犹太小镇上,一个荒淫无耻的富人死了。
  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并送他的棺材到了墓地。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据镇上最老的居民回忆,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
  正巧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他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正好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成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可是,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他的葬礼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人在场。
  镇上恰好来了个陌生人,他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城镇奇怪的行为吧。他们尊敬一个无耻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一个镇上的居民回答说:
  “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和酒鬼,但却是镇上最大的施益者。他性格随和、开朗,喜欢生活中的一切好东西。实际上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那儿获益。他向一个人买酒,向另一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鹅,向第四个人买奶酪。他出手还十分大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想念他,哀悼他。”
  “可今天死去的那个富人又有什么用呢?他成天吃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相信我吧,没有人会想念他的。”
  旁敲侧击
  当财富无法带给周围的人好处时,那它就是失败的。许多犹太富豪,他们的身份不但是企业家,也是一个慈善家。
  
  谣传
  
  洛克菲勒一生中至少赚了10亿美元。但他深知过多的财富会给子孙带来麻烦,所以一生中捐出的金钱竟高达7.5亿美元。
  然而,在捐钱之前,他都一定要搞清款项的用途,从不随便乱捐。
  一天,洛克菲勒在下班的途中,被一个懒人拦住,向他诉说自己的不幸,然后恭维他说:“洛克菲勒先生,我从20里外步行到这里找您,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都说你是纽约最慷慨的大人物。”
  洛克菲勒知道拦路人是在向他讨钱,可他非常不喜欢这种捐款方式,但又不愿意使对方太难堪。怎么办呢?洛克菲勒想了一下,便对这个懒人说:“请问,过一会儿你是否还要按原路回去?”
  懒人立即回答:“是的。”
  洛克菲勒就对懒人说:“那再好不过了,请您帮我一个忙,告诉刚刚碰到的每个人:他们说的都是谣传。”
  
  旁敲侧击
  
  拒绝也要讲究艺术。硬生生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会让对方感到面子上下不来台,而且会招致对方的怨恨。采用委婉的方式最好,让对方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既不令对方太难堪,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自卫
  
  一个以色列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被一群强盗劫持。
  为首的一个强盗发了善心,允许他们在被杀死前做最后一件事。
  法国人说他临死前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想和女朋友再亲热一番;英国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份遗嘱,强盗们给他找来了纸笔;以色列人却站着一动也没动。
  好生奇怪的强盗头子走上前去,问以色列人:“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心愿?”以色列人却说:“我别的不想,只想让你踢我屁股一脚。”
  “哈哈!”强盗头子被他这奇怪的心愿逗得大笑起来。笑完后,猛然间,抬起大脚,狠狠地踢了以色列人屁股一脚。
  以色列人一个趔趄,就在这一瞬间,他转身取出藏在身上的枪,“啪啪”几声枪响后,强盗们便立马成了他的枪下之鬼。
  见此情景,英国人和法国人便问那个以色列人:“既然你身上带着枪,强盗们刚劫持我们时你为什么不开枪,要乖乖做人家的俘虏?”
  以色列人满脸疑惑地说:“当初,我的身体又没有受到他们的伤害,我没有理由开枪打死他们。我让强盗头子踢我屁股的原因,他就是在伤害我,对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那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自卫的名义开枪打死他。”
  旁敲侧击
  这个以色列人并不是办事呆板,而是因为他深谙法律条文,采用了一种既能报复对方又属于合理自卫,不违反法律的最好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犹太商人都是守法的楷模,他们从不违法经营,但他们会花费很多精力研究当地的法律,以便找到漏洞,从而合理地钻法律的漏洞。
  
  异类
  
  有个国王有一大群羊,他雇了一个牧羊人,每天出外放牧。
  有一天,牧羊人发现一头似羊非羊的动物,混在了羊群里,他便来向国王请示说:“有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混进了羊群,该如何处置?”
  国王说:“你要特别照顾好那个动物。”
  牧羊人一听,十分不解地看着国王。
  国王告诉他:“这些羊一向是我们一手养大的,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忧,但这个动物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却能和我的羊群一起行动,这不是令人高兴的吗?”
  旁敲侧击
  很多出色的东西,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见到“异类”就不加分析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低能之辈的一贯行为。为此,犹太先哲们在《塔木德》上提醒他们的后辈:神喜欢犹太化的非犹太人。
  
  赚一美元的富豪
  
  一个晴朗的夏日,一个脏乱的火车候车室内,坐着一位衣着随便、满脸疲态的老人。
  火车进站,老人起身向检票口走去。
  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只很大的箱子,显然也要赶这班列车,可箱子太重,累得她直喘粗气。
  她看到了那个老人,冲她大喊:“喂,老头,快给我提箱子,我待会给你小费!”
  老人拎过箱子就朝检票口走,虽然看起来他是那么的不堪重负。
  火车就慢慢启动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要不是你,我非误车不可。”说着,掏出一美元递给老人。
  老人并不推辞,微笑着伸手接过。
  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对老人说:“您好,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很乐意为您效劳。”
  “谢谢,不用了,我只是刚刚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现在我要回纽约总部。”老人客气地回答。
  “什么?洛克菲勒?”胖太太惊叫起来,“上帝,我竟让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他一美元小费,我这是在干什么啊?”
  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费退给她。
  “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没有做错什么。”洛克菲勒微笑着说道,“这一美元,是我挣的,所以我收下了。”说着,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郑重地放在了口袋里。
  
  旁敲侧击
  
  犹太商人最爱做的交易就是既能帮助他人又能自己受益的买卖,而且,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认为,也只有从这种思路出发的生意,才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意。
  
  只看到自己
  
  一个非常吝啬的人,拥有很多财产,但他感到自己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就去求教一位禅师。
  禅师声明,在回答他的问题之前,富人必须回答几个问题。
  富人答应了。
  禅师让这个富人站在窗前,隔着窗玻璃,指着外面的街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富人说:“一群忙碌的人。”
  禅师又拿来一面镜子,让他看,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富人说:“我看到了我自己。”
  禅师又问:“窗户和镜子是什么做的?”
  富人说:“都是玻璃做的啊。”
  禅师再问:“它们有什么不同?”
  富人说:“镜子的玻璃上镀了一层银子,而窗户上没有。”
  禅师于是说:“这就是你要寻找的答案——单纯的玻璃能让我们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就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你的眼睛全部被金钱所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又何谈快乐呢?”
  
  旁敲侧击
  
  富有是好事,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把赚钱当做人生的惟一目的,不能用财富造福社会与他人,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反而会为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尽管犹太民族对于金钱的追求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但对于商德的崇尚也是令人佩服的。在他们看来,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的人,即便是个财气冲天的富翁,他们也会对其敬而远之、嗤之以鼻。
  
  (摘自《犹太商战幽默》,地震出版社2005年7月版,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