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秦可卿原型揭秘

作者:刘心武











  
  刘心武从1993年开始涉足“红学”研究,方法基本是原型研究,即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号入座。秦可卿是他“红学”研究中的关键人物。让我们巡着作者的思路,去探究秦可卿的原型领悟《红楼梦》中的无穷奥妙。
  
  秦可卿抱养之谜
  
  在第八回的末尾,宝玉和秦钟要到家塾去读书,于是以这个为由头,顺便就提到了秦钟和他姐姐秦可卿的出身。说是秦业系现任工部营缮司,营缮司是一个很小的官,可能是管工程建设的。秦业这是曹雪芹所设定的秦可卿养父的名字。
  根据曹雪芹的话,秦业是一个小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书里面秦可卿出场的时候,大约应该是二十岁的样子,那么就说明秦业是在五十岁左右,得到了她,因为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这就是秦可卿的来历。
  封建社会是非常重视血脉相传的,就是今天的社会,很多人也还是很重视这个的,何况曹雪芹所表现的那样一个时代。
  在秦业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按一般家族血缘延续的游戏规则,如果他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子,没有儿女的话,他要解决子嗣的问题,第一招就是续弦。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嘛,你这样繁衍你的后代不就完了吗?根据《红楼梦》后面的文字描写,这个秦业他有生育能力,后来他生了秦钟麻,他要延续子嗣的话,没有必要到养生堂去抱养孩子。而且很古怪,一般到养生堂去抱孩子,如果为了延续子嗣的话应该抱男孩,而这个秦业一抱呢,就抱了一对,一男一女。按说你要有能力养两个,抱两个男孩双保险,你不就更可以延续你的秦姓吗?他却又抱了一个女儿,看来这个女儿是非抱不可的,谁让他抱的?恐怕未必是他愿意抱的。而且更古怪的是,最后儿子又死了,只剩一个女儿。要延续子嗣的话,再去抱一个儿子不就完了,很奇怪,他就只养这个女儿,不再抱儿子了。
  另外,在当时那个社会,如果自己实在生不出儿子,还可以从兄弟或堂兄那里过继来一个儿子。这种延续家族血脉的方式在那个时代,从上到下都很流行,实行起来非常方便,除非你亲兄弟堂兄弟全没有,但是在小说里,曹雪芹分明写到,秦钟死后,贾宝玉闻讯去奔丧,“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一人,遂蜂拥至内室,唬的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并几个兄弟都藏之不迭”,可见秦业若是要从秦氏宗族里过继来一个儿子,是很现成的事。可是这个秦业却既不纳妾也不过继,偏要到养生堂里抱孩子,抱来一儿一女以后,却又不认真养那个儿子,倒是把心思全用在了养那个女儿上头。这真是奇事一桩。
  从养生堂抱来的这个女儿,秦业很喜欢,小名儿唤可儿;可儿在过去的语言里面,就表示可爱的意思。在曹雪芹写到这句话的时候,下面就有脂砚斋的批评,就是“出名”,意思是秦氏开始出现名字了,可儿便是秦可卿了。下面又说,是“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准矣,就好像有什么隐情。刀斧是用来砍削东西的,这就是说,她指出,作者写这个人物,是用大刀大斧砍去很多真相,刀斧砍的是什么啊?又说“具菩萨之心”,“菩萨之心”就是不忍之心,慈悲之心,那么,显然是不忍心写出真相来。
  上一讲咱们费了老大力气,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贾蓉的妻子千万不能乱娶,宁国府的血脉已经到了三世单传的危机时刻了,娶媳妇一定要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门不当户不对的话也得比贾府的门和户还要高,而且要保证能给贾蓉生儿子,也就是给宁国公这一支传续后代。可是仅仅因为营缮郎跟贾家有点瓜葛,就去把他抱养的养生堂的女儿,许给了贾蓉,还不是小老婆,而是娶为了正室。所以这一段话实在是每一句都古怪。
  
  秦可卿出身之谜
  
  在上一讲最后,我已经跟大家宣布,秦可卿这个原型,她真实的出身不仅不寒微,而且还高于贾府。
  我不是去胡乱地猜测,而是根据书里面的描写所下的结论。第五回,秦可卿正式出场,带贾宝玉去午睡。她先带他到贾珍和尤氏的那个正房,这是正确的,因为贾宝玉是和贾珍、尤氏一辈的,所以要先到一个正房去。结果这个正房挂了一幅《燃藜图》,《燃藜图》是一幅劝人好好读书做学问的图画。贾宝玉一看就不喜欢,说不能在这儿,于是秦可卿就把贾宝玉带到她自己的卧室。这当然相当出格了,因为贾宝玉是她的叔叔,侄儿媳妇把叔叔带到自己的卧室去午睡,这实在是有点有悖封建礼教的规定。所以书里面写了,有一个嬷嬷说了,说怎么去这样安排啊?但是秦可卿气派很大,满不在乎,说,他能多大,就讲究这个了?就硬把贾宝玉带到她的卧室。
  于是,在《红楼梦》文本里面就出现了一段非常奇特的文字,就是对秦可卿卧室的描写。秦可卿的卧室,首先它是挂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海棠春睡图》画的是杨贵妃喝醉酒以后,像海棠花一样美丽的情景,贾宝玉喜欢。在秦可卿的卧室里面,还有一副秦太虚的对联,写的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贾宝玉说这里好,我就在这儿午睡。然后他环顾这个卧室,不得了!哪里是仅仅有唐伯虎的画和秦太虚的对联呢?是什么样的陈设呢?“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还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还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里说的木瓜应该不是真正植物的木瓜,而是一个用玉石仿制的木瓜,是很贵重的东西。“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以前的红学界对这一段描写的解释,说这是夸张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秦可卿的生活很奢靡,而且她本人很淫荡。这些描写表现她生活奢靡,这当然说得通,但说它完全是为了暗示秦可卿生活很淫荡,不太说得通。武则天,或者是赵飞燕,或者是安禄山,或者是杨太真,你说,他们都带有某种淫荡性,但是寿昌公主和同昌公主的故事里面没有什么淫荡的内容。请大家特别注意,武则天当过女皇帝,飞燕是一个爱妃,杨太真也是一个爱妃,安禄山是后来篡权,一度当过皇帝的人。作者不仅写到了皇帝那样的人物,也写到两个公主,那么这些夸张的暗示性的符码究竟在隐喻什么?我想,它实际上应该是在影射,秦可卿的血统就高贵到是帝王家的公主的地步。
  《红楼梦》的整体风格从头到尾,以写室内的陈设而言,一律采取写实的办法,几乎没有例外——惟一一处例外,就是写秦可卿的卧室陈设,极度夸张,无法复原。怎么复原呢?哪儿找这些东西去啊?这就说明他有他的苦心,他写别的那些陈设也许无非是烘托气氛,展示一下人物的性格而已;他写秦可卿的卧房陈设,耸人听闻,就是故意要让读者大吃一惊。他的目的,就是暗示我们秦可卿实际上的血统。
  但是秦可卿她自己忽然得了病,到了第十三回,她就一命呜呼了。在临死以前,秦可卿有一个大的行为,就是她死前去给王熙凤托梦,这是小说里面一个极重要的情节,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她这个托梦也是非同小可,托梦的内容很丰富。首先是理论指导,完全是居高临下,她哪里是什么养生堂抱来的弃婴?哪是宦囊羞涩,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官吏家里养大的一个女儿啊?她说了:“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若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她告诉王熙凤,我死了以后,你们贾府应该怎么办。你说,她多厉害!
  然后她就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案。她辈分比王熙凤低,但是口气极大。大意就是说,你们现在还没有垮掉,赶紧在祖坟旁边多置一些地亩,一是把宗族的祠堂设在那儿,这样就可以世代香火不绝。另外,可以把家塾设在那儿,这样以后不管怎么样,家里的这些子弟还可以通过读书、科举去谋求一个发展。如果不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出身于一个非常高贵的家庭的女性,她是不可能想到这些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