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赵小兰:布什团队中的华裔女人

作者:〔美〕劳拉.弗兰德斯











  
  谈及个人历史的时候,政治家有时希望公众知道得越少越好。对于公众、媒体以及政治伙伴来说,最好是知道得少,猜测得多。劳工部长赵小兰就有这样的好命。
  “赵小兰对于美国梦深信不已,因为她就曾经历过。”2001年小布什总统宣布提名赵小兰进入他的内阁时说:“她成功的生活是勤奋工作和坚忍不拔的美德,以及这个国家永恒的承诺最有说服力的证明。”2004年,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赵小兰继续留在了布什团队中。
  是什么使赵小兰有资格监管1.25亿劳工、1000万政府雇员以及180项联邦法律的执法工作?正如一名参议员所说,对于赵小兰来说,她引人注目和令人心酸的个人故事已经足够了。尽管没有人清楚她的故事是怎样的。
  赵小兰1953年生于台湾。她的家庭在1949年中国革命后从上海逃到台湾。那些年对于中国的反共分子来说,是艰难岁月。但是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不但有幸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还与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江泽民是同学,而且还与上海显赫的董氏家族有很深的渊源。董家也曾在一段时期内把业务转移到台湾地区。至今,董家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域仍很有权势。香港回归大陆后的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就是商业大亨董浩云的长子。赵锡成事业的起点就是董浩云的航运信托公司。赵锡成的妻子朱木兰属于另外一个有权势的家族。朱家后来在香港经营了一个船运帝国。赵锡成来美国时一无所有?很有可能,但是正如一个了解他历史的人所说,他有“发财的门道”。他和作为中美关系中心的台湾的有权势的家族有关系,而在生意上,关系就意味着货物。
  1958年,赵锡成来到美国,在董氏家族的商船公司做助理。当年,赴美的中国移民数量被严格限制在每年102人(英国的配额是65000人)。而联邦调查局正疯狂地寻找“赤色中国人”的背叛者,赵锡成某种意义上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在三年内,他把妻女都接到了美国。
  在赵的入籍国,移民系统的种族主义当时正成为日益兴起的民权运动的目标之一。亚裔美国人给国会施加压力,在《民权法案》通过一年后,林登·约翰逊政府结束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对于中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朝鲜人和其他亚洲人的法律排斥和歧视。《1965年移民法案》最终给予世界各国的移民以同样待遇。
  作为一个新美国人,赵小兰已经开始走好运。这要归功于民权运动消除了曾经阻挡她以前的亚裔美国人前进道路的种种障碍,同时也要感谢把努力工作和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勤奋的父母。对于她很有帮助的除了她的才华,同时还有纽约市的公立学校体制。她三年级时进入了皇后区牙买加的公立学校,四年级,由于教导有方,她很快就成为了班长。
  1964年,赵锡成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船运公司——福茂(Foremost)公司,在美国和台湾间运载货物。对于商人来说,那是个动荡的年代。有组织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没有比交通业遇到更多戏剧化的劳工行动了。
  可以想像,在赵家饭桌上的讨论中,没有人会对工会很友好。没有一家航运公司老板愿意看到顺畅的货物营运受到威胁。赵锡成的工作做得很好。经过多年与革命后中国的隔绝状态以后,华盛顿最有雄心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开启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赵锡成良好的私人关系和职业关系,在这时占了优势。1971年,国会解除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禁运。一年后,在外交政策顾问亨利·基辛格的安排下,尼克松总统进行了他最著名的北京之行。1974年到1975年,前国会议员德克萨斯州的老布什成为了美国驻华首席联络官。1979年,吉米·卡特总统在任期间,美中之间实现了外交关系正常化。国务卿基辛格成为了“中国先生”,这样称呼他的人不但有寻求对华盛顿产生影响的众多中国客户,还有期望通过介绍同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客户(如可口可乐、大通曼哈顿银行以及友邦保险公司)。美中贸易额,从1972年的9500万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20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物资主要是通过海上运输的。
  赵的一家从城市搬到了郊区,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贵。从皇后区,他们先后搬到了赛奥赛特、长岛,直到纽约富人区西切斯特县的哈里森。赵小兰是家里六个子女中最大的一个,显然承担起长子的角色。赵锡成教她修理管道,还教她粉刷房子。和她后来讲的故事一样,每年他们家都要自己粉刷西切斯特的大房子。“尽管她家雇得起油漆工。”另外一个漫长夏天完成的工程是他家门口的环形汽车道。这里就是赵小兰自力更生的故事中提到的西切斯特的环形车道,她自力更生的能力可见一斑。
  和许多年轻的中国移民不同,赵在高中毕业后,不得不请求她父亲让她参加工作。1996年的一次采访中,她说:“我不得不使他相信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必须得到一份暑假的工作。”(这是一份不付报酬的实习生工作。)赵小兰不需要在家庭作坊中长时间劳作。
  她从来不错过任何机会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在众多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中,赵小兰强调她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努力工作,忍耐,更努力工作。不过,赵小兰很幸运她的家庭所保留的传统价值观念,不包括中国文化中的家长制观念,不让女儿工作而是早早嫁人生孩子。无论她父亲是否受到了美国转变了的妇女地位观念的启发和影响,赵小兰不仅被允许接受高等教育,而且离开家求学,推迟婚姻近10年,被送到了美国最好的学校,一所令人自豪的女子学院,位于林木茂盛的马萨诸塞州南哈德利的曼荷莲女子学院。
  当时学院只有一千二三百名学生,该校的骑术课以及世界水准的果岭高尔夫俱乐部非常有名。一位赵小兰的同班同学回忆说,赵小兰参加学校的18洞高尔夫球锦标赛时,表现得文静而冷漠。
  1975年,赵小兰从曼荷莲女子学院毕业,获得了经济学专业学士学位,并很快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毕业后,她曾先后在海湾石油公司(当时拥有一家台湾的石化产品公司)和一家大型国际投资银行——花旗银行工作过。她擅长的领域是航运业,这正是她父亲的生意。在花旗银行,她成为一名信贷专员,在纽约市的海运财务部门工作。1983年,她申请并成为白宫13名研究员之一,担任里根总统第一任期期间的政策发展办公室的特别助理。
  1984年,里根总统访问了中国。赵小兰也在同年晚些时候,作为交换计划的一部分访问了中国。在华盛顿,她在工作之余花时间交朋友,1985年,赵小兰加入了旧金山的美国银行,担任负责船运业的副总裁。但在1986年,她再次被政府雇用,作为交通部航运局的副局长,成为华人在交通部担任最高职位的人。
  1965年移民政策开放后,亚洲移民大量涌入;到七八十年代,更多的来自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难民逃离战争、贫穷和种族灭绝来到美国。他们政治上很活跃:1984年,亚裔美国人成为仅次于犹太人的人均政治竞选捐款最多的人。在诸如加利福尼亚这样关键的选举州内,亚裔美国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0%。共和党将全力争取这部分选民。
  尽管赵的热情明显集中在商业、贸易以及航运上,她还是愿意为了她的党参与到政治中。
  从一开始,老布什就把赵小兰以及她的美国梦故事加入到他针对亚裔美国人和亚太裔美国人的讲演中。他在1988年举行的亚太裔美国人传统周上说:“我想起了赵小兰……当她8岁登上一艘货船,开始一场漫长而缓慢的跨越太平洋的旅行……”
  赵小兰是一个积极的竞选参与者,当年在新奥尔良老布什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大会上,她是众多助选演讲人之一。
  1991年,布什总统任命赵小兰领导和平队,她亲自参与了旧金山大地震的善后处理工作;她飞赴苏格兰悼念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洛克比空难事故的遇难者;她亲赴阿拉斯加着手处理埃克森瓦尔德斯石油公司原油泄漏事件;在美国入侵巴拿马时她也坚守岗位,12000名军人参与的军事行动,在运河75年的历史上首次关闭了航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