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和吃有关的发明

作者:刘斯翰 叶金宝











  
  历史上那些和吃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发明创造
  其中所蕴含的人类智慧
  就像一盏盏通向未知世界的航标灯
  给予你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潜能以无穷的启示和指引
  
  假牙——不是为了吃
  
  古代的伊特拉斯坎人以制作假牙而“名垂青史”,他们能够用骨头或象牙做原料,替缺牙的病人装上。中世纪的欧洲,牙科医生反对使用假牙,害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门牙脱落后,为了弥补脸部肌肉的凹陷,不得不往嘴里添些棉花。直到17世纪末,欧洲居民对假牙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一些赶时髦的有钱人,明明牙齿很好,却要用银、珍珠贝做一副假牙。由于早期的假牙容易掉下来,一些妇女就将牙床打穿,用钩子将假牙固定住。18世纪,一位法国牙科医生福夏尔被妇女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发明了用钢丝弹簧固定成套假牙的方法。
  
  冰激凌——被遗忘的发明权
  
  早在3000多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暑。周朝的时候,政府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一本叫《杜阳杂俎》的书里,详细记载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到了宋朝时,冷饮的品种很多,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这时还出现了果汁掺奶汁,再放上冰块制成的冷饮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时,政府开始了冰激凌的生产。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激凌。马可·波罗千方百计得到了制造冰激凌等冷饮的工艺方法,并将它带回意大利,随后传到英法等国。14世纪初期,欧洲也出现了雪糕等冷饮。
  
  豆腐是如此炼成的
  
  西汉淮南王刘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八公山炼长生不老的仙丹,仙丹没有炼出来,却在无意中发明了豆腐。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豆腐的“芳踪”,像美国、法国和日本等还掀起了“豆腐热”。在有的国家,豆腐甚至比肉的身价还要高。很多好听的名字也纷纷加到豆腐身上。例如“植物肉”、“无骨肉”等等。
  
  饼干——大海的赏赐
  
  15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英国帆船正在法国附近的比斯开湾海面上航行,忽然海上刮起了狂风巨浪,不幸的帆船触礁搁浅。船员们只好放下小舢板逃生。当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一座小岛时,发现这是一座空岛,根本没有东西可以用来裹腹。他们只好又回到帆船。可是船上的面粉、砂糖和奶油等食品都浸泡在海水里,根本分不清原来的面目。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只好把这些混在一起的东西带回小岛,然后用火烤熟。令他们感到惊喜的是,这些烤出来的小饼特别好吃。船员们回国后,为了纪念这次事故,他们用同样的原料和方法烤了许多小饼,称之为“比斯开”,也就是今天的饼干。目前,仍有许多国家把饼干叫做“比斯开”。
  
  酒吧的“BAR(吧)”
  
  美国建国初期,西部有很多靠放牧为生的牛仔,他们经常骑马光顾酒馆。怎样妥善处置他们的马匹,让酒馆的老板很费脑筋。后来,老板们特意在店门前安放了一根横木,供牛仔拴马之用。这种横木英语称作“BAR”。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取代了马匹,拴马的横木失去了用武之地。一位精明的店主就将它横放在柜台下,供顾客们踏脚用。这一做法得到了顾客们的好评。其他酒馆纷纷仿效。横木很快成了酒馆的代名词,人们就把酒馆称为酒吧了。
  
  咖啡也要敬三巡
  
  以色列的贝都因人与咖啡关系密切,他们在招待客人、红白喜事、洽谈生意时不是敬酒,而是敬咖啡。谈生意时,咖啡通常要喝上三杯。第一杯表示欢迎。第二杯意味着欣赏咖啡的美味。在喝前两杯咖啡的时候,千万不要提起生意的事,否则会大煞风景。到了喝第三杯时,才到了谈生意的时候。如果生意谈成了,这第三杯咖啡表示祝贺,如果谈不成,则“生意不成情义在”。贝都因人在葬礼上要喝半杯不加糖的苦咖啡,象征痛苦与悲哀。在结婚仪式上,则要喝一满杯加糖和香料的咖啡,象征着婚姻的甜蜜美满。
  
  火腿——与火无关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民族英雄宗泽招募了金华和义乌一带的子弟兵,开赴前线。这支部队大败金军,收复了开封、洛阳等地。宗泽班师回朝,顺道看望家乡父老。家乡的亲人纷纷杀猪造酒,让宗泽带给前线的子弟兵。为了携带方便,他们将猪腿全都用盐腌了。宋高宗来到开封慰问军队,宗泽就用家乡带来的腌肉款待。宋高宗觉得这种肉的味道鲜美,而且颜色鲜红似火,堪称“如火之腿”。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金华火腿”。
  (摘自《咖啡·大米·冰激凌:关于饮食的故事》,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1月版,定价:18.00元。社址:广州市水荫路11号9、10楼,邮编:5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