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水的警报

作者:莫德.巴洛 托尼.克拉克











  
  生活用水急剧增加
  
  世界的各种水源正在趋近它们的使用极限。首先,世界人口正急剧地膨胀。10年后,印度将增加2.5亿人口,而巴基斯坦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2.1亿人。在世界上五大争水“热点”(咸海地区、恒河流域、约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有关国家的人口预期在2025年时将增长45%到75%。届时中国人口又将增长两亿多,全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61亿人口增加57%。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那时全球的农业产量必须增加50%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无须赘言的是,对淡水的需求也将有爆炸式的增长。位于阿姆斯特丹的生态管理基金会的阿勒德·斯蒂克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自然降雨仍然是惟一可再利用的淡水水源(其水量是有限的),而另一方面全球人口以大约每年8500万人的速度增长,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平均每人的可用水量必然急剧减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往城市居住。众多的城市人口给有限的供水系统和下水设施造成的压力几乎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今天,全世界城市人口与非城市人口数量相同,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世界上现在有22个超过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世界上城市总数将增长160%,届时城市人口将比农村人口多一倍。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由于种种原因,平均每人用水量也在急剧增加。全球总用水量每20年就翻一番,比人口增长的速度高一倍以上。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现代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的生活用水的浪费。加拿大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消耗50万升水。一个抽水马桶——许多家庭拥有不止一个抽水马桶——冲一次水就耗去18升水。在很多国家,还有大量的水在输水系统的不同环节被白白地漏掉了。
  
  工业用水污染惊人
  
  上述图景已经相当令人担忧,然而实际上家庭和社区用水只占人类总用水量的1/10,工业用水才更值得关注。很多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工业用水。生产一辆小汽车需耗水40万升。计算机工业需要大量的去离子水来维持其生产。仅在美国,工业用水将很快达到每年15000亿升,同时产生3000亿升的废水。高科技工业曾一度被认为是“干净”的行业,可是实际上在其不长的历史上已留下了令人吃惊的污染记录。在美国环保署“有害污染源”的名单上,位于硅谷的公司比美国其他任何地区都多。硅谷还有超过150处的被污染的地下水源,其中大多数都与高科技生产有关。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有30%的地下水源被污染,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高科技工业造成的。
  与此同时,对全球主要河流系统的过度开发也在损害着我们有限的水资源。设在马萨诸塞州安姆赫斯特的“全球水政策研讨会”的桑德拉·波斯特尔警告说,“由于修建大坝、迫使河流改道及过度取用,埃及的尼罗河、南亚的恒河、中国的黄河以及美国的科罗拉多河,大部分时间都将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任何水量流入大海。”
  北美洲五大湖的水位在近几年创了最低纪录。2001年,蒙特利尔港的水位比其平均值低了一米以上,密歇根湖和休伦湖低了57厘米。环境保护组织“五大湖联合阵线”警告说,因为圣劳伦斯河的流量受五大湖水位的影响,将来某一天它会在进入大西洋之前干枯。
  
  中国的水危机
  
  在关于世界各地发生水危机的报告中,或许来自世界人口最多的那个国家的报告最令人不安。中国占世界人口的近1/4,但却只有世界淡水总量的6%。在全国范围内,水井不断地神秘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江河、溪流、湖泊的水位也在下降。大型工业用井向越来越深的地下提取用水的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发现他们的水井干枯了。12亿人口中的大多数所依赖的几条大河,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以黄河为例,1972年它历史上首次在入海之前就干枯了。那一年黄河干枯期为15天,从那以后干枯期每年都在增长,到1997年竟达226天。中国的其他江河也都有类似的经历。
  被称为“中国的面包篮”的华北平原,其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5米,中国北部现有8个地下蓄水层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中国北部600个城市中的400个和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的居民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尽管政府运用其政策将水调往北京,首都的地下水位在过去的40年还是下降了37米,预测中的北京的水危机已经很严重。
  水的短缺现在已经发生了,据保守的估计,在今后20年内,中国的工业用水将从现在的每年520亿吨增长到2690亿吨。另外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将安装包括淋浴和抽水马桶在内的上下水装置。世界观察研究所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得不改变其经济结构以应对水短缺的国家。
  
  水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行业
  
  《财富》杂志在其2000年5月的一期特刊中宣布:“水在21世纪中的地位将相当于20世纪中的石油,它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穷富。”这个预言并不令人惊奇,因为现在全世界水贸易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考虑到水的私有化尚处于其婴儿时期,人们有理由相信,与全球经济中其他已经成熟的行业相比,水业处在十分有利的位置。根据《财富》杂志的分析,世界水业年收入额已相当于石油业的约40%,比制药业多1/3。
  工业分析家们认为,水业贸易总量在短期内会有大幅度增长。世界银行1998年预计,全球水贸易额将很快达到8000亿美元。2001年,这个预期值又被提高到1万亿美元。分析家们对水贸易额的增长抱有如此之高的期望,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在世界总人口中,目前只有5%的人是由私营公司提供供水服务的。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是很有潜力的。
  考虑到世界上很多城市对淡水需求量的增长,投资专家们把目光盯住全球水市场,认为它是“下一个世纪最有前途的行业”。《财富》杂志的投资分析家说,“如果你想寻求股票投资的安全港,水业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给你稳定的回报。”目前,极具潜力的美国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国际各大水业公司争先恐后地拥向华尔街,抢占滩头阵地。2000年,美国一国各水业公司的总资产即达150亿美元。
  
  水的管理必须尊重自然
  
  我们痛心地看到,在今天大多数发达国家中,人类对大自然的行为已丧失了理智,直接威胁着这个星球的存在。我们本应尊重水在大自然中的分配方式,可我们却总是试图驯服、改变、控制这种方式,以适应我们的需要,这样做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这种行为是基于一种世界观,即把人类置于自然之上,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似乎并不需要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可是现在很清楚,大自然正在为我们的不敬向我们进行报复。
  任何关于水的伦理原则的中心都必须是重建人类与自然的纽带,尊重水在自然中的神圣地位。
  关于水的这一条新伦理包括对迫使河流改道、修建大坝、大规模灌溉等人类行为的重新审视。我们对水的态度必须以更可持续的、更公平的、更有效的手段为基础,以对自然友善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大型的、工业化的农业生产及其所仰仗的技术手段与化学药品必须废除。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停止用新技术,通过超级油轮、管道、运河及迫使河流改道,将大量的水从地球的一处移往另一处的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