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时事乱侃

作者:刘仪伟











  
  魔术师绝食
  
  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赖恩做出了一项创举——把自己吊在空中绝食44天,大卫成功了,创下人类绝食时间最长的记录,但是下来的时候身体垮了。最近很多记者去采访他,其中一位问他:大卫先生,这种尝试很危险,是什么力量驱使你去绝食的?大卫很无奈,摇摇头说:唉,还不就为混口饭吃呗。
  
  明星人气
  
  什么叫人气旺的明星?第一要新闻多,什么砸吉他、有头皮屑、排练崴了脚,统统都得上新闻。哎,这叫人气旺。第二得面儿宽,什么叫面儿宽?光让娱乐版的记者报道你那不叫面儿宽,有本事得让其他各类记者都得报道,那是本事。举个例子,刘晓庆大姐,演戏,娱乐版头条;出席活动,社会版头条;开公司破产,财经版头条;别人告她,法律版头条,这叫人气旺。最近我看到她一个头条,时尚版头条,标题是:如何保持青春不倒?行,现在光剩体育版头条了,人气旺啊。
  
  图书翻译萝卜多了不洗泥
  
  “图书翻译,萝卜多了不洗泥”,这是讲现在的翻译界因为责任心不够,经常出错的一则批评性报道。其实在我看来,这是儿不能全怪翻译,更主要的原因是不同国家存在文化差异,所以有很多东西根本没法翻译。不信?举几个例子,大家听听。
  比如说《水浒传》,这三个字老外翻译起来可难了,德国的翻译叫《强盗与士兵》;到美国,名字变了,改叫《四海之内皆兄弟》,行,强盗和士兵成兄弟了。别说人家国外,就咱们国内,《水浒传》还得翻译呢。
  我见过一本加入了情色描写的《水浒传》,书名也跟着变了。叫什么?——《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再看《西游记》,英文译就一个字——《猴》,好歹算搭点儿边;不过到法国就离谱了,叫《热恋的少女之中国十三世纪爱情故事》。嗨,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翻译还算贴切的就得数瑞典了,叫《西部旅行记》。
  据说瑞典还把《西游记》给学生当教材,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中国和尚去西方旅游的故事。和尚骑着马,带着一个叫沙僧的仆人,为了打发旅途寂寞,还带了两只宠物:一只猴子、一只猪。
  
  布什访英
  
  布什访问英国时,一位胆大包天的记者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无间道》。他凭借假的身份证明混进白金汉宫,并当上了负责伺候布什和英国王室成员的贴身仆人,以此说明安全漏洞有多大。有一天,这位记者在白金汉宫卫生间里偷偷用笔记本电脑发稿件,只听见咚咚咚有人敲门:你在里面干什么呢?这么长时间?他回答:大便呢。那个人说:行了,哥们儿,别蒙我了,赶紧把厕所让出来,我们报社也马上就要截稿了。真行,还能遇上同行。
  
  防枪击
  
  最近恐怖袭击不少,各国元首都提高了警惕。其中挪威首相就从德国宝马公司订购了一台防弹轿车,轿车重达4吨,可以防止迫击炮乃至地雷袭击。可惜的是,这辆车在挪威不许上路,因为加上乘客该车共超重40公斤。无奈之下,挪威政府只好向宝马公司请教,问题是:汽车需要减肥,请问拆下哪部分配件对汽车防弹性能影响最小?德国专家反复研究,几天后发来传真,一共两个字:轮胎。
  
  慈善
  
  一则好消息,《商业周刊》评选出了50位年度慈善家,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四年来总计捐了230亿美金,冠军自然非他莫属。当然,除了捐赠大型慈善项目,盖茨先生平时也很慷慨,据说在他们家门口要饭的乞丐面前都摆两个小盆,一问为什么,乞丐说了;最近融资势头良好,咱也开个分公司!
  
  足球
  
  这段时间足球很热,最后一年甲A联赛、东亚四强赛,赛事很多。早一段有这么一事儿,有一哥们儿40岁没结婚,在报纸上征婚找了一个媳妇,新婚大喜之日,他突然对新娘的年龄产生了怀疑,嗯,零距离总是发现不了真善美。于是他就问新娘:你到底多大了?新娘说了:34啊,表儿上不是都有么。新郎不相信,我看你这样子不像吧?刘仪伟也34岁,你显得比他成熟多了。新娘扑哧一笑,实话告诉你吧,我比刘仪伟大四岁,今年38。新郎还是将信将疑,又不能把话题给带入死胡同,只好岔开话儿:一会儿你先睡吧,我得出去和几个哥们儿喝顿酒。新娘说:新婚之夜你出去干什么呀?新郎说:哟,我这也没办法,东亚四强赛,中国队刚刚赢了韩国队,我得去庆祝一下。新娘一听,柳眉倒竖:我呸,别蒙我了,老娘活了48年,从来就没听说过中国队能赢韩国队。
  
  电影分级
  
  一直在说电影分级的事儿,大家都说中国电影分级难。其实在咱们这儿给电影分级根本就不难,只要这么做——在电影公映前,找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去审片。
  如果电影播到一半,父母受不了起身走了,这种电影我们就把它归成——普通级;
  如果电影播到一半,父母和孩子却一起讨论起来,这电影就是——辅导级;
  如果电影播到一半,父母把小孩儿赶出去,这电影就是——限制级;
  小蔡:但是如果电影播到一半,父母小孩儿都走了呢?
  刘仪伟:父母孩子都看不下去?那这种电影就一定要送去参加影展。
  
  春运
  
  春运火车票难买,不少在外地打工、出差的人买不到票,只有留在异地过年。昨天坐出租车,听到一个小伙子打电台热线:我是外地人,今年买不到票,没能回家,在此,我想点播一首歌曲……主持人问:点给谁啊?小伙子接着说了:我想点一首陈小春的《算你狠》,送给所有票贩子。嘿,真是挺贴切。
  
  新车牌尾数没了“4”
  
  最近有条消息,在广州入户的新机动车号牌尾数再也不会出现“4”了。同时,广州机动车号牌电脑随机选号的数据库里,尾数中的“4”也已被删去。据称,这一做法将陆续在该省各地推行。车管部门取消尾数“4”的这一做法,显示了政府部门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更为人性化。
  当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带“4”的车牌,别说了,有的人还专门就要车牌里面带“4”的,越多越好。有个人买了一辆新车,上了牌照——“00544”。别人说了,哟,你这号码,两个“4”,多不吉利。车主就解释了:老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4”,这也得看你怎么念了。“00544”其实就是“动动我试试”!谁敢撞我?说得是豪气冲天。
  过几天我碰到他了,头上还缠着绷带,一问,撞车了。就问他:“00544”,谁吃了豹子胆,敢撞你?他也是一脸苦笑:别提了,碰到克星了!此话怎讲?一打听,原来撞他的人的车牌比他更牛——“44944”——试试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