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鸦片说客

作者:多米尼克.士风.李











  
  鸦片战争时期,为了向中国输送鸦片,英国的商人们是煞费心机,四处游说政客,并采取各种欺骗的手段。下面这篇文章就揭示了那些在“绅士”风度遮掩下的卑劣。
  经过一万八千哩的旅程,英国的头号鸦片贩子,外号“铁头老鼠”的威廉·查顿,终于在一八三九年七月返抵伦敦。他带了二百五十万英镑回英国,用以游说国会议员,支持继续在中国贩卖鸦片。其中一百万英镑是从在中国的鸦片商所筹集,二万英镑是从中国本土的鸦片分销商所募得,还有一百万英镑则是他向印中商会募集得来的,他们是在英国的另一伙鸦片贩子。查顿很快便得到外交大臣巴麦尊勋爵接见,他趁机诉说英国人在广州遭到中国官员的暴力对待,包括把他们囚禁在十三行内,并且停止供应水和食物给他们。查顿把十万英镑送给巴麦尊,使他能修建完在修咸顿的私邸“广厦”。此外,他又捐了二十万英镑给贝利爵士,用作兴建“大笨钟”之用,这是西敏寺皇宫的新钟楼。
  之后,查顿花了一个月时间在他的老家苏格兰,四处拜访国会中的苏格兰议员,并送钱给他们。他又花了几天在格林美斯古堡,那是史特摩、京邦伯爵,乔治格林美斯的居住地。格林美斯在上议院有相当的影响力,而且他也十分支持海外的苏格兰商人。查顿成功地说服了他,使他坚信鸦片贸易对于苏格兰经济的重要性。
  查顿回到伦敦,便住在圣加大利码头附近,差不多拜访了每一位国会议员,也送了每人一点金钱。目的是催促他们向中国宣战。他建议应该派遣四十艘战舰和至少七千名士兵到中国,以占领香港、厦门和舟山群岛。他更承诺会指派领航员和中文翻译员给每艘战舰。他又建议英国战舰应该封锁中国的港口,尤其是广州口岸,以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签署对英国有利的条约。查顿的目的是要中国付出一笔很大的赔偿,把鸦片贸易解禁,开放沿海的广州、宁波和上海等港口。
  下议院中的反对派领袖威廉·格列斯顿,则向英国教廷投诉,希望能禁止鸦片贸易,但是徒劳无功,只能得到保证,大英帝国不会向中国宣战。然而,国会最后却批准了派遣二十艘战舰、携带五百四十门大炮、二十八艘补给船和四千名士兵,出发到中国。义律的堂兄、海军上将懿律负责领军。
  一八四○年一月,维多利亚女皇向国会发表了一篇演说,强调了国家威信的重要性,宣称英国政府有责任保护在外国的子民。在女皇的祝祷下,舰队启航前往中国。查顿的游说和中国行商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女皇保证赔偿他们所有损失。
  在中国,完全没有人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林则徐继续在广东省扫荡鸦片贸易。鸦片的价钱由每箱五百元飙升至三千元。其中一个走私客被发现把鸦片藏在棺木内,运进广州城。但因为广州的坟场位处城外,所以引起海关官员的怀疑,结果在棺木内发现了五百磅的鸦片。被捕的走私客经审讯后被判死刑。可是林则徐还不满意禁烟的进度。他下令修建位于威远岛和沙角的炮台,并且在两处炮台之间,用大木和铁链连成屏障,以阻止外国船舰直接驶进珠江口的虎门。他又动员民兵巡逻,搜捕鸦片贩子。而且,他又说服葡萄牙人,若有英国商人不肯发誓从此不干鸦片贸易,便驱逐他们离开澳门。这些商人大都被移居到那时还只是一片秃石的香港去。
  在英国,人们对鸦片的贸易是有不同的意见的,并不是所有英国人都主张把鸦片强行向中国推销。可是,大英帝国及少数商人的利益把大多数人的良心埋没了。普罗大众没有办法接触到事情的真相。一八四○年四月七日,保守党动议弹劾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指责英国商人私运鸦片,把英国推向要跟中国开战的边缘。在保守党人的眼中,外相巴麦尊勋爵纵容英商私运鸦片到中国,政府完全没有采取行动制止这种活动。保守党在国会中的演说,反映了国际道德观念与大英帝国荣耀之间的矛盾。
  自从一八三六年起,广州的中国衙门,在邓廷桢的领导下,已经开始禁止鸦片贸易。英国皇家海军的义律船长曾经尝试跟中国政府合作,打击私运鸦片,但因为差不多所有英商都参与其事,所以义律变得不受欢迎。他曾向巴麦尊勋爵请求惩罚那些英国的走私客,但巴麦尊回复他说,他没有权力去惩罚那些在中国或公海上犯了法的英国人,而他亦没法用中国的法律来制裁英国子民。他写信给义律说:“以目前我国跟中国的关系,我们特别需要依赖你,一方面要尽力不把英国子民犯法的罪证交给中方,另一方面又不可对这些在中国的英国子民行使超越你所赋予的权力。”这就分明阻止了义律,使他不能向那些在广州外港接货再沿水路私运鸦片北上的英国人采取任何制裁行动。巴麦尊确曾向国会递交一个议案,准许义律在广州设立一个法庭,可以把那些在中国犯了法的英国人驱逐出境。但这条草案最终给反对派否决了。到了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决定要惩罚一个英国走私客和一个中国走私客,以儆效尤。他以私运鸦片为理由,把詹姆因利士驱逐出广州;同时又把一个中国的私客在十三行外问吊。当官兵正在准备处决中国私客的刑地时,英国商人都跑到广场上,把问吊台都拉倒了。到了一八三九年七月,就在林则徐第一次压迫外商交出鸦片之后不久,一群英国水手袭击一个乡村,打死了一个村民,伤害了几个村民。林则徐命令英方把凶手交给中方,让中方来审理,但义律拒绝了。林则徐于是下令让把全体水手都交出来,务必要有一人为这项罪行受到惩罚。义律拒绝交出任何水手,林则徐便派了二十九艘战船去包围两艘英国商船。英国人便开炮攻击,打沉了两艘中国战船。
  一八四○年二月二十日,巴麦尊写了一封公函给北京的中国政府。他抗议中国突然实行单方面以中国律法惩处英国子民,却对中国人民格外开恩。这其实与事实不符,因为是英国人亲手拉倒要吊死中国走私客的刑台,使行刑地点被逼改往别处。他又告诉中国政府是他下令英国舰只攻击中国战船的,并要求中国赔偿被充公了的鸦片。他又要求中国政府代中国的商行还清债项,准许英国商人在广州以外的港口通商,并且送一个岛给英国,他命令义律先去占领了舟山岛,直到中国答应所有条件为止。
  当这一切都在英国曝光了以后,国会内有人动议弹劾。反对派的议员虽然不否认要维护英国的尊严,战争是无可避免,但他们也质问巴麦尊为何不早点下命令要义律大力压制鸦片走私活动,以至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在维护国家政策方面,发言的议员指责中方囚禁英国商人,侮辱英女皇的代表,又申斥中国不应在封锁十三行的时期,禁止供应日用补给品给行内的英国人。而在支持中方的发言中,则有威廉·葛莱斯顿。他斥责这场战事,并批评巴麦尊高举国旗“去保护那臭名远播的违禁交易,要是国旗不是这样无耻地在中国境内竖起的话,我们现在也不用一看见它便吓得落荒而逃”。在为中方拒绝提供日用品给英国人而辩护时,他说:“中国政府没有军备能把我们驱逐出伶仃洋,所以他们惟有说:‘我们会用别的方法来迫使你讲道理。我们会停止供应补给品来把你赶出我们的土地’,然后在井里下毒。”这样的发言被执政党拿来当玩笑,把格莱斯顿揶揄了一番。其实他的意思是有人借此诬称中国人在井里下了毒,而不是他们真的在井里下了毒。
  不过,格莱斯顿的发言也反映了部分人对强迫中国购买鸦片这种不公义做法的强烈不满。巴麦尊在他的捍卫政府政策的言论上,极力指称中国政府其实并不是针对吸食鸦片:他们不过是想采用中国本土种植的鸦片来阻止银元继续流失。这种论调显然是误导。在中国政府里,或许会有部分人有这种想法,但皇帝和他派在广州的代表林则徐之所以要严厉禁烟,是因为鸦片影响了中国人的健康,破坏了中国人的道德伦理。以死刑来惩罚吸鸦片者和设立戒烟中心都表明了中国政府不是想采用本土种植的鸦片。巴麦尊当然也明白他的言论中的欺诈成分。可是巴麦尊的发言还是具有说服力的。弹劾的动议结果以271票对262票,九票之微给否决了。但这也显示出在英国政坛,有很多支持政府的人对英国对华政策有所不满而没有投票。
  值得一说的是,英国的传教士和教会均反对吸食鸦片。教会团体在英国都有背景十分雄厚的支持者,包括沙夫斯贝理勋爵。这些教会团体不断向巴麦尊和其他政府官员请愿,要跟中国政府合作打击鸦片贸易。可是他们的对手英国商人却又拿出医学报告,说明鸦片的毒害可能比酒精还小。因为这些报告有助于他的自由贸易理论,所以巴麦尊很快便接纳了这种论调。
  巴麦尊的对华政策中,最想达到的是为英国商人扩大中国市场。因为英国商品在欧洲的市场日渐萎缩,巴麦尊感到一定要为英国的工业在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等地方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