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初进哈佛

作者:刘亦婷











  感悟“谎言”与“真理”
  
  吉普车轻快地在公路上行驶,浓密的绿荫中建筑物渐渐多了起来,“这是哈佛所在的剑桥城,马上就要进入校园了。”拉瑞兴奋地说。
  我好奇地打量着车窗外的各种建筑,希望早一点看见哈佛的大门,好停下车来留个影。临行前到湖北和姥姥他们告别的时候,几个舅妈特别嘱咐过:“别忘了在哈佛大学门口好好照张相寄回来。”可是直到拉瑞把车子停在了校园里面的“赛尔楼”跟前——这是我今天报到的地方,我也没看见可以称之为“哈佛大学校门”的东西。
  拉瑞说:“是的,哈佛没有一个正式的校门。不过你可以在哈佛铜像跟前拍照留影。”后来,我的亲戚和老师们都得到了这张我在哈佛铜像下微笑的照片(《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用的也是这张照片)。
  哈佛铜像在美国非常有名,据说是美国摄影留念最多的四大名雕像之一(另外三尊是自由女神像、林肯总统雕像和富兰克林总统雕像)。哈佛铜像纪念的是哈佛大学的第一位捐赠人约翰·哈佛。这位英国剑桥大学的硕士1637年移居北美,1638年便不幸死于肺结核,年仅31岁。临终前,他把260册图书和一半家产(700多英镑,几乎是官方建校拨款的两倍)捐赠给刚创立两年的当地学院(哈佛大学那会儿还没有校名,仅有1名教师9名学生)。为了感谢和纪念约翰·哈佛,当时的殖民地议会决定用“哈佛”为学院命名。为了永远纪念他,校方请来林肯总统雕像的作者,在灰色的“大学楼”前为约翰·哈佛铸造了这尊铜坐像。
  哈佛铜像完成于1884年。不知从何时开始,哈佛铜像有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摸一摸铜像左脚尖能给人带来好运。”这个说法不禁让我想起了成都人在青羊宫摸青铜羊和在宝光寺摸“福”字的热闹情景。和青羊宫的青铜羊一样,哈佛铜像的左脚尖早已被历代游客摸得油光锃亮了,看来,“祈福+好玩”的模式古今中外都深得人心啊,
  哈佛铜像还有一个幽默的绰号“三个谎言铜像”。第一个谎言是铜像的外形名不副实。因为约翰·哈佛没留下任何图像资料,雕像作者只好请一个学生做模特来代替他。第二个谎言是捐赠人约翰·哈佛被错刻成了“创办人”。第三个谎言是哈佛的建校时间被错刻成了1638年,比实际晚了两年。
  初次仰望哈佛铜像,“三个谎言”的典故一笑而过,挥之不去的感受却是:肉体的速朽与精神的永恒!约翰,哈佛只活了短短的31年,后人连他长什么样也无从想像,但他的灵魂却因一个高尚的选择而获得了永生。约翰,哈佛的故事当时就感动了很多新移民慷慨解囊,数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历届校友积极捐资兴办教育。校方用校友捐款设立的“哈佛基金”在理财专家的运作下逐年增值,迄今价值已超过190亿美元。
  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哈佛既可以聘请最好的教授,也可以招收最好的学生。事实上,哈佛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只看你有多优秀,不看是否交得起学费生活费,只要愿意录取你,缺多少钱就提供多少奖学金(用“免交费用+校内打工+提供助学贷款”的组合方式)。哈佛给中国大陆本科留学生的奖学金,也是来自校友的慷慨捐赠。我读大三的时候,一位华裔校友兼捐资人还到哈佛来看望过我们。据说美国名校的奖学金大都来自校友们的捐助。很多哈佛学子追求财富的动机之一,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加入慈善家的行列,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回报社会,也回赠母校。无庸讳言,哈佛对捐款无私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也是校友们踊跃捐赠的重要原因之一。
  哈佛铜像底座的左侧,刻着哈佛大学的校徽:一个盾牌图章的中心,用倒三角形排列着三本打开的书,书上刻着7个拉丁字母“VERITAS”,意为“真理”。这是简化了的哈佛校训和座右铭。校训的全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上上个世纪的哈佛校长昆西对此做出了更明确的解释“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真理本身,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这种追求真理的执著和勇气,不知俘获过多少游客和年轻学子的心!
  和哈佛铜像一样,哈佛校徽也有一些意味深长的典故。据哈佛网站的“校园历史”介绍,这个校徽设计于1644年,但那张设计草图一直被遗忘在当年的会议记录里,近两百年都无人想起。直到1836年,筹备建校200周年校庆活动的昆西校长偶然翻看了那份老文档,哈佛校徽才得见天日。这个昭示真理并奇迹般“复活”的校徽,被用来开发了很多可爱的纪念品,总有一种能打开学生或游客的钱包。不少学生选择印着校徽和英文“爸爸”或“妈妈”字样的白瓷杯给父母做礼物,我也是。
  有趣的是,校徽草图和哈佛铜像底座上刻着的校徽,是两本书朝上翻开,一本书朝下扣着,可这个校徽在其他地方出现的时候,那本朝下扣着的书也朝上翻开了!这个微妙的变化,也流传着两种有趣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扣着的那本书是1644年的设计者向上帝表达敬畏之心,它象征着人类对上帝创造的知识不可能全部掌握。当校徽在1836年“复活”之时,哈佛早期的宗教色彩已经完全消失(1708年哈佛校长便不再由牧师担任了),把那本象征敬畏上帝的书朝上翻开,意味着教育和宗教应该各司其职,不应搅在一起。
  另一种说法是:翻开的书象征着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扣着的书象征着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从书中获得。这一种说法和我们家的观念倒是挺吻合的,从小学到中学,爸爸妈妈经常提醒我“实践出真知”,我早就习惯于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观察与思考”。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它预示着,我可能不难适应哈佛重视实证和实践的校园文化生活。
  不过,后一种说法无法解释那本扣着的书为什么会变成朝上翻开?是哈佛改变了重视实证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传统了吗?我的体会并非如此,最直接的证明是,哈佛非常支持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另外,在报考研究生院的时候,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也远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受欢迎。想到每门课都要看那么多的参考书,我情愿把“三本书全翻开”理解为:实践很重要,但该读的书也要全部读完……
  历史传说就是这样,它很难核实,却能增加旅游景点(如哈佛佼园)的迷人魅力。
  
  野蕾:不是军训,胜似军训
  
  野营训练,是哈佛在正式开学前送给我的“见面礼”。当我在赛尔楼“和组织接上了头”之后,我的哈佛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和其他的美国大学一样;哈佛没有固定的班级和统一的课程表,没法像中国学校那样自然形成同班同学式的人际关系。如何让学生在哈佛结识朋友,找到归属感呢?校方可花了不少心思。
  为了让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新生互相认识,每年秋天哈佛都要在开学前一周举办各种新生活动,如社区服务、科学实验、野外求生等等。有些活动需要交钱,如野外求生训练,如果我不是全奖的话,参加野营训练要交400多美元。还有些活动可以领工资,比如清扫学生宿舍。报名太晚的新生往往会选择清扫宿舍,因为这项活动不限名额。据有此经历的学姐说,一天8小时拖地板或擦马桶虽然辛苦,但新生“清洁工”们制造了很多趣事,也结下了友谊。当然哦,最受欢迎的新生活动,还是野外求生露营训练。
  我所属的2003届共有1650名新生,野营训练却只有400多个名额,想参加的人要早早申报,好让组织者提前挑选。在成都收到野营训练的表格时,我是这样填写申报理由的“我自信可以为团队做贡献。虽然自己没有运动员的体魄,也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但我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我以克服困难为乐,并自信能用自己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同伴。”不久,我就收到了免费参加野营训练的通知。
  随着通知寄来的是一份长长的野营用品清单。清单上规定必带的衣物,足以应付0-35℃的温差,仔细到手套和袜子的不同厚薄、什么材质、各要几双……我和妈妈在准备行囊的时候,就领教了一次美国式的认真。尽管如此,报到验收的时候,还是有好几样东西过不了关。我在成都跑了好几家体育用品商店才买到的登山雨衣,因为长度和防水性能不够未能通过检查,只好借了一件。还有睡袋之类早就注明可以借的东西和我们在家里怎么也猜不明白的东西(一个专用名词,指一种可以调整长度又能固定得很结实的背包带)也是借的。据我所见,别的新生遭遇也差不多。收拾停当后,每个人的背包都足有50多斤重。往后的7天里,每天都要背着沉重的大包走20公里山路——这种强度的体力消耗,我还没经历过呢!
  因为学生宿舍要在9月13号正式开学前才开放,我的行李暂时存放在拉瑞的朋友那里,他是位正在哈佛肯尼迪学院进修的中国同胞。当天晚上,参加野营训练的学生都在红色的赛尔楼里打地铺睡觉。大家被分成几十个小组,每组十来个人。
  钻进借来的睡袋,和刚刚认识的男女同学混躺在古老的楼板上,感觉像是在做梦。还有做梦也没想到的——这次野营的路线是穿越新英格兰地区的深山老林,没有老师,只有两个受过专门训练的高年级同学担任领队,原则上无支援,危险时或掉队时可以请求救援。这种安排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我心里没底,但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恬然入梦,一觉睡到了队长叫起床。
  出发之前,队长讲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出强烈的团队精神和环保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制定协作措施,力争不让一个人掉队,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不得不请求救援,就意味着整个团队失败了;行进的时候要绕过挡路的小树苗,还要专门用一天时间维修山路,并移栽挡路的小树苗;生活垃圾必须随身背着走,带不走的垃圾如大便,各人方便前必须先挖坑,后掩埋,深度要达到野兽刨不开,而且必须用树叶代替手纸,以免破坏环境;洗手只能用环保型的洗手液:放过消毒剂的山泉必须喝完,不许倒掉……总之,要尽量做到不留人的痕迹。比较刺激的一条是,睡觉之前,必须把携带的食物吊到远离帐篷的大树上,以免食物的香味把熊引进帐篷。
  不过,我们在山林里并没有遇到熊,倒是遇上了不少麻烦。出发第一天,就被老天爷故意捉弄了一番。
  那天,我们最后一段路程是大约6公里长的陡坡。这里人迹罕至,根本没有路,大家手脚并用、你拉我推地爬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到达山顶。气还没喘匀呢,突然间雷雨大作。为了避免被雷击的危险,在山顶树林里安营扎寨的计划不得不立即取消。等我们费尽力气连滚带爬地回到山底时,大雨突然又停了!大家又累又气,沮丧到了极点。
  沉默了一会儿,队长疲惫地招呼着:“说吧,大家说点什么吧。”可谁也不想说话。事情是明摆着的,这段山路算白走了,而且还走了两遍!更烦人的是,今天欠下的账,明天还得补回来,否则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返回。由于食物是严格按照天数携带的,如果耽误了行程,就得为断粮而求救——那我们就输了。
  面对挫折垂头丧气可不是我的习惯,因为沮丧只能使事情更糟糕。我的习惯是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凡事都从多个角度去看,始终向好的方向努力。“好吧,我先说。”我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