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商场和妇女

作者:吴 亮











  
  商场的设立并不是为了那罕见的漫游者的,偶尔光临商场的行吟诗人被人群所吞噬所淹没。他们的瞬间感受只在心中一闪,并不能对商场和其中的物品施加任何影响。他们是丧失权力的人,物品和他们建立起来的同级平等位置随时可能被某位突然闯入的购买者瓦解掉。
  现在,那些受到形形色色力量压抑和左右的妇女出现在商场之中,购物是她们的最大享受,也是她们的权力表现。在这快乐的时刻,她们忘却了自己和世界的全部复杂关系,面对着这花花绿绿、新颖、时髦、熠熠发亮、铺天盖地的物品,感到眩晕了。
  毫无疑问这也是她们的审美时分。妇女们通常难以在别的场所体验到审美快感。她们总是被商场所吸引,商场是她们品鉴力的重要检验所。在她们簇拥、观望、评论和抚摸物品的时候,原先的漫游者悄悄退隐到她们身后,漫游者明白,这里是妇女的乐园,是她们的一个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商场和它的奢华,都是因为她们的缘故。
  这些漂亮的、疲惫的、贪婪的、有主见的、不愉快的、软弱无用的、追随时尚的、善于计算的妇女们浏览她们的乐园,这些笼鸟、女权主义者、宠物和自食其力者在这儿拥有相似的身分,只有在购买的一刻才有可能从她们所购之物上看出她们的等级差别。经济学并没有对她们表示宽容,它总是不断地向她们揭示出她们实际上的身份、地位和拥有的权力之大小。
  在商场中,妇女们天然的实用倾向和形式倾向得到了统一的体现。她们是热衷于表层事物的,也是容易对物品产生喜悦感的。这就是她们总是在商场中流连忘返的原因,也是她们常常将去商场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节目的原因。赠物品给女人,犹如赠荣誉给男人。女人喜欢得到令她们快乐的物品,这和儿童喜欢得到令他们快乐的玩具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这些喜爱物品的妇女们自己来到商场了——并不总是有人赠物品给她们的,她们将亲尝购物的快感,她们将直接占有它们,而不必经由另外一双手转交。作为商场物品的惠顾者,她们是懂得珍惜所购物品的。这些生活在幻觉和轻信之中的人在此聚集,和她们全然陌生的他人混同一处,情绪高涨,亲密无间,这样的时刻召唤着她们。妇女们购置衣饰、食物、小工艺品、化妆器具和材料、儿童玩具和画报,这是她们感性的外延。妇女们的感性外延受制于一个时代或一个环境的时尚与需求,她们往往是通过购物来扩大自己的感性空间的——通常,权势、地位和名声与她们无缘,她们的空间是狭小的和不自由的。商场给了她们一个微不足道的补偿——妇女们购下的物品的种类和款式,便是她们所接触到的世界的边界,她们愈是购买得多,这个世界就愈是扩展。所以非常自然,妇女倾向于购物是有着隐蔽的自卑根据的,妇女由此而热衷于金钱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商场在其本质意义上只向货币持有者作出准备投向其怀抱的姿态。妇女们渴望金钱一如渴望天堂的入场券。
  这里并不讨论经济制度的企图,更无贬责妇女的意向。这里只是指出,不管是恋家的主妇还是单身女性,不管是妙龄少女还是行将步入晚年的成熟妇人,她们永远视商场为充满诱惑力的乐园,一个时刻可以光顾的大众集市,一个存在于家庭居室之外某处的丰裕之地——她们将从那儿获得生活资料和消息,还有据此而来的价值、虚荣、舒适以及最日常、也最根本的生存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