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老舍之死的两种说法

作者:郑 实 舒 展











  
  之一:浩然访谈录
  
  郑实: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冲击北京市文联,批斗了一大批文人作家,导致老舍自杀。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你是第一个找我谈的。其他任何人没和我谈过,大家众说纷纭,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郑:我听说是一个叫侯文正的打电话叫来的女八中红卫兵,您对这个人了解多少?
  浩:他是196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想到文联来。我和他是对立面。后来他去了山西文联,很红的。我当时就知道他到文联是想借机留在北京。他就是抱着这个目的。他写了一副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贴在一进文联大门那儿。他认为文联的权还没夺过来,被捂着盖着。
  郑:有一种说法:当时文联造反派存在派系斗争,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所以叫来了女八中红卫兵,是吗?
  浩:不是,是去找的侯文正。找女八中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局要萧军劳动,萧军不服,他们便想找人来帮助镇压萧军。当时我正在办公室里写材料,不是写大字报那种东西,听到有人告诉我,侯文正带着红卫兵进了院子,大喊大叫让人们到院子里集合。
  郑:当时文联的人有什么反应?
  浩:我看见杨沫因为害怕高血压复发,瘫在屋里。在门口我遇到了草明,她也是非常害怕。我还记得她当时紧张地抓住我的手,问怎么办?我告诉她赶快躲起来,她“嗖”地一下就跑了。
  郑:老舍这时在什么地方?
  浩:在院子里。在这之前他吐血住了院。他打电话给我,说要来参加群众运动。
  郑:他当时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要到文联参加运动,还是有点被迫不情愿来?
  浩:很积极。我不希望他来。因为情况很乱。万一老舍出什么事,是很严重的。但他坚持要来。
  郑:8月23日是“文革”开始后他第一天到文联吗?
  浩:是第一天。他下午来的。
  郑:您那一天下午见到老舍时,他在干什么?
  浩:我第一眼见到他就是侯文正他们要大家去院子里时,老舍就站在人群中。造反派点名往外揪人。我当时希望老舍赶快走。
  郑:为什么?您看出他有被揪出来的危险是吗?
  浩:对。已经有人被从人群当中揪出来,有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荀慧生、裘盛荣。还有一个唱京剧的叫白什么,现在记性太差,想不起来了。
  郑:然后老舍就被揪出来了吗?
  浩:还没有。我一看这种情况就觉得不妙,就赶快上楼给文化部主管我们的办公室打电话。
  
  郑:您是特意为老舍打的电话吗?
  浩:对,老舍很重要,我怕出事。我就问他们老舍是保护对象我们该怎么办?他们的意思很模糊,什么群众起来了,什么的。他们很不耐烦。我问他们群众揪出老舍怎么办?也没说。
  郑:然后您怎么办了呢?
  浩:我一看他们这种态度,我就挂电话回到院子里。
  郑:院子里的红卫兵已经动手打人了吗?
  浩:没有很用力,也就是推搡,用皮带碰碰那些揪出来的人,偶尔抽一下。
  郑:那些红卫兵是不是都提着皮带,气势汹汹,像要动手的样子?
  浩:对,我一看就又回来打了个电话,问他们到底怎么办?他们说要接受群众冲击。我只得挂上电话又回到院子里,这时老舍已经被揪出来了。
  郑:是谁把他揪出来的?
  浩:是侯文正在那里喊:老舍出来!那些被揪出来的站成一排,好些人啊。每个人都给带牌子。
  郑:牌子是准备好的吗?
  浩:是现写的。用我们对面院子里堆的木板。
  郑:当时怎么批斗的?
  浩:好像是侯文正问他们都挣多少钱。我们造反派当时分成两派。一派人想把事情搞大。我就想说句话,比如草明,我就让她躲起来。可是老舍已经站到外面了,没办法了。
  郑:老舍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他来的第一天就被揪斗,是不是毫无准备?
  浩:对,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郑:给老舍挂牌子,他有什么表示?说了些什么?
  浩:没有。什么也没说,就让挂了。他们都晕了。
  郑:您当时在什么地方?
  浩:我站在门口,院子里都有人,我挤不过去了。
  郑:问他们挣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浩:挣得越多越反动。
  郑:当时是侯文正指挥一切吗?
  浩:对,没人管,就听他的。后来就来车了,要把他们带到孔庙去。上车慢的,红卫兵就抽。
  郑:都有谁被押上车了?
  浩: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还有文联被揪出来的。我当时就告诉我们那一派的周述曾跟着去。我们表面是一派,其实是对立面。我告诉他:你,赶快跟这车走。到哪你都跟着,老舍出了什么事,打电话给我,我在这里接电话。
  郑:您让他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老舍?
  浩:对。过了两小时左右,周述曾给我打电话,说老舍受伤了。我就派车把他们俩接回来。
  郑:您是想让他们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浩:对。没想到他们坐车回文联,正赶上全国各地来串联的红卫兵聚在院子里,车一进来他们就把车围上了。
  郑:他们是外面来的,也认识老舍吗?
  浩:不认识。但老舍在孔庙受伤了,头上包着水袖,身上还有血,看着挺新鲜的。等老舍下了车,他身上挂着牌子,那些人就知道了。
  郑:他们又接着斗老舍了吗?
  浩:对,让他站在高台阶上。红卫兵不知道他有什么问题,只知道有这么个人。这时草明出来说:我揭发,老舍把《骆驼祥子》的版税卖给美国人,不要人民币要美金。大伙儿一听就嚷:让他把牌子举起来!红卫兵从他头上摘牌子,这时老舍打了红卫兵。
  郑:关于这点有一种说法,老舍自己从脖子上摘牌子,是想扔在地上,结果砸了红卫兵的脚,是这样吗?
  浩:不是。印象中大概红卫兵摘牌子时弄疼了他,所以他摘下牌子向身边的一个红卫兵打去。这时天已经黑了。
  郑:老舍打了红卫兵,肯定会引起更厉害的批斗?
  浩:对,人们都喊起来,往上围。这时候我就很紧张。但身边没有我们的人,都是看热闹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一着急我就说:他打了红卫兵,是反革命,把他抓起来。
  郑:这样说是为了保护他?
  浩:对。然后就送到了派出所。
  郑:是谁把他抓起来送到派出所的?是红卫兵吗?
  浩:不是。是派出所来人弄走的。
  郑:谁通知的派出所?
  浩:我让人打的电话。
  郑:哪个派出所,您记得吗?有人说是二龙路派出所。
  浩:不,是西长安街派出所。现在那地方已经拆了,盖上大楼了。
  郑:派出所派车把老舍接走的?
  浩:对。
  郑:再后来您什么时候再见到的老舍?
  浩:当天晚上我去了派出所。
  郑:大约什么时候,他被送到派出所后多长时间您去的?
  浩:我处理完手头的事把骆宾基他们都打发回家了。大约到十一二点的时候,和文联的革委会副主任马连玉一起去的。
  郑:老舍当时在派出所又被批斗,审查了吗?
  浩:没有。
  郑:有没有当时在文联院子里的红卫兵跟到派出所继续批斗他?
  浩:没有。派出所的人也没有审他。我去时他就跟椅子上坐着。
  郑:派出所的人为什么没审老舍?
  浩:他们那时特别忙。都是死人的事,他们顾不上老舍。让我赶快把老舍接走。
  郑:是派出所打电话让您去接人,还是您自己去的?
  浩:他们没打电话。
  郑:那您当时去的意图是什么呢?
  浩:要处理这件事。我找老舍谈话,一是说他打红卫兵是不对的,回去要做检查,让家人给看看伤。二是第二天早上8:00到文联去。
  郑:您打算让他回家,是您打电话让家里来接他吗?
  浩:他的老伴态度很不好。我让她想办法来接,她说没办法。
  郑:是因为当时夜深了,没车了?
  浩:对,文联的司机已经不给老舍开车了。我就出去找车,街上的车都不肯拉。
  郑:是因为您告诉他们拉的是老舍,所以他们拒绝了?
  浩:是。
  郑:您和老舍谈话时,他说什么?
  浩:我说,他点头答应。
  郑:您觉得他当时的情绪如何?在当天批斗之后,他便自杀了,您觉得他当时有什么反常吗?比如愤怒或绝望的样子。
  浩:都没有。看不出什么来。
  郑:您让他第二天去文联干什么呢?
  浩:总要跟文联交待呀。
  郑:有文章提到是舒乙去接的老舍(载《名家》1999年第六期《“浩然”正气笑傲文坛》),您见到他了吗?
  浩:记不清了。我找舒乙谈过他父亲的事,是在老舍的尸体发现之后,我让他找老舍的其他子女处理后事。
  郑:您什么时候得知老舍自杀的?
  浩:我和马连玉回了文联。第二天半夜来了电话,说发现了死尸,有人认为是老舍。
  郑:您这个时间记得确切吗?因为第二天老舍应当到文联,但没有露面。第三天他的尸体才可能被发现。
  浩:反正是个晚上。
  郑:是谁代表文联去处理的后事?
  浩:文联办公室的李克,还有柯兴。
  郑:您听到老舍去世的消息,有什么感觉?
  浩:那时候都这样……完了,事情大了。
  郑:谁通知的家属?
  浩:我是得到通知的第二天找到舒乙。舒乙说他们不知怎么办。
  郑:我看到陈徒手的文章中提到,您通知胡青老舍自杀的消息时,她反应很冷淡。
  浩:对。她说死了就死了呗。
  郑:这是她的原话?
  浩:对。人好像都麻木了,说得很简单。(叹气)
  郑:您刚才提到当晚在派出所给老舍家打电话,后来是谁来接的?
  浩:后来知道是舒乙跟人好说歹说,雇人把他送回家的。
  郑:草明当时揭发老舍是不是导致了事态更严重?
  浩:是。(叹气)
  郑:您以前和草明同在一个单位,对她有些了解,您料想到她会跳出来揭发老舍吗?
  浩:在那种情况下她要洗清自己,但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以为发泄一下就完了。
  郑:草明本人认为“文革”中这种事太多了。她不认为自己应该为此事道歉,您怎么看?
  浩:(叹气)不能说应该……这个人刁钻着呐,她特别傲气,厉害着呢。她没想到会有这种后果。
  郑:您认为她并不存心要害老舍。但事实上确实是由于她的话,导致对老舍更大的迫害。
  浩:这个事从此变模糊了,谁也不写这个问题。老舍的死至今没弄清楚。后来选举文联主席时,大家都不选她。
  郑:就是说大家认为这件事不能原谅,对吗?
  浩:是。我也有过这种事。“文革”中选举,大家说我不该对记者说话随便,应内外有别。
  郑:现在有些人不愿谈及包括老舍自杀这样的“文革”历史,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浩:不知道。“文革”是很复杂的,谁也说不清楚。
  郑:我听说您正打算写“文革”的回忆录?
  浩:是,我要以自己的角度写,写我那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郑:您为什么要写?是希望大家了解真相吗?
  浩:是这个目的。作为当事人我要让大家了解那段历史。
  郑:您打算原原本本写出来,知道多少写多少,不隐瞒任何事情?
  浩:对。
  郑:其中会涉及到一些还健在的人,您把他们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公开出来,会不会引起他们的不快?
  浩:我不管这个,我就如实写。
  郑:有没有人给您施加压力,让您不要写?
  浩:有人间接找过我。
  郑:您写这些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浩:我身体不好。
  郑:您在《金光大道》、《艳阳天》中所描写的农村经济模式今天已经不存在了,您认为今天的新模式比您所写的进步了吗?
  浩:(笑)真说不清楚了。现在形势变化很大。人们总要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这也是一种方式吧。经过实践证明以前的做法不对了,要走新的路子,试着来吧。
  郑:您认为以前的探索是值得的?
  浩:值得的。要是没有合作社,还是以前的小农经济,连密云水库都建不起来。怎么说呢,干了一些错事,也有好事,好事包括坏事,坏事包括好事。
  郑:您认为好坏是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说什么事都完全是错的。
  浩:当时不应当组织起来,应当像现在这样,一家一户的。事实摆着,我得面对事实。所以现在写新东西,我就要考虑这个,人们怎么生活。
  郑:现在对您有些非议,主要是认为您应当对过去作品中歌颂现在已经过时了的东西表示悔过。但您认为您当时是真诚的,不愿悔过。但无论您的愿望多么真诚,那段历史毕竟造成了这样多的惨剧。那么像老舍之死这样的悲剧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者是否应当悔过呢?
  浩:(叹气)比如草明,我认为她的确加剧了这件事,是犯了大错误。但是现在要算她个人的账,怎么……
  郑:您认为她的动机不是要害老舍,但事实上的确这样,她是应当有个说法吧?
  浩:是应当有个说法。老舍的事情发生之后,我写了个材料交上去。
  郑:您当时的职务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