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气球不送给老头子

作者:王则柯











  前天偶然兴之所至,购物之间就近到肯德基快餐店就餐。不一会儿,只见一位店员拽着一大把彩色气球走出来,向小朋友散发。在这新春佳节,气球很有装点祥和的功能。我们看了很受用,受赠的孩子们自然格外高兴。一位和我一样的老头子伸手要气球,店员不给。老头说我家里也有小孩,店员还是不给。
  
  快餐店、玩具店营销的诀窍:吸引孩子
  
  本来,既然老头返老还童一再要气球,给他一个也没什么,也许可以增加节日的喜悦气氛,至少不必担心别人投诉不公平。但因为给孩子发气球,纯粹是商店单方面的赠与行为,主人破例爱送给谁,别人不便置喙,何况即使是孩子,也是先来先得,拿不到的没有埋怨商家的道理。不过就原来的策划来说,气球只赠与孩子,其实是快餐店营销的要领。
  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服务当中,快餐店和玩具店,是孩子的偏好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只要把孩子吸引过来,孩子的家长或者借领孩子出去高兴一下的阿姨、舅舅,没有不掏钱的道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花钱不再计较温饱,高兴才是第一位的因素。这就是广东人常说的,“千金难买中意”或者“难得中意”。
  对于别的商店来说,吸引孩子就未必是重要的营销手段。为人父母,也许更关心孩子的营养、衣着和学习、益智,也愿意在这上面花更多的钱。但是这很难变成孩子自己的主动选择。所以,哪怕是儿童服装店的营销手段,也不是吸引儿童,而是吸引儿童的家长。所以,重点放在吸引孩子的营销策略,对于市民日常花费最大的食品、服装、家电乃至餐饮旅游、住房装修,就不那么适用。
  
  气球不送给太理性的人
  
  那位老头说他家里也有小孩,我们相信这是实话。因为如果为了一个气球就编造什么故事,其实心理代价并不太低。那么,为什么原则上店员不应该把气球交给老头,请他转交他的孙子或者外孙呢?这里,重要的是清楚赠送气球的目的。
  孩子进入美式快餐店正好遇上赠送节日气球,这次幸运获赠的记忆,增进了他对快餐店的好感,对于他以后要求家长或者亲友长辈带他上这家快餐店,是很实在的激励因素。这样,免费赠出的气球,会促进往后的生意,所以,商店免费向来店的孩子赠送气球,值。
  赠送气球的直接目的,是吸引顾客。成年人富于生活经验,比较精于计算,从而市场选择比较理性。如果他要上你这家快餐店就餐,没有气球赠送的机会他也会来;相反,如果他不准备上你这家快餐店,“幸运获赠气球”的可能性并不能够改变他的主意。所以,向成年人赠送气球,对于促进快餐店往后的生意,作用不会很大。
  孩子就没有那么理性了。试想,假如老头从店员那里讨得一个气球带回去转送给小孙子,孩子多半会把气球看做是爷爷的礼物。这和他们直接从店员手上接过气球,后效不大一样。
  另外,获赠气球这样的小礼品,重要的前提是来店就餐。如果不来店也可以获赠,那么赠送就失去吸引顾客到店的营销价值。
  (摘自《解释的困惑》,中信出版社出版,定价:22.00元。社址:北京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邮编: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