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男孩女孩的差异

作者:安妮.莫伊尔戴维.杰塞尔











  
  安妮和安德鲁的实例
  
  在得知自己怀的是龙凤胎之后,吉莲就决心去对抗社会上对性别典型的要求,要让孩子在一个没有性别压力的环境里成长。她打算一视同仁地对待两个孩子,不讲究什么女孩穿粉红色衣服、男孩穿蓝色衣服。
  她的决心很快就动摇了,两个孩子出生时前后只隔3分钟,但他们的不同会让你觉得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
  “安德鲁不肯睡觉,怎么哄都没有用,安妮却是一放到小床上就能入睡,但一点点声响就能把她惊醒。”我在他们的床上各挂了一个风铃,我知道刺激对他们是很重要的。安德鲁很喜欢风铃,可以躺在床上长时间地盯着看,在换尿片时也是这样。安妮就不一样了,她喜欢跟人沟通,每次我走进她的房间,她就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想跟我说话……
  在刚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女婴就比男婴对触觉敏感。在手和手指的触觉敏感度测试上,男女两性的差别之大,足以让你咋舌,彼此的得分竟然没有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说,触觉最敏感的男孩还比不上触觉最不敏感的女孩。一位研究者认为,同一个声音在女性听来要比男性听到的响亮两倍。对于噪音、痛觉和不舒适感,女婴比男婴更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感觉。
  女婴容易被温柔的声音和催眠曲抚慰,甚至早在她听得懂语言之前,女婴就似乎比男婴善于察觉说话声音中的情绪成分。
  女婴呱呱坠地,就对与人交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有人对2到4天大的婴儿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女婴看一个不说话的大人的时间几乎是男婴的2倍,大人说话时,女婴看的时间也比男婴的长。男婴注视这个大人的时间是一样长的,不管他说不说话,这表明他倾向于注意看见了什么,而不是听到了什么。从躺在摇篮里起,女婴就喜欢对人发出咯咯的声音,大多数男婴也喜欢对人咿咿呀呀,但他也同样喜欢玩摇篮里的玩具,喜欢看抽象的几何图形。男婴比女婴好动,睡的时间也要少,这是男性大脑比较活跃的缘故。
  女婴这种喜欢与人交流的倾向还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在4个月大时,大多数女婴就可以分辨出她所认得的人和陌生的人照片,男婴通常就做不到。1周大的女婴可以分辨出婴儿的哭声与音量相近的背景噪音的不同,男婴不行。
  这些可以测量的行为差异远在外界因素起作用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们反映了新生婴儿的大脑有一种基本的差别,我们知道,这就是男性的空间能力好,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学步期
  
  我们很替安德鲁担心,除非你整天看着他,否则他就会在厨柜里爬进爬出的,乱动炊具上的开关……他还不会说话,但是安妮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我们担心他可能有点发育迟缓……
  孩子在慢慢长大,而大脑中的倾向不但继续存在着而且在随之增强。孩子们是用大脑这个特殊的滤光镜去看世界的,而且用得非常轻松自然。例如,不妨做个试验来验证一下女孩子偏好人际关系的大脑倾向。用一个类似双目望远镜的仪器来给一群孩子做一个观看测试,仪器可以同时使左眼、右眼看到不同的东西,一边是物体,一边是人。男孩子和女孩子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时,大家的回答并不相同,男孩子看到的是物体多于人,而女孩子则相反。
  女孩子学会说话比较早,是因为她们的语言大脑组织比较有效。这一组织位于左半脑前区,而男孩子的分布在左半脑的前区和后区,所以有效性要差一些。由于女孩子有一个专门的语言中心,所以她说话比男孩子早,词汇量的增加比比较快。对2到4岁的孩子的研究发现,女孩子似乎比男孩子更容易掌握相当微妙复杂的语法规则,比如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以及被动式的用法。
  3岁大的女孩子说的话99%可以听得懂,而男孩子一般要到4岁才能达到同样的程度。(爱因斯坦5岁才学会说话。)女孩子可以说出长而且复杂的句子,很少会犯语法错误,叫她讲出以字母表中的某一个字母打头的单词时,她讲的比男孩子多。
  出生几个月后,孩子能够站立起来走路了。在这个时候,男孩子比女孩子更有兴趣去探索他们的小世界的角角落落。他们的肌肉有力量帮助他们到处走动,走到比较远的地方去,而且很少会走回头路去看看妈妈是否还在房间。科学家曾经设计了一个测试,在游戏室里设置一个障碍物把妈妈与孩子分隔开。结果发现,女孩子会站在障碍物前哭,而男孩子会走到障碍物的两端去看看是否可以从这里绕过去。
  小孩子会按照他们的大脑所预先安排的方式,运用他们的智力去探索世界,而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强化原来的倾向。正如老鼠的好奇天性会促使它去探索,而探索会提高它的智力。大部分孩子在心理上都会符合他们的性别典型,但不是社会所规定的典型。实际上,他们听从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大脑的判别轻重缓急的指令。他们一再地以自己偏好的方式顺乎自然地去接触世界,而这又会反过来强化大脑的倾向。
  男孩子自然而然地去体验那些可以磨砺他的空间技能的东西,而女孩子自然而然地去体验那些可以提高她的人际交往技能的东西。
  男孩子喜欢去探索新奇的地方,去接触新奇的东西,他们的大脑倾向促使他们去关注环境的这些方面。女孩子喜欢说话,喜欢听别人说话,这同样是她们的大脑设定使然。
  
  学龄前儿童
  
  有一阵子我认为让安德鲁进幼儿游戏组是不安全的。他太有破坏性了,这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是不公平的。有时候我也很伤心,他似乎根本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而我是他的妈妈。我敢发誓有过好几次这样的时候,拿我去换一辆玩具卡车回来,他也不会不高兴。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差别在玩游戏上显现出来。英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女孩子站在学校门口跟妈妈道别的时间平均是92.5秒,而男孩子只有36秒,一说完“再见”就掉头往操场上跑。在学校里,男孩子玩活动量大的游戏,占用的游戏空间也比女孩子的大。在学校的游戏室里,男孩子更喜欢玩积木,玩各种各样的玩具车,玩各种可以发生什么的东西,不管是门把手还是电灯开关。而女孩子喜欢玩活动量小的游戏,假如她们玩积木,所搭的房子大多是长方形的、低矮的,不会像男孩子那样一层层往上搭。
  到4岁的时候,男孩子和女孩子通常不会再在一块儿玩,形成了孩童的性别隔离。男孩子通常不在乎小团体的某个成员是否讨自己喜欢,只要他有用,就可以加入进来成为一分子,但是女孩子会因为“她不好”而拒绝新成员加入。女孩子允许比她小的孩子加入她的团体,而男孩子通常想去加入比他大的孩子的团体。女孩子知道也记得玩伴的名字,而男孩子往往是既不记得也不知道。
  男孩子喜欢编造充满打打杀杀、枪响炮鸣和恶毒行径的故事,女孩子编的故事以家庭、友谊和情感为中心。男孩子喜欢讲大盗的故事,而同样的故事在女孩子讲来主要是受害者多么多么的可怜。
  男孩子玩的游戏比较粗野又不大讲秩序,有肢体接触,动作连串出现,有冲突对抗,游戏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游戏玩得好不好是以主动干扰别的玩伴为标准,游戏结果有明确的规定,谁输谁赢一目了然,绝不含糊。女孩子的游戏比较有秩序,该谁上该谁下有明确的规则可循,游戏步骤也有完整的规定,一般不带有竞争性。跳房子是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对男孩子胃口的是捉迷藏游戏。
  
  曼迪的实例
  
  曼迪6岁了,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但她始终都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很快就厌倦子跳房子游戏,跑去跟男孩子玩踢足球。男孩子勉强让她加入了,叫她负责计分,因为她的计算能力不错,但是曼迪想干的不是计分而是上场踢球。
  曼迪的实例是一个肾上腺分泌过多症候的实例。曼迪的肾脏发育不正常,会分泌一种非常类似男性荷尔蒙的化学物质。由于曼迪的大脑在发育时期的某个特定时刻接触到了这种荷尔蒙,所以它具有比较典型的男孩子大脑倾向。
  女孩子特别爱玩自己做妈妈照料洋娃娃的游戏,而洋娃娃一到男孩子手里,就摇身变成了俯冲轰炸机或超级英雄。对于一个新玩具,男孩子可以找到很多种有创意的玩法,对他们来说,玩具的关键之处在于“可以用来做什么”。男孩子感兴趣的是东西的用途,以及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如果他搞不明白它的作用规律,他就会恼怒地把它拆得七零八落,想弄清楚究竟。
  男孩子喜欢新玩具,不喜欢新玩伴。在最早的性别差异探索者中,有人说过:“男孩子最感兴趣的是物体或事物和活动,而女孩子对人感兴趣。”这一结论有大量的观察结果支持。有一个研究发现,托儿所的很多男孩子会把玩具拆散,但女孩子不会这么做。这种技能并不只意味着“破坏”,在拼图和组装其他三维物体上,男孩子的速度比女孩子快2倍,犯的错误比女孩子少一半。
  在以色列的集体农场里,尽管人们特意竭力减少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差异,主张性别角色相互更换,但性别差异还是继续存在着。在所有的年龄组中,女孩子合作、共享、友爱,而男孩子则有不少对抗行为,比如抢夺别人的玩具。除了一个年龄组以外,所有其他的男孩子都有很多攻击性行为,例如不听话、动手打人、开口骂人。在男孩子看来,世界就是一个需要去探测、探索和挑战的东西。
  对男孩子来说,学校的纪律太违背他们的本性了……
  
  学校
  
  安德鲁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阅读。或许我们早就应该注意到这个迹象,无论如何,感谢上帝,我们现在知道了他学习上的困难。我真希望他就自觉一点,注意力集中一点,专心一点。假如我们的孩子是反性革命的,性革命又有什么用呢?……
  女孩子学会阅读比男孩子早,但大家又公认男孩子的视觉比较敏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阅读主要就是辨认视觉符号。但是,经过许多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学习阅读主要在“听”而不是“看”。
  在学习说话上,女孩子的大脑结构使她有优势。说话的机理在左半脑,而女孩子在那里有先天的优势,她们把“听”作为“认知策略偏好”,“听”是她们得天独厚的心智能力。
  性别差异研究指出,女性天生有较强的倾向去发展与阅读有重要关系的听觉和动作技能。
  听力测试显示出一种有趣的性别差异。男孩子比女孩子善于分辨动物叫声,这或许是男性几百万年专职狩猎的进化结果。男孩子其实跟女孩子一样健谈,但他们喜欢模仿动物或汽车的声音,而女孩子喜欢语言、社交和与人交流。你只要看看操场上就明白了:男孩子张开双臂,嘴里发出鸣鸣声,扮飞机在云层里飞行,而女孩子坐在角落里谈天,说不定正在说男孩子有多傻呢。
  有一个研究说,5个男孩子里面,有4个有诵读困难之类的阅读障碍。这与男孩子比女孩子相对晚熟无关,也不能说是他们智力差的结果。在过去,人们以为男孩子学习阅读比较慢是因为他们比较迟纯和懒惰,其实是错误的。这不过因为女孩子用对了工具——“听”,而男孩子擅长的是“看”。而“看”并不是学习阅读的好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黛安娜·麦吉尼斯如是说:
  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看”与阅读没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过分依赖视觉模式反而有碍于提高阅读能力。
  在其他测试上,男孩子比女孩子强。给他们一段文章,叫他们把其中用某种形状书写的字母挑选出来,比如S形字母,他们就要胜过女孩子。因为这属于视觉作业,而男孩子的大脑有偏向视觉的倾向。如果是朗读一系列单词这样的测试,男孩子就不如女孩子,因为这是听觉作业,比较适合女孩子大脑的设定。像这种现象,你很难从社会学上进行解释。
  只要教育方式还是以“我讲,你听”为主,它就记者有利于女孩子而不利于男孩子。学生问问题,老师讲解答案这种师生互动的教育方式,也是对小女孩有利的,因为这还是以语言为主来灌输知识。而小男孩,就像天性好奇的小公鼠喜欢跑迷宫一样,开发、利用的是他们在“看”和“连接”上的优势。他们对与老师互动不感兴趣,就像他们一出生时就对人不感兴趣一样,他们的大脑倾向使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女婴牙牙学语时的优势后来发展为优秀的语言能力,使她们在学校的语言测验上拿高分。女孩子发现自己在语言能力上有优势,就会去开发并强化它,而男孩子还沉浸在他的机械物世界中,感兴趣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男孩子以后会利用空间能力——比如,改变物体形状,选择正确路径——这种男性最显著的优势,即所有哺乳类雄性动物都有的这种优势,来弥补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劣势。在6—19岁这个年龄段上,不管是年龄多大的,男孩子都比女孩子更能准确地移动光点,射中移动目标。对9—10岁的孩子研究发现,在用脚在地板上踩出给定图形上,男孩子比女孩子熟练。美国做过一项部件组装测试,要求男孩子、女孩子把不同的火花塞和瓶塞分别插到对应的内燃机、瓶子上,结果男孩子的成绩远远超过女孩子。任何父母都会注意到,早在还是个很小的婴儿时,儿子就对机械类东西充满了好奇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