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巨人离席

作者:娜塔莉·考夫曼











  
  -雷奥纳德·达·芬奇-
  
  他害怕圣烛在半途熄灭
  
  1452年4月14日出生于托斯卡那·凡西村。
  以《La Joconde,他的幻想思想和创造思想》而著名。
  死亡时间: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
  死亡原因:长期患病导致右臂瘫痪,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中,只能用左手梳头、写作。
  死亡地点:安博瓦斯附近,他的府邸克鲁城堡内。当时,他的一些亲戚陪伴在他身边。
  最后归宿:都兰地区圣-安博瓦斯教堂。
  临终前一个月,在“权衡比较了死的确定性和生的不确定性”以后,雷奥纳德·达·芬奇口授了遗嘱,详细安排了他身后的葬礼等事宜的全部细节。
  达·芬奇选定了所点蜡烛的尺寸大小(每根蜡烛的重量达到10磅),并计算了从他家到教堂所走路线的长短,以保证圣烛不会半途熄灭。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时辰里,达·芬奇感到非常悲伤,因为他认为自己背叛了上帝和人类。
  达·芬奇的塑像虽然躲过了掠夺者的洗劫,但是,1808年,随着教堂的被毁,达·芬奇所有的遗骨都丢失了,人们甚至将木板、大理石等物品都售卖一空。但令人稍稍感到一丝安慰的是,一位园丁偷偷地将仅存的一些物品掩埋了起来。
  几年以后,诗人阿尔塞叶·乌塞叶试图重新寻找达·芬奇的遗迹。他发现了“一块足以包容一个天才的头脑的巨大遗骨”,于是就在它掩埋在一块石板下,并在石板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这块石板下安放着从庄严古老的圣-安博瓦斯教堂发掘物中找到的遗骨,人们猜测,其中就有达·芬奇的遗骸。”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我要去的地方还有更美的花
  
  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蒂兰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爱森纳赫。
  以其创作的交响乐、前奏曲、赋格曲和受难曲闻名。即使是钢琴初学者演奏他那些简单而优美的乐曲,也能很快地给周围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死亡时间:1750年7月28日,星期二,19点45分,享年65岁。
  死亡原因:当时认为是中风或者脑溢血,但困扰他的白内障源自肾功能衰竭,所以后者可能是致其死亡的原因。
  死亡地点:莱比锡,他的家中。
  最后归宿:7月31日在莱比锡圣·让·奥尔雷姆斯教堂举行葬礼。他被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圣·托马斯墓地。当苏曼想找他的坟墓在他墓前作反省时,掘墓人回答他道:“巴赫呀,这儿有很多巴赫。”
  巴赫的妻子,安娜·玛格达莱娜在她的《小专栏》里说道:“他从不曾写出一首像表现死亡和离世为主题的合唱曲那么优美的旋律来。”
  巴赫一生就在誊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认为学音乐就应该这样,毫无疑问,这样做使他的眼睛很疲劳。“他的视力恶化了,他要点更多的蜡烛以补偿视力的不足。”
  巴赫的失明较贝多芬的失聪而言似乎要好些,他并不用键盘来作曲,而是将曲目直接写在乐谱上。
  为了治疗他的病,医生多次给他放血并让他服用大量的药。从那时起,他妻子说巴赫的健康彻底垮了。
  7月18日,他突然恢复了视力,她的妻子递给他一束玫瑰花。他说:“玛格达莱娜,我要去的地方还有更美的花,颜色更漂亮;有你我从不曾听过的音乐,那是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听见的。总之,那就是上帝。”
  随后,他要听音乐:“有关死的主题音乐,因为我的时刻到了。”大家于是为他唱起那曲《每个人都会死》。
  7月22日,他领受了圣体。7月28日晚上,巴赫与世长辞。
  
  -让-雅克·卢梭-
  
  我将在地狱深处得到安宁
  
  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日内瓦共和国。
  以他深邃的、影响了很多代人的思想而名垂青史。著有《沉思录》等不朽巨著。
  死亡时间:1778年7月2日,享年66岁。
  死亡原因:中风。
  死亡地点:埃尔默农维勒荒郊野外的一座小房子里,周围布满了他朋友吉拉尔丹种植的绿色植物。
  最后归宿:他被埋葬在埃尔默农维勒的一个小岛——波普里埃岛之上,墓地正面对着一座城堡。
  在他的《沉思录》里,卢梭表达了因衰老而忧伤的心态。他写道:对我来说,人世间的一切都结束了。人们再也不能要求我做好或者做坏了。这个世界再也不会让我产生什么希望,也不会有什么东西让我感到恐惧了。我将在地狱深处得到安宁。死亡当然可怜而不幸,但我会像耶稣基督一样,视死如归。”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他的遗产留给毫不相干的人
  
  1833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黄色炸药发明人,著名的诺贝尔奖的创立者,并拥有两项发明。
  死亡时间:1896年12月10日凌晨2点,享年63岁。
  死亡原因:脑溢血。
  死亡地点:意大利圣-瑞莫他自己的住所。
  最后归宿:诺贝尔的遗体在斯德哥尔摩北部公墓焚化,骨灰安放在诺贝尔家族墓地。
  1896年9月,饱受偏头疼痛苦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请来了一批专家为他进行会诊。专家们一致认定,诺贝尔患有严重的心绞痛,因而建立他休息。于是,他在他的法国仆人陪同下,前往他在意大利圣-瑞莫的住所。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常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很多时候,当他想站起来时,一阵阵病痛就会向他袭来。看到他痛苦不堪的样子,仆人们真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诺贝尔用瑞典语对他们说,赶紧让他的家人到这里来。平常,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可以讲5种语言,可此时,他的语言能力几乎丧失殆尽,而他的法国仆人根本无法理解他用瑞典语所作的吩咐,因此,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最后的愿望也没有能够实现。当他的仆人们明白过来诺贝尔先生的愿望后,连忙用最快的方式通知了他的家人。可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圣-瑞莫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已经撒手人寰了。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最后的一份遗嘱写于1895年11月27日。在订立这份遗嘱时,他避开了所有的人,连公证人都没有一个。平时,人们常听他说,他将把他的遗产留给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人,因为他认为,遗产会使人越来越“懒惰”。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他的家人听到这样一份遗嘱时,都丝毫没有惊讶不已的感觉:
  “把我所有的财富(他也真够富的——原作者评语)进行等分,用来设立奖金。这些奖金应用来奖励那些博爱的行为(和平奖)、杰出的科学成果(物理奖、化学奖、经济学奖)和伟大的文学作品(文学奖)。”
  为进一步阐明他的人道主义理想,诺贝尔补充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颁发奖金过程中,不应存在任何民族偏见和等级观念。不管一个人是不是出生于斯堪的纳维亚,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当之无愧,他就可以成为获奖者。”
  应他兄弟的要求,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前就为自己拟好了一段墓志铭,在他死后,这段文字被写进了诺贝尔家族的家谱:“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个微不足道的创造物,自他发出第一声啼哭起,就应该被仁慈的接生者扼死在襁褓里。”这一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50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的永恒安宁
  
  1865年5月6日出生于莫拉维·弗雷伯格镇。
  以建立精神分析学说著称,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他以发现人潜意识中的自我而备受推崇。
  
  死亡时间:1939年9月23日凌晨3点,享年83岁。
  死亡原因:间隔12小时两次注射200毫克吗啡。
  自1923年起,弗洛伊德因口腔癌,已接受了33次手术治疗。1929年,他对他的医生麦克斯·肖说:“不要让我忍受无谓的痛苦。”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提醒医生曾经对他的承诺,说:“你答应在极限到来的时候不抛下我的,现在这样除了忍受折磨没有任何意义。”医生征得他女儿的同意,给弗洛伊德注射了低于致死剂量的吗啡,然而,弗洛伊德陷入昏迷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死亡地点:马尔斯菲尔德花园街20号伦敦寓所内,他从维也纳逃离后,一直在那里生活。
  最后归宿:按照他的遗愿,火化后他的骨灰放在哥德格林墓地。
  1939年,弗洛伊德的脸颊因坏疽形成一个洞致使癌病灶裸露在外。他的床边用蚊帐围了起来,以免招来蚊蝇,就连他心爱的狗都不愿靠近他。
  他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巴尔扎克写的《驴皮记》,他对医生说:“这本书正好适合我,上面讲到器官狭窄和营养不良致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