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3期

大道通天

作者:佚名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大道(外一首)——关于一条路的诞生 雷抒雁
  
  首先是推土机
  以雄辩者的姿态
  驳斥那些威严的障碍
  整夜、整夜
  都是竭诚的呐喊和宣讲
  顽石和颓墙
  开始松动
  最后一声喘息之后
  才感慨闹市筑路的艰辛
  一百倍胜过旷野
  掘土机铺开手术台
  一刀刀划开
  大地的皮肤……
  上水道
  下水道
  煤气
  电缆……
  必须小心翼翼地嫁接
  一个未名的生命
  即将诞生
  整个夏季。都是坑坑洼洼
  黎明和傍晚
  都在落雨
  每一处都蓄满路人的
  牢骚和怨言
  走惯旧路的人
  突然感到行路难,心神恍惚
  以往对小道的积怨
  似乎突然变得微不足道
  推土机却很犟
  履带嘎啦啦碾过水坑
  泥泞当然短暂
  很快,人们就看不见那些
  裸露着的肌肉与神经
  关于光明、关于动力
  以及血脉一样的水管
  突然隐没。整个夏季
  太阳在大道上滚动
  石子冒着火星
  恭顺地服从压路机整形
  曾经远得看不见的“未来”
  突然逼近。热气腾腾
  扑面而来,伸手可及
  难道这就是生活
  许多懒于思考的人
  放慢了脚步在路边学习思索
  两排距离很远的路灯
  在前方交错成一排
  交错到一起的还有绿树和
  美人蕉
  再远处,仍是我们天天看见的
  那个太阳
  狭隘和拥挤
  崎岖与不平
  似乎瞬间消失
  交通警开始以雪白的手臂
  梳理新的岁月
  有一个老人
  每天傍晚都坐在路边
  说是三十年前就看见过这景象
  在梦里……
  
  时间在惊醒
  时间突然苏醒
  像沉睡的人
  突然梦惊
  于是,千百个生活的琴键上
  都有时间弹动
  于是,千百条社会的江河里
  都有时间的回音
  虽然,依然是车轮和脚步
  在大道上竞争
  依然是汽笛和车铃
  呼叫着红灯、绿灯
  迟钝的人
  看不见时间流动
  只知潮涨潮落
  时间永恒
  只知花开花谢
  时间爬行
  时间惊醒
  从过去与未来的床铺上
  猛然站起
  对人们突然产生了爱情
  齿轮加速旋转
  要用每一颗牙齿咬住时间
  脚手架疯长着
  如同肥力饱满的虎皮兰
  夜在缩短,街市上
  每一盏明灯
  都睁大眼睛要挽留住白天
  车轮在追赶
  脚步如同写字台上
  飞速敲打的键盘
  商品与货币
  两条交叉的河流
  流量突然增大
  水速急剧得打漩
  缓慢的思维
  开始跳跃
  如同激光跳动的光点
  时间醒了
  从那些闲散人无力的手中
  从那些懒汉们沉重的眼睑
  从饕餮者油腻的唇边
  轻视时间的人
  今天,算是碰到了难关
  不要说时间无形
  时间,是衰老者渴慕着的青春
  是贫穷者盼望着的金钱
  不珍惜时间的社会
  必然在制造着穷汉
  
  通天之路(长诗节选)
  梁 平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川滇横断山脉
  北起昆仑山。南到喜马拉雅
  这就是世界屋脊
  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冰川、雪山、草原、沼泽和湿地
  一脉浩荡的高原命名为青藏
  青是青春的青
  藏是宝藏的藏
  这里是中国和东南亚巨河大川发源地
  这里是世界生物物种
  最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
  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
  2007年7月1日,一个中国神话诞生
  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
  一条铁路修到了天上
  激荡的汽笛唤醒沉睡的高原
  呼啸的闪电射向苍茫的云端
  那是神奇的天路
  把一道彩虹佩带在高原的胸膛
  那是金色的钥匙
  开启了一座东方巨大资源宝库的大门
  雪莲盛开了,雪山之上的笑容
  在蓝天写下一抹抹生动
  藏红花镶满了草原
  遍地是随手可摘的希望的星星
  美国《西雅图时报》发出了惊叹
  ——“中国揭开一项世界工程奇迹的面纱”
  这就是青藏铁路
  从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的构想
  走过85年。从新中国1955年第一支考察队
  到1957年青藏线航测基本完成
  这一条铁路一直封存在中国人的梦里
  中南海的毛泽东常常夜不能寐
  “青藏铁路修不通,我睡不着觉”
  这是1973年,正在发高烧的中国领导人
  一颗心依然牵挂高原的钢铁巨龙
  这个穿军装的巨人发出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聚集青海
  摆开青藏铁路建设第一个战场
  当最后一根钢轨铺至昆仑山下的格尔木
  已经是1979年的7月
  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
  穿越了千山万水,驻足在昆仑山下
  格尔木往前,海拔陡然升高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脆弱的生态
  成为横亘在青藏铁路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青藏铁路从西宁到格尔木
  867公里一个休止符,又是漫长的沉寂
  地球上只有一个青藏高原
  铁路修筑历史上也不会再有一条青藏线
  世界一百年冻土区修筑铁路的样板
  留下的几乎都是教训
  19世纪俄罗斯第一条西伯利亚铁路
  冻土大范围融化下沉、冻胀隆起
  线路已达45%的病害
  上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的第二条铁路
  现在已病害的线路也达近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世界铁路经验统统失灵
  不再有现成之路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
  加上青藏高原年轻、构造运动频繁
  青藏铁路穿越的正是冻土最发育地区
  复杂性举世无双
  独特性举世无双
  激发的是一个民族创造历史的激情
  2001年6月29日,进入新世纪的中国
  在海拔3080米的格尔木南山口
  在海拔3639米的拉萨河畔造耳峰
  同时拉开战场,一个前所未有的壮举
  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开始了它伟大的通天之旅
  创新智慧成为1142公里线上最大的资源
  这里每一根铁轨的铺设
  也在铺设中国人的奇迹和智慧
  光芒照耀,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青藏高原上竖立的铁路修筑的重重禁区
  因为一个民族的自信和顽强
  一一突破。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线
  不是中国7,5万公里铁路网的简单复制
  它在驶向新的海拔高度的同时
  创造了人类铁路史上科学技术的新记录
  风火山隧道在5010米的天上
  轨面海拔4905米,位于永久性冻土区内
  成为世界第一高隧
  占地7,7万平方米的唐古拉车站
  在5056米的唐古拉山
  改写了世界铁道史上最高的海拔
  清水河特大桥在4600米云端飞架一道彩虹
  与三岔河高桥、长江源桥
  以及沿线所有桥梁
  以桥代路,全线16万延长米
  骄傲地穿越了世界屋脊
  溯格尔木河而上,经纳赤台攀升昆仑山
  翻越唐古拉山垭口,进入藏北
  顺羊八井峡谷一路南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