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莫斯科

作者:陈 辉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作者简介)陈辉,1920年生于湖南省常德市,1937年上高中时入党,1938年到延安,然后赴晋察冀边区。历任县委委员、县青救会主任、区委书记等职务。牺牲前任涞~g-lt-武工队政委。1945年2月8日,陈辉被叛徒出卖,100多名日伪军把他围困在涿县韩村。陈辉顽强抗击,因寡不敌众,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陈辉是一位英雄的诗人,也是诗人中的英雄。《莫斯科》一诗创作于1941年12月莫斯科保卫战进行过程中。
  
  一
  
  莫斯科,
  是全世界和平与自由的心脏。
  
  在那里,
  列宁的红旗飘扬,
  劳动者的脸,
  黝黑而健康,
  像红色的蜂蜜一样。
  
  多少热情的诗人,
  为她用尽心血,
  多少远方来的
  被压迫的人民,
  把感激的泪,
  偷偷地洒在春天的街角。
  
  莫斯科,
  勇敢地笑着。
  在露西亚的黑土上,
  她象征着
  人类的自由的花朵。
  
  二
  
  而多少年来,
  法西斯恶兽
  用贪婪的眼,
  仇恨而卑污地
  睨视着我们的莫斯科啊!
  而如今,
  法西斯的炮手,
  法西斯的骑兵,
  流氓、痞子、光棍,
  驾着七十生的炮车,
  把德意志的猪鼻子,
  伸进了神圣的苏联国境。
  
  在十月的夜里,
  炮弹炸开,
  紫葡萄架倒下,
  小雀子,
  惊惶地飞起,
  血火“┽”字的坦克与飞机,
  在蹂躏真理与自由的土地。
  
  如今啊,
  我们的莫斯科,
  在炮火里急剧地震荡。
  血腥的战争开始了,
  法西斯匪徒们,
  想狂妄地毁灭莫斯科,
  毁灭人类幸福的太阳。
  
  三
  
  布尔什维克的枪尖是无敌的,
  列宁的红旗,
  高高地举起。
  全世界的劳动人民,
  一个声音,
  ——保卫莫斯科!
  保卫自由与真理!
  一次,
  二次,
  三次,
  无数次了,
  苏联人民的血肉,
  给叫嚣的黑衫军以抗击,
  年轻的红色战士,
  站立在烟火的阵地里。
  
  一次,
  二次,
  三次,
  无数次了,
  法西斯的兵士,
  倒毙在俄罗斯的旷野;
  德意志的坦克、炮车,
  狼藉在黑土上;
  腐败恶臭的肉堆旁,
  踏过来哥萨克赤黑色的铁骑。
  
  啊,蝗群般的德意志的飞机,
  悲哀而无力地哀鸣着,
  从硝火的长空里坠下来。
  ……
  
  年轻的莫斯科,
  骄傲地微笑着,
  法西斯匪徒呵,
  不能前进一步!
  
  四
  
  莫斯科,
  你要更英勇地站着啊!
  莫斯科,
  不会沮丧,
  全世界的劳动人民,
  都准备为你而战斗,
  为了你永远的自由和健康。
  
  希特勒,
  不要得意扬扬!
  一九四二年来了,
  冰冻的俄罗斯,
  就是法西斯的坟场。
  
  阎延文解读:1941年12月,当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最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正在激烈进行的同时,20岁的中国年轻诗人陈辉,在遥远的晋察冀边区,翘首凝望冰雪中激战的红色首都莫斯科,想象的翅膀飞扬舞动。战争正蹂躏着世界上最美丽自由的城市,“紫葡萄架倒下,/小雀子,/惊惶地飞起”。诗人虽然从未到过莫斯科,但诗性情怀却使他为全人类的受难而疼痛。这种痛感深刻展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性。驰骋抗日疆场的诗人,坚信正义与自由的力量。在战争结局到来之前,他已天才地预言了:“一九四二年来了,/冰冻的俄罗斯,/就是法西斯的坟场”。果然,在那场关于人类命运的决战中,法西斯的灭亡如期而至,大地重新奏响了和平的音乐。然而,诗人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1945年2月,年仅24岁的诗人陈辉,牺牲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用滚烫的鲜血写成了殷红的生命之诗。
  诗人以一系列明亮的诗歌意象,将莫斯科比作“人类幸福的太阳”,“露西亚的黑土上”“人类的自由的花朵。”在“蝗群般的德意志的飞机”和法西斯坦克、炮车的进攻下,“年轻的莫斯科,/骄傲地微笑着,”充满人性色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莫斯科的深情眷恋。“俄罗斯的旷野”,“哥萨克赤黑色的铁骑”,这里的形容词异常鲜艳,传达出强烈的诗情。生于南国的诗人,感染了燕赵大地的慷慨之气,硬朗的笔锋铸造出青铜般的诗歌之美。铺排的句式,潮涌的情感,跨越广袤空间,表达出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性主题。诗人的语言方式是敞开的,也是强悍的,使诗歌有了一种年轻酷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