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海上书(二首)

作者:汗 漫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新天空,新土地
  淮海路亦即霞飞路以南,太仓路181弄
  一片旧式石库门转眼间冷艳袭人——
  酒吧、咖啡馆、音乐餐厅、画廊
  商人、模特、电影明星、俄罗斯舞女……
  这些新时代的脂粉、眼影液,这些红、白、
   黑、蓝
  使新天地表情诡异——至于嘴唇
  大约潜藏在露天歌会上铜管乐队的铜里
  而这片旧式里弄曾经吐出风声、沪剧的牙齿
  掉落何处?
  
  目前它被香港知名建筑设计师镶上金牙
  咀嚼这座海边城市的骚动、喧哗
  我,一个租居附近深巷里的书生
  偶尔与来自异省的乡村诗人聚会于此
  一瓶德国啤酒的价格
  总是被我们心疼地换算为故乡半亩的月光
  和土豆
  至于从此地迁居远郊公寓的穷孩子
  他怯生生地归来
  他对于一杯真锅咖啡的认识
  是暗自兑换成十个冬天里的冰糖葫芦、爆
  
  玉米
  
  他能否被这片似是而非的故园认出?
  他童年栖居其间的阁楼、阁楼天窗外的燕子
  已经消逝于陈逸飞高昴的画布和艺术
  但在乐美颂餐厅与格瓦拉雪茄馆之间的某
  个墙角
  他会发现建筑师有意保留下来的早年墨迹:
  “修理自行车由此向前十米——”
  它是新天地这个人工美女腰部隐秘的黑痣?
  沿着黑痣,一个穷孩子的自行车
  还能否摇摇晃晃地
  掉头,骑回到十米以外的旧春天里去?
  
  常德公寓或爱丁堡公寓,访张
  爱玲不遇
  
  张爱玲手提行李箱匆匆下楼,幽幽回眸
  这“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然后,乘黄包车离去
  经香港,最终萎谢于多年以后的洛杉矶
  最终矮到尘土里去了——还能再开出一朵
  世俗而诗意的花来吗?
  ……而今,公寓如废弃的旧码头、老航标
  依稀指示着一个民国女子在海上沉浮其间
  的时区和流言
  
  美女,享乐主义信徒,避世者,语言炼金士……
  张爱玲孤傲清冷的面影、云影
  拂过常德公寓或爱丁堡公寓
  新世纪某个春天的午后
  我,一个迟到的不速之客
  造访张爱玲旧居。周围霉味荡漾
  公寓墙壁早年的粉色
  已颓败成女人们遗弃在镜前的过期粉饼
  我乘轧轧作响的老式奥斯汀电梯,到达六
  楼
  
  女电梯工慵倦、漠然,是否胡兰成乘电梯
  拜访张爱玲时遇到的老电梯工的后代?
  敲门,无人应答
  胡兰成弯腰隔门缝塞进一张纸条
  而我弯腰把鞋带系紧
  下楼。门厅墙上悬一排旧信箱
  其中左下角某个隐约写有“张”字的信箱里
  突然窜飞出一只麻雀!
  如同一封字迹雀跃心迹零乱的书信……
  ——假如我在深夜穿长衫戴金丝边眼镜来
  访
  也许更能感受到一个伪政府文人晦暗的心
  境?
  一个背叛祖国和母语的暧昧者
  在女人痴情灼烫的身体上
  又怎能找到他誓死固守的乡土和边疆?
  而朵云轩信笺上一滴泪珠般的月亮
  将继续闪耀在常德公寓或爱丁堡公寓上方
  依旧如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痕
  陈旧,模糊?
  新世纪的霓虹比民国时代还要铺张
  新一代的白流苏、范柳原继续演绎的
  倾城之恋,使软弱的上海地区每年沉降0.5
  毫米
  ……午后。上海年度流行时装发布会
  正在附近的静安公园进行。音乐性感
  模特美丽,比张爱玲还要高大、冷
  “成名要早”的紧迫感更强
  但她们尚不懂得那些华美衣袍里蠢蠢欲动
  着的
  除了手镯,还有六只左右规模的春天虫子……